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博彩公司 - App Store
【人生之钥】

【人生之钥】周仓将军像现真身 替天行道为哪桩?

作者:泰源
执一把大刀的周仓将军,赫然现真身替天行道。图左是周仓将军之像。(图片提供:李吉崑)
font print 人气: 3394
【字号】    
   标签: tags: , , ,

听过关帝庙周仓将军像现真身替天行道吗?听过天打雷劈不孝媳吗?殷鉴时时有,本文讲的是发生在清朝的实例。

中华文化极重视孝道,奉孝道为道德伦理的基础。在《孝经‧五刑》中记载孔子对孝道的阐述。他说孝道犹如天地运行恒常不变,犹如大地利益万物,这是人最为根本的德行。(“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又说,古代的刑法有五大类,条列的罪行有三千种之多,其中没有比不孝的罪行更大的。(“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为人子女者照顾年老的双亲,更是天经地义的事,遗弃父母,不奉养年老父母,在古代这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之一。然而,也有反其道而行的人子,结局真让人警惕。

周仓将军像现真身 替天行道

此事发生在清朝时,庚辰年的夏天,信州某乡有不孝子王某,父亲早丧,留下他和年老的母亲,但他对待母亲就像对待婢女一样随意使唤来使唤去。王某要母亲每天起早烧火做饭,自己则搂着老婆酣睡,等到饭菜上桌了方才起床,日日如此,月以继年,稍有不如他意,就随意打骂老母亲。

王某夫妇生有一子,才几个月大,也是要老母看顾。一天清晨,老母亲作早饭时,一手抱着这个小孙子,一只手拿着杓子,搅动汤水忙做菜。突然,在她臂弯里的小孙子猛力翻转身,这一翻就脱出她的手臂不幸掉入滚沸的锅中。才几个月的婴儿,掉进滚沸的汤水中,必死无疑,她吓得偷偷地逃离家。

王某在房中听到小儿尖叫的声音,赶快跑进厨房一看,小儿掉在沸锅中已经死了。王某满怀恨意大声地喊道:“老母杀死我儿子!”

说着他从厨房里拿起一把刀,跑出去追杀老母。离他们家不远处,有座关帝庙。老母见不孝子从后头追来,脸色惨白急急闪入庙中,伏在神座下,不敢喘息。不孝子拿着刀正要寻入庙,忽然关帝君旁边的周仓将军像,竟从神座中跳跃下来,大步流星来到门边,提起大刀砍向不孝子,一刀正砍中他的脖子。

寺庙中管理香火的庙祝听到哀叫声,快步冲到现场,在门口见到王某流了满地的血,而周仓将军的一只脚跨到门槛的外边,尚未来得及收回去。庙祝看到老妇人藏在神座下,便问了她怎么回事?老妇人惊魂未定,道出了刚刚发生的一幕,并说如果不是神出手救了自己,自己早已经被儿子杀死了。

自此之后,远近一带的乡人,都盛传这座关帝庙里周将军神像的灵验。庙方用金箔重装佛像,而周将军的一只脚仍保持在门槛的外面,保留了瞬间的形象。信州人准备祭礼,前往祭拜的络绎不绝。

(资料来源:《诺皋广志》)

雷神也是替天行道的正义化身。图为明代的雷公(雷神)画像。(公有领域)

天打雷劈不孝媳

下面再讲一个“逆妇用粪腌肉给婆婆吃,老天爷也看不过眼”的故事。这也是发生在清朝的事,浙江龙丘湖(今浙江龙游)镇村有个姓郭的人,以卖布为生。他上有老母,父亲过世后娶了一房妻子。岂知进门的媳妇蛮横不讲理,且不孝敬婆婆。母亲年龄大了,耳聋目又盲,郭某恐怕妻子有抵触,都亲自料理母亲日常的饮食起居。

有一个夏天,郭某突有急事要上郡城,临行前对妻子说:“我这次出去来回要三天,老人家如果没有吃到肉就会觉得不饱,我已经买了肉放在厨房里。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你可以用盐腌起来,足够三天食用的。”妻子答应了。

