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美国博彩网站 - 体育
【命运天定.拨开迷雾】

【命理】被冤枉陷害的好人 皇天能不管吗?

作者:泰源
font print 人气: 3357
【字号】    
   标签: tags: , ,

古民谣传唱:“不要说鬼没有身,杜伯射死了周宣王;不要说鬼没有形,段孝直告发了活人。”说的是哪回事呢?

周宣王(?—前782年)是周朝第十一代君主,在位四十六年,他的父亲是被百姓驱逐的周厉王。宣王即位后,吸取父亲周厉王失政于民的教训,积极革除厉王时的弊政,在周定公、召公的辅佐下,恢复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时期的政策,使得周朝又恢复了活力,号称周室中兴。

然而周宣王却误杀了一个大臣,种下了祸根。《墨子》记载,“周宣王杀杜伯不以罪,后宣王田于圃,见杜伯执弓矢射,宣王伏弢(音同掏,弓袋)而死也。”

就说杜伯并没有罪过,然而宣王听了别人说他的坏话,要杀死他。杜伯说:“臣没有罪,如果死后有灵的话,臣将上天申诉,不出三年,一定要昭雪臣的深冤。”

后来宣王还是把他杀了,所以宣王是失德了、造罪业了。过了三年多,宣王在镐京出外打猎,来到城外的田园,正想摆开阵势围猎,忽然看见杜伯穿着红色的官服,骑着白马朝向他迈进,随从撑着华丽的伞盖蔟拥着,前前后后还有几百个鬼兵。这时,在旁的文武百官都看见了杜伯弯弓搭箭射向周宣王。宣王害怕,无处躲避,箭正好射中了他的心。宣王马上伏首在弓套上死了。

随便什么人都不可冤枉人!俗话说:滥杀无辜必有报应!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左传》说:“国之将兴,明神降之监其德也,将亡,神又降之观其恶也。故有得神以兴,亦有以亡。”就说一个国家因德而兴起、无德而衰亡,时时都有神在鉴察着。《左传.疏》说周之衰的关键是“杜伯射宣王于镐”。

另有一例:

段孝直,在汉景帝时被推荐为孝廉,担任长安县令。他居官清正谨慎,好名声传扬四方。

他骑的一匹好马,每天能跑五百里路。雍州刺史梁纬,和皇帝是亲戚,他看见段孝直的马好,仗着皇亲的权势,常常去要这匹马。

段孝直回答说:“这是先父所骑的马,愚不忍心放弃它,不敢拿它来送人。恳求使君让愚照顾这匹马吧。”梁纬因此怀恨在心,秘密地罗织段孝直贪赃的罪名陷害他,将他关进监牢,也不许他家人来探望。

段孝直知道自己受冤枉,免不了要受难,托人去告诉妻子说:“刺史阴谋要夺我的马,私自捏造罪状加在我身,要想杀我,我是活不成了。可惜我们的孩子还小,不能为我报仇申冤。我被杀以后,你们各自保重,只要拿三百张纸,十支笔,五块墨,放在我的坟墓里,我自己去申诉。”

不过十天,段孝直被害死在监牢里。他家里的人收尸埋葬,就如他交待的,把纸笔墨放在他的坟墓里。

过了五十来天,逢汉景帝召集百官聚会,这时段孝直竟然出现在宫殿,向景帝呈上奏章,道:“天地虽然光明,岂能知道无辜的旧事?日月普照大地,必能审察忍辱负冤之士。亡臣早年忝居(自谦语)官场,小有谨慎为公的名声。不久,又因为公正不徇私,当上公务繁忙的长安令,稍能避免小差错。不料刺史梁纬生性放纵贪婪,仗着内戚的权势,因为想得到亡父的好马,陷臣入罪且让臣蒙受杀戮的冤案。亡臣上告皇天,皇天准许为臣昭雪。因此,亡臣将刺史梁纬违法乱纪的罪状二十一条,一一奏明,另纸报告皇上。恳求皇上明断,昭雪亡臣的冤屈。”

汉景帝读完奏章,段孝直忽然不见了。景帝非常奇怪天下竟有这样希罕的事,就下旨把梁纬逮捕,一一审问其违法乱纪的二十一条罪状,果然段孝直所奏件件不虚。于是狱吏连同他冤杀段孝直的事一并呈奏皇帝。汉景帝下旨,把梁纬绑赴段孝直的墓地受刑,来祭奠他。同时,追赠段孝直为尚书郎。

古语说:“莫言鬼无身,杜伯射宣王,莫言鬼无形,孝直讼生人。”说的就是这两件事。@*#

资料来源:《搜神后记》

──点阅【命运天定.拨开迷雾】系列──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个仕途不展的读书人,弃科考而从商,在发达之后又得到四品官的职衔,然而他衣锦荣归后,却不能和妻子团圆,到底是什么原因?
  • 明朝时期,有师徒地师俩人,踏着山脉去寻访吉地,一直从陕西追到四川。到了四川某县,他们果然找到了,可是找到的吉穴在无意间却又失于旅店主之手。后来,他们三家人竟然都能从这个吉穴分沾福气,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 罗浮山在广东惠州府,灵异的现象一向就很多,真正修道的人常常住在那里。有一增城人,又穷又病,常进罗浮山采药。有一天,他采药来到一座山,巧遇两个修道人现身,他无意中听到一席话。两个修道人观星的预言竟然应验了。真实情况是怎么回事?
  • 未来的事情难以预料,如果以眼前的处境来推断一个人的终生,那可能会失之千里。岳家嫌女婿变穷悔婚,而女儿守婚约,终得好结果。
  • 一帮马贼在大白天抢劫了朝廷的官银。名捕的妻子追上了马贼。妇人嗓音清亮,顺风向马贼呼喊道:“我是保定府某名捕的妻子,为了追回官银,特地找你们索要。你们赶快把官银放下,否则就要吃我的弹丸了!”后况如何呢?
  • 两个年轻人都意外地娶了个“老婆婆”,后来,一个失财逃家,一个迎来娇妻美眷又得财,结果大不同,其转机的关键为何?是机运或另有其他原因?
  • 清朝初期,江苏扬州地区的宝应县,有个捕快叫韩五,经常穷得揭不开锅,不能供养老母。他想,自己常常捕捉响马,何不试下自己当响马,也可能抢得几个钱?买些粮来供母亲食。结果差点丢了命,然而,结局又出人意表。
  • 清代秦晋配的传奇。蒋生的姐姐说:“现在正有一事为难。弟媳已经准备做阿婆了,但她还是垂着头发作女儿的打扮,让她改变装束,她不同意。现在我弟弟有幸归来,事情应该怎样办?”这一对夫妻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不寻常的故事……这一天花烛高烧,蒋生、秦娘拜堂在前,儿子、媳妇拜堂在后。观看的人都拍手叫好,认为这是一件从来没有过的盛事。
  • 他把自家、妻舅家的财物挥霍一空,又借来的钱也挥霍殆尽,这时的他遍身长脓疮,童仆纷纷逃去,只落得与一位乞丐住在破庙中。这样的他又怎能转变为河道总督呢?
  • 清朝时,宜昌县有一许翁,年轻时,家里一贫如洗,以摆渡为业。清文宗咸丰年间许翁突然致富,人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其致富背后当有不可告人之处。许翁孙女出生,是在搭他船的客人死去当年,她难道就是那个客人转世投胎来的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