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大观】红尘梦醒觅归处 心坚志纯终有成

唐朝人薛尊师
作者:小穹
在求道之路上,薛尊师能矢志不移、不畏生死,不放过任何有助于修道的机会,坚定若此,怎会不成功呢?(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1220
【字号】    
   标签: tags: , ,

薛尊师,名字不详,唐朝人,家世尊荣显赫。武则天末年,薛尊师和几个兄弟都做了官,俸禄达到二千石,当时他是阳翟县(今河南省禹州市)令。然而没过几年,他的兄弟们相继亡故、没落。目睹盛衰更迭、人事变迁,薛尊师深感心灰意冷,转而虔心向道。他辞了官职,离妻别子,决定到山里去学道。

出发前他召集志同道合的人同行,只有一个叫唐臣的小官愿意跟随他。他们两人背着行囊、拄着手杖,向嵩山山口走去。途中遇到一个从山里出来的人,那人自称是求道之人,姓陈,并说他知道附近就有仙境。薛尊师连忙询问去仙境的路,姓陈的山人说:“我有点事要进城,大概过三天回来,你们在这儿等我,我回来就给你们带路。”

薛尊师和唐臣在原地等了三天,陈山人果然回来了,可他又说:“你们在这等着,我先进山探路,等我找到地方,马上回来告诉你们。”他们约定五日为期,等到第五天却不见陈山人回来。到了第十天,薛尊师说:“难道他是骗我们的吗?我自己去看看。”两人顺着山路走了三四十里,忽然看到路边躺着一个死人,已被老虎吃了一半,上前一看竟然就是来探路的陈山人。唐臣害怕地说:“进山求道本是为了长生不老,没想到却被野兽吃了,陈山人尚且如此,我们又能幸免吗?不如回去,老老实实地活到天命算了。”薛尊师说:“我早就听说嵩山是仙家之地,有神灵在此,岂会无端遭受虎狼之害?陈山人这样,或许正是为了激励我的意志。你回去吧,我一定会坚持到最后,万一我不幸遇难,也无所悔恨。”说完他头也不回地往山里走去,唐臣于是也下定决心跟随他。

薛尊师和唐臣背着行囊、拄着手杖,向嵩山山口走去。图为《嵩山北面》。(公有领域)

他们白天拾级而上,夜晚就在岩石下露宿。这样走了几天,他们看到一块大岩石下长着几百棵大松树,松林中有六名道士,好像在炼丹药。薛尊师上前拜见,询问修道的事,道士说:“我们只是在这自行炼丹,并没有什么道术可以传授给你。”过了会儿,薛尊师看见一间禅室中有一位老和尚,他又去叩拜求道,老和尚默然不语。这时薛尊师留意到老和尚的禅床下有藤蔓顺着墙壁,一直延伸到屋外。老和尚手指藤蔓示意,薛尊师便寻着藤蔓的方向出去,一路顺着藤蔓、贴着岩壁,走了两天还没看到尽头。

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一个地方,流泉淙淙,旁边的石室里有几个道士正在饮酒下棋,陈山人竟然也在其中,他笑着对薛尊师说:“你来得可快啊!你有这样的志向,是个可教之材。”此后,陈山人就向薛尊师传授修行的要义。有时能看到普通人在附近砍柴、采药,问他们这是哪里,他们说:“这里是终南山紫阁峰下,离长安七十里。”

薛尊师修行有成后,来到京城,在昊天观住下,从此京城的修道之风愈加兴盛。唐玄宗崇尚道术,多次召薛尊师进宫,向他礼谒问道。开元末年,薛尊师已一百多岁,有一天他对弟子说:“天帝召我去做八威观主了。”之后端坐而死,无疾而终,面容仍与生前一样。人们为他造了一座墓塔,塔门没有封闭。每到夜晚,薛尊师就召唤弟子唐臣,传授他修行之法。渐渐由于各色人等都来朝拜,喧嚣杂乱,于是敕令封闭了塔门。后来唐臣也学有所成,做了国师。

自古以来,修行之事,一看机缘,二看心志。薛尊师能及时看破世事的荣枯变幻,萌生求道之心,这是他把握住了修行的机缘。在求道之路上,他又能矢志不移、不畏生死,不放过任何有助于修道的机会,坚定若此,怎会不成功呢?@*#

参考资料:《原化记》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们都知道:董奉是太乙真人派来的使者,他与三国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并称汉代“建安三神医”。
  • 凡人修仙如何能成?最大的秘诀是一个字!葫芦里面怎么能住人,道家障眼法到底是怎么回事?《未解之谜》
  • 望儿山也称百望山,此山为太行山脉至华北平原最东端,主峰的海拔虽仅有210米但视野极为开阔,对北京城周边的景致可一览无遗。此地树林茂盛、环境清幽,到了秋季可见遍山枫红,如诗如画的美景令人为之心旷神怡。关于此山的文字纪载最早可追溯至唐代的《长安夜话》,其内容说道:“百望山南阻西湖,北通燕平。背而去者,百里犹见其峰,故曰‘百望’”。
  • 杨五郎又继续说道:我已正式出家,除了讨伐盗贼,护卫寺院与信众外,不再过问战阵之事,其实六弟先前早已多次来信,还派孟良与焦赞要请我下山,我都婉拒了,况且我这山上只有区区数百武僧,要如何对抗辽国五万大军呢?
  • 杨五郎延德是杨家将士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行军布阵的能力在众兄弟中最为突出,所以出战时父亲杨业都让他担任副帅职位。传说他于金沙滩战后于五台山出家当和尚,但仍组织武僧团护卫百姓抗击辽军,朝廷因此封他为大德禅师,然而他出家上山到领兵抗辽的过程却流传着这样一段曲折连绵的故事.......
  • 当时北宋与辽国的边境长达千里,除了这三关之地以外几乎是平原无险可守,所以必须以有限的兵力守住重要的据点,才能力保中原文明免于外族的侵犯,据今人统计在这些地方与杨六郎有关的地名多达数十个,杨延昭在这些地方也留下了无数流传千古的英雄故事。
  • “药王”孙思邈淡泊名利,仙风道骨,不慕仕途。他的学识和道行高深,“精识高道,深达摄生”,深懂得古今的修行摄生之道,相传他活到141岁,外貌非常年轻,人们从他身上看到修道的神奇,尊敬他如洛下闳、安期先生之类的神仙。孙思邈有哪些神通呢?
  • 《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和《左传》中有同样的记载,说秋天时,龙在绛地的郊外出现。史载中第一位“豢龙氏”是董父,是黄帝的后裔。在《九州要纪》中有提到:“董父喜欢龙,舜遣派他在陶丘豢龙,于是他成了豢龙氏祖先。”那么豢龙氏职掌什么工作呢?董父豢龙成功后,据传他与龙一起升天!
  • 在日本京都博物馆,珍藏着一座神异的木质僧人雕像,像高160厘米。最为神奇的是僧人面部从中间裂开,里边显现的是观音菩萨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两人说话间来到了一处巍峨雄伟的宫殿前,祖师说:“今天是天界一年一次盛会的日子,各路佛道神都会汇聚此地,你与我屏息远离瞻仰,我会把他们在历史上的名号告诉你,虽然那只是神降生人世的名字,回归天界就不再用了,但是我告诉你,好让你知道容易对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