但等丈夫一走,郭妻却将粪便混入酒糟中,然后再将肉放进去腌制,每餐取出来蒸给婆婆吃。三天后,郭某办完事回家,母亲刚好在吃饭,问她肉是否好吃?母亲回答说:“这肉是从哪里买来的,一股粪便的臭气直冲鼻孔,只能勉强吞下。”郭某便取一块肉放进口中,粪便的臭气熏得他呕吐起来,便责问妻子怎么回事。郭妻非但不认错,反而破口责骂,也大骂婆婆。他家门前来了一群邻人,为他们排解冲突。

此时,忽然雷声轰鸣,如墨的乌云出现在头顶,其妻似乎有预感,知道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慌慌忙忙跑到后园,把一个大水缸往头上套。就在此时,轰然一声霹雳,接着一个闪雷落下,就击在水缸上,击穿一个孔来。只其妻子的头从破孔中露了出来,水缸剩余的一圈破瓦落在她的颈子上,像戴了一个枷锁一般,锐利的破瓦割破她的脖子,鲜血直流一身,疼得她痛苦嚎叫。

婆婆可怜她,想打破水缸把媳妇救出来,郭某说:“这是上天在谴责逆妇,违背上天的人是不吉利的!”结果第二天这不孝的媳妇就死了。@*

资料来源:《梦厂杂著》

─点阅【人生之钥】系列─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个“志于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坏事。当然,他在修养仁德的过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过错误,做过错事,但他心里是明白的,是愿意改正的,最终会做一个好人的。宋儒说,“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 苏东坡(清玉 绘图/大纪元)
    从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为一谈,代代欢歌与悲语的记忆在此时空延展,生死交织的特殊时空在此时交叙。苏东坡(苏轼)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虚掷,四时之变,无如此节者”。东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节中的有哪些令他难忘的生命脚印呢?让我们从他的诗集中寻去。
  • 清明节和寒食节这两个节日在古代经常被放在一起讨论,也一起过,那它们的共通点和区别都有哪些呢?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个节日的起源是什么,除了扫墓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习俗,那今天咱们就把这些问题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高鼎《村居》)微风和纸鸢是春日里的绝配,它有唤起人们儿时记忆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吗,风筝其实已经有二千四百年的历史了,它一开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风筝的历史。
  • 年少时看过一副对联,一下就记住了。对联说:“不生事、不怕事,自然无事;能爱人,能恶人,方是正人。”而这下联就出自于《论语》本章。不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九个字,仔细琢磨,内涵极深,令人感慨。
  • 一只巨型鸽子雕塑去年10月起现身纽约曼哈顿的高线公园(High Line),约16英尺(4.9米)高。创作这件艺术品的艺术家Iván Argote认为鸽子是纽约的标志动物之一。另一角度看,鸽子其实是多年前从欧洲移居到美国的“移民”,也从另一角度讲述了纽约的移民历史。无处不在的鸽子,见证着这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
  • 事实上,孔子往往是仁知兼言。仁者有知,而知者亦向仁。孔门教人“三达德”,要“智、仁、勇”并修。故而,此处应将仁知贯穿、融合理解。
  • 可以说,尧、舜禹、汤、所形成的伦理与政治传统,是孔子“仁”的历史源头。而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所继承、弘扬、创制的礼乐文化,则是孔子“仁学”的直接来源。
  • 月全食发生时,月球表面若呈现暗红色或红铜色,在西方称为“血月”(blood moon),西方《圣经·启示录》以血月预言末世的一件大事,和人人相关。中华文化中也早有对此现象的观测,但用字不叫“血月”,多以月赤、赤气覆月或月如血光来形容,是属于天文异象中“月变”的一种,在历朝历代的天文志中留下很多历史记载。西方和中土对此天文异象的记载虽然用字不同,但是都指向同类的概念,那是什么呢?
  • 孔子针砭时弊,言简意赅,这里讲的三种情况,都是身边事,人人都能遇到的。要讲修养,要讲礼,就从这三点做起,实实在在的,那么人就会不一样了,社会风气就能好起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