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人体艺术体态语视频 助您提升高雅气质

安娜老师《实用人体艺术体态语》。(《体态语》网站视频截图)
font print 人气: 3115
【字号】    
   标签: tags: ,

生活在世上的人是以身体的各种动作产生体态,人与人的交往是由体态进行的。体态决定着生存质量的高低贵贱。地球上七十亿人,人人如此。

当一个人高尚的道德、高贵的气质、优雅的动作完美结合后,也就是内心的圣洁与表面的醇美展露于人体时,体态会呈现或王者风采,或优雅知性,或玉树临风,或风摆柳荷……这种体态会使人在人际社会交往中,不仅能赢得尊重与敬仰,也会获得如鱼游水的人际关系。

因此,有识之士若想提升、改善、再造气质与形象,从而获得醇美的体态,成就美妙人生,需要了解体态语。

《体态语》作者安娜女士早年毕业于中国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歌剧专业。在中国与美国从事歌唱、声乐教学、艺术体态教学四十余年,曾在中国国家音乐专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除自己演唱外,也为中国培养近千名声乐艺术表演人才,其中不乏国家一级演员、声乐教授及赴海外留学生。移居美国后曾被聘播音与音乐艺术指导,为电台、电视台、表演团体、艺术学院培养主播、记者、剧团主持人、歌唱演员等专业人士。

安娜女士在半个世纪的演唱与声乐教学的基础上,用二十年时间,对生活、工作、社会交往中必须使用的目光、表情、手势、坐、站、走相时的肢体语言,进行不断研究、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实用人体艺术体态语》(简称“体态语”)文字与视频教材,创立了一门新的人体艺术学科。

实践证明,《体态语》的问世使向往体态健美、气质高贵、动作优雅的有识之士终生受益。

为了使《体态语》无障碍地走近每个人,安娜女士决定将此视频作为服务于大众的公益事业,无偿奉献给社会。

视频链接:https://www.iposture.org/lesson-zh

目录:

第一讲 介绍与演示体态语

主要内容:
什么是“体态语”
体态语在人际交往中的功效
艺术体态语的表意功能
气质
优质体态语实例

第二讲 目光语

主要内容:
目光的表现形式
正确牵拉眼部肌肉观看景物
五种眼肌的使用方法
眼神的作用和工作范围
眼神与身体合为一体时在人际关系中的效果

第三讲 正确运用人体骨骼使体态达到健康美

主要内容:
人体重量支架
人体气库支架
灵活运用颈椎与腰椎
手臂赋予人体美

第四讲 坐相、站相、走相

主要内容:
文雅大方的坐相
自然优雅的站相
轻盈稳健的走相

第五讲 手势语与表情语

主要内容:
手势的运用
表情肌肉与内心世界的关系
表情肌肉在面部的表现形式
表情肌肉的练习方法

第六讲 光彩照人的表情;尊贵的头位;愉悦的笑容及人体情感隧道

主要内容:
表情区域
头部位置的阶层性
头位的练习方法
笑容的来源
笑容练习
人体情感隧道
打开情感隧道的练习

第七讲 小腹的功能

主要内容:
小腹是优美体态的能量源
小腹是人与天地与宇宙共呼吸的枢纽
小腹是艺术体态的终结处
扼要讲述语音与体态语的关联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使用特殊方法拍摄的照片显示出人身周围有辉光,它被认为是人发出的能量。有人认为这是精神能量,有人认为这是身体释放的物理能量。
  •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除了关心美国人的身高和体重外,还曾做过身体某些部位的调查。
  • 在刚刚过去的里约奥运会上,西方运动员身上的“拔火罐”圈印引人注目。曾几何时,长期未得到正视的中华医学,竟悄然登上世界体坛,而且通过金牌得主的肩背印证着东方古老的智慧?无独有偶,今年两份通过实例调查后公布的研究,以实证方式掀开了西医对东方人体科学认识的崭新一页,在未来引起的巨大冲击波将无法预估。
  • 人体满身洞 吸排皆固定 人体很脆弱 难御灾和病
  • 2019年4月15日,当世人目睹大火肆虐巴黎圣母院(the Notre-Dame de Paris)之际,不禁怀疑这座广受大众敬爱的大教堂能否恢复原貌。如今,历经五年修复,这座神圣的法国哥特式教堂杰作,再次成为巴黎天际线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 1806 年,约翰‧卡罗尔(John Carroll)成为美国第一位天主教主教。他的家族在美国建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卡罗尔还亲眼目睹了新国家第一座大教堂的开工。这座教堂是美国早期杰出建筑师本杰明‧亨利‧拉特罗布(Benjamin Henry Latrobe)伟大的杰作之一,如今称为巴尔的摩大教堂(Baltimore Basilica)。
  • 杜伦大教堂(或译达勒姆座堂,Durham Cathedral)位在英格兰东北方,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座大教堂是著名的诺曼式建筑(Norman architecture),由法国诺曼人在11、12世纪时建造的英格兰罗马式风格(English Romanesque style)。
  • 威尔第(Verdi)的歌剧作品《马克白》(Macbeth),于2007年萨翁林纳歌剧节(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领域)
    随着美国革命的消息传遍欧洲各地,诉求个人自由或民族主义的思潮,冲击着社会各个领域,连艺术界也不例外。古典音乐从上一个时代的形式规范过渡到充满无限可能的浪漫主义时期(1830—1900年)。歌剧,尤其体现当代潮流。
  • 韩德尔创作了许多著名的歌剧,而《阿里欧唐德》(Ariodante)或许是他最历久不衰的杰作,展现他丰富的音乐表达结合戏剧性叙事的能力。
  • 美国在制作绗缝被(quilt)方面有悠久传统,但绗缝艺术可以追溯到欧洲和亚洲的中世纪。英文“quilt”一词最早出现于13世纪,与拉丁文“culcita”(意为“垫子”)有关;当时制作绗缝被是为了基本生活所需、庆祝特定人生大事、彰显针线技艺,以及作为政治宣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