皆有高人提前预警 唐朝两宰相的结局缘何不同

文/周晓辉
font print 人气: 959
【字号】    
   标签: tags: , , , ,

人世间,历来都存在着大到预知国家兴亡、社会走向,小到预测个人命运和灾厄之能士,他们大多是修佛修道之人,而上天之所以允许他们向常人透露天机,一是为有福分之人消除意外灾厄,二是给有缘人打开一道通往信仰神佛之路的大门。信他们者,可平安度过劫难;不信他们者,难逃灾厄。唐朝两位宰相在高人点化后做出了不同的选择,结果导致了不同的结局。

要说的第一位宰相名叫唐休璟,他是武则天退位、唐中宗李显复位后被拜为右仆射即宰相之职的,曾屡立战功。

唐休璟家中住着一名僧人,这名僧人常能提前预知事情,且常常都能说中。不仅如此,他还擅长降妖伏魔之术,唐休璟因此十分敬重他。

一天,僧人对唐休璟说:“相国即将大祸临头,而且就在不远的数月之内,不过可以有办法攘除。”休璟闻听,且忧且喜,便拜求僧人相救。僧人要他在曹州“寻两只大狗,身量一定要几尺高且凶猛矫健的”。

唐休璟对曹州刺史张君有知遇之恩,便拜托张君帮他在当地寻觅两只神俊非常的良犬。张君认为这不是什么大事,就答应了。

张君向手下郡吏言明唐休璟想寻两只良犬之事。一个小吏说自己家中养了一只狗,品种、长相跟普通狗不同,愿意赠予唐休璟。张君很高兴。待大狗牵来,果然非比寻常,“高数尺而肥,其臆广尺余,神俊异常”,而且还受到了很好的训练。

还有个小吏说,郡城南面十里处有个村庄的一户人家,也有这么一只狗。张君随即备下厚礼前往那户人家,从其手中购得了大狗。果然与之前小吏家的那条大狗外形没有什么差异,而神采过之。

得到两只大狗后,张君马上派人送给唐休璟。休璟也觉得这两只狗非常特别、十分罕见。他遂请僧人过来视之,僧人让他好好养着它们,因为它们可以解除唐休璟的灾祸。

张君随即备下厚礼前往那户人家,从其手中购得了大狗。示意图,图为清郎世宁画《十骏犬斑锦彪》轴。(公有领域)

十天后,僧人来见唐休璟,告诉他今夜灾祸会至,让他严加防范。为防意外,唐休璟将僧人留宿在府中。

当晚,唐休璟与僧人共处一榻,命令十余名亲兵拿着弓箭侍立在卧榻四周。到了半夜时分,僧人笑着对他说灾祸已免,可以安歇了。唐休璟大喜,向僧人致谢后,撤走亲兵,然后与僧人各自就寝。

第二天凌晨,僧人将唐休璟叫起,休璟问僧人:“灾祸已经免除,但那两只狗有什么用处呢?”僧人让他一起前去查看。当他们走到相府后花园时,看见一个人趴在地上,早已死去多时,他的脖子上有血迹,似乎是被什么东西咬的。随后他们又看见那两只狗蹲坐在一棵大树下,正仰头往上看,但见一衣衫破碎之人正躲在树上。唐休璟大声质问是何人,那个人哭着指着地上的死者说,他们都是贼人,昨晚前来想要杀死相国,但没想到碰到两只大狗,围着直叫唤。那个人被咬死了,他因为害怕,藏身树上,打算寻机逃走,但没想到大狗一直都不离去,如今只好束手就擒。

唐休璟马上召来左右侍从将其绑缚,但僧人道:“此罪固当死,但不是他的本意,也是受别人指使才干的。还是把他放了吧。”唐休璟于是命人给他松绑,贼人拜谢离去。

贼人离去后,唐休璟再次向僧人道谢,僧人说:“这是相国的福气所致啊。”显然,僧人应是早已知晓有仇家要派人来暗害唐休璟,并且帮助他躲过了这场人为横祸。

与唐相国听了高人之言躲过灾祸不同,唐武则天时的宰相裴炎却因不同的选择,有了不同的结局。

当时,裴炎的四弟任虢州司户,虢州有位住在深山中的周生,人称“周贤者”,与裴司户交好。一天,他对裴司户说:“你的兄长任宰相做得不错,但不出三年,一定会家破人亡,宗族皆诛,实在令人恐惧啊!”

裴司户素知周贤者非常人,因此哭着请求搭救。周贤者请裴司户先把他预知到的事情转告给裴司户的兄长裴炎。裴司户于是以有急事为由返回都城,并马上去见裴炎,将周贤者的话与周贤者讲了。可叹的是,裴炎从不信神鬼之说,反倒斥责弟弟是被虚幻之事所迷惑。裴司户没办法,只好怅然回到虢州。

虢州有位住在深山中的周生,人称“周贤者”。示意图,图为明 沈周绘 《涤斋图》局部。 (公有领域)

当时的裴炎被赐爵河东侯,自认为权位稳固,所以不相信周贤者的话。后来武则天临朝称制,裴炎与武则天因政见不合多次产生嫌隙,裴炎这才想起了周贤者的话,于是将裴司户召到京城,让他去寻找周贤者。裴司户到弘农诸山中遍寻周贤者而不得,又寻到南阳、襄阳、江陵山中,才找到周贤者,将裴炎之语转告他。

周贤者与裴司户一起回到了弘农山,他对裴司户说:“往年祸害还没有酿成,所以可以设祭坛送达请求。现在灾难的征兆已经出现,不久将要满门被灭,还有什么请求的必要呢?而且我上个月中到洛阳,看到裴相国被杀戮,他的脑袋被拴在右足下。事已经如此,没有免除的可能了。”不过周贤者又说,他倒是还可以帮裴司户这一房人上表章祭祀向上天请求,让他们这一房得到赦免。

随后,裴司户将所需的费用给了周贤者,周贤者在弘农山中设坛场,上表章为裴司户请命。法事完毕,他对司户说:“你这一房人免祸了。但必须赶快弃官离去,并把家搬到襄阳。”裴司户遵其言,辞官后把家迁到襄阳。一个多月后,他染上了风疾。

684年,裴炎主张还政于唐睿宗,被坐罪谋反遇害,兄弟子侄都与他一起受戮。在裴家被抄家时,有司上奏询问是否要处置住在襄阳的裴司户一家。武则天听说裴司户染了风疾危在旦夕,就没有追究,并免了他这一房人的死罪。这样,裴司户一房得以免祸。

此外,裴炎遇害那天晚上,一只狗把他的脑袋叼走了,天亮后,守卫才找到,找到后,就用他的头发把他的头拴在他的右足下,完全像周贤者当初预言的那样。

帮助唐休璟、裴司户这两位高人,一个修佛,一个修道,他们的预知功能无疑是他们通过修行得来的,他们以此帮助有德行的有缘人,也是在顺天意而为吧。@*#

参考资料:

《宣室记》
《纪闻》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们都知道:董奉是太乙真人派来的使者,他与三国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并称汉代“建安三神医”。
  • 凡人修仙如何能成?最大的秘诀是一个字!葫芦里面怎么能住人,道家障眼法到底是怎么回事?《未解之谜》
  • 望儿山也称百望山,此山为太行山脉至华北平原最东端,主峰的海拔虽仅有210米但视野极为开阔,对北京城周边的景致可一览无遗。此地树林茂盛、环境清幽,到了秋季可见遍山枫红,如诗如画的美景令人为之心旷神怡。关于此山的文字纪载最早可追溯至唐代的《长安夜话》,其内容说道:“百望山南阻西湖,北通燕平。背而去者,百里犹见其峰,故曰‘百望’”。
  • 杨五郎又继续说道:我已正式出家,除了讨伐盗贼,护卫寺院与信众外,不再过问战阵之事,其实六弟先前早已多次来信,还派孟良与焦赞要请我下山,我都婉拒了,况且我这山上只有区区数百武僧,要如何对抗辽国五万大军呢?
  • 杨五郎延德是杨家将士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行军布阵的能力在众兄弟中最为突出,所以出战时父亲杨业都让他担任副帅职位。传说他于金沙滩战后于五台山出家当和尚,但仍组织武僧团护卫百姓抗击辽军,朝廷因此封他为大德禅师,然而他出家上山到领兵抗辽的过程却流传着这样一段曲折连绵的故事.......
  • 当时北宋与辽国的边境长达千里,除了这三关之地以外几乎是平原无险可守,所以必须以有限的兵力守住重要的据点,才能力保中原文明免于外族的侵犯,据今人统计在这些地方与杨六郎有关的地名多达数十个,杨延昭在这些地方也留下了无数流传千古的英雄故事。
  • “药王”孙思邈淡泊名利,仙风道骨,不慕仕途。他的学识和道行高深,“精识高道,深达摄生”,深懂得古今的修行摄生之道,相传他活到141岁,外貌非常年轻,人们从他身上看到修道的神奇,尊敬他如洛下闳、安期先生之类的神仙。孙思邈有哪些神通呢?
  • 《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和《左传》中有同样的记载,说秋天时,龙在绛地的郊外出现。史载中第一位“豢龙氏”是董父,是黄帝的后裔。在《九州要纪》中有提到:“董父喜欢龙,舜遣派他在陶丘豢龙,于是他成了豢龙氏祖先。”那么豢龙氏职掌什么工作呢?董父豢龙成功后,据传他与龙一起升天!
  • 在日本京都博物馆,珍藏着一座神异的木质僧人雕像,像高160厘米。最为神奇的是僧人面部从中间裂开,里边显现的是观音菩萨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两人说话间来到了一处巍峨雄伟的宫殿前,祖师说:“今天是天界一年一次盛会的日子,各路佛道神都会汇聚此地,你与我屏息远离瞻仰,我会把他们在历史上的名号告诉你,虽然那只是神降生人世的名字,回归天界就不再用了,但是我告诉你,好让你知道容易对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