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500彩票-彩票平台-在线赌博
【成语数来宝】

“五雷轰顶”是天谴吗 雷神有眼击恶人

作者:容乃加
雷公(雷神)画像,明代作品。(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645
【字号】    
   标签: tags: , ,

古来中国有俗话说作恶多端会遭天打雷劈、遭“五雷轰顶”。遭雷击比喻遭到天谴。作恶多端的人,迟早会遭到天谴,遭天打雷劈真是其中一种方式吗?有实际的见证吗?

雷公是神话传说中掌管打雷的神,也称为“雷神”、“雷师”或“丰隆”。战国时代就有这种说法,屈原《楚辞.远游》中就提到“雷公”来护卫君子的说法:“右雷公以为卫。”到了清代,《红楼梦》中也展现雷神执行天谴的传统思想:“雷公老爷也有眼睛,怎不打这作孽的!”

传说雷公有兄弟五人,故以“五雷”称之,在《神仙感遇传.叶迁韶》中就有这个说法(*见《太平广记》卷三九四),其中排行老五的雷五个性最刚燥。《封神演义》写道:姜子牙“把手一放,五雷响亮,振开迷关,速超神道。”救出了千年受劫的冤魂——轩辕皇帝总兵官柏鉴。

道家有“五雷法”又称“五雷大法”。根据《道法会元》记载,上帝敕五雷使者,“五雷使者,闪电驱兵。兴云致雨,济度生民”,“五雷神将”能从天下降,巡游乾坤,以纠察功过,并能搜捕逆鬼,擒捉妖怪。清代大才子袁枚《新齐谐.娄罗二道人》记载了五雷治妖一例:“贾(士芳)在民间为祟,召娄使治,娄以五雷正法治之,拜北斗四十九日,妖灭。”

为何以“五雷轰顶”比喻遭天谴?雷公神真能认得坏人吗?中华文化中流传:做了伤天害理之事、罪大恶极的人会遭五雷轰顶的报应。真有其事吗?确实,这样的事例,不仅古代史载流传的很多,现代社会中也能见到不少。来看一看当今发生在中国大陆的事。

▼一意孤行迫害善良 遭雷直击毙命

郑友奎,曾是四川省郫县德源镇综治办公室主任。郑是郫县中迫害那些信仰“真、善、忍”的法轮大法学员最为卖力的一个。当地法轮大法(法轮功)学员真心劝诫他不要紧跟中共恶党迫害,他却一意孤行,迫害人拿奖金、得升迁,越干越火。

二零零六年五月二十一日晚八时,郑友奎与永光村村支书、村主任等人同行。当时天雨,倏忽电光划空,跟随着轰轰的雷声。瞬间雷电仿佛长了眼睛一样,直击郑友奎而去。44岁正当壮年的郑友奎当场死亡。

▼执法枉法 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原康平县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陈景强,在执法的工作上,大力歪曲事实,诬陷入罪、冤判法轮功学员。二零一零年二月十日,陈景强和刑事庭庭长范斌等人非法操作,诬判法轮功学员王金凤七年、李晓平三年冤狱。

一个月后,范斌因涉嫌收受黑社会组织贿赂,被刑事拘留。陈景强也涉案,然而因为当时他开车出了车祸住进医院,一时以此借口躲过了受贿案的追究。陈煞费苦心打通关系,最终被轻判缓刑、开除公职。四年后,就在二零一四年八月十五日,陈景强一早前往水库去钓鱼,就在路上,陈景强遭雷击毙命。五雷轰顶!天惩之由来岂是偶然?!

▼诽谤正法 遭五雷轰顶

1999年中共公开对佛家修炼大法——法轮大法进行恐怖诬陷、镇压和迫害。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官立村六十八中学美术教师张同兴配合中共邪恶的行动,曾组织学生在诽谤法轮功的征签活动中签名,此外还画漫画攻击谩骂法轮功师父。二零零三年八月十一日,张同兴在钓鱼时突然天降大雨。他就躲在一树下避雨,那时一阵电光雷响,张同兴遭五雷轰顶,应声倒地而亡。张的死状恐怖:头部有大洞,后脑流血,前胸、头发都焦糊。

▼雷神有眼 雷神有耳

黑龙江省哈尔滨阿城市涤纶厂的刘明学曾诬蔑法轮功。二零零一年六月他在深圳的一个游泳池中游泳,当场被雷劈死。山东省莱西市姜山镇财政所负责人李忠德,二零零零年春,他写诗歌攻击法轮功,发表在《姜山月报》上。到了夏天,他在地里干活时,遭雷击死亡。

另外有个清远市退伍军人谭超权,参与迫害法轮大法和法轮功学员。二零零二年清远市办理邪恶的“洗脑班”(*透过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摧残,要强迫法轮功学员放弃正信)。第二期洗脑班结束后十多天的一个晚上,谭超权被雷电击倒的大树打中头部,失去了记忆,成了一个弱智人。

由以上的例子看到,“雷神有眼 雷神有耳”,五雷使者执天法拿恶人是真!毁谤正法,陷害善良,尽作亏心事的,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终遭天谴!戒慎!迷途能知返,神眼明鉴,尚有得救的机会。@*#

──点阅【成语数来宝】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处在春分之后,此时节万物清洁明净,所以得“清明”之名也。战国时代屈原《楚辞》说:“阳气发兮清明”。公元前的京房《京氏易传》云:“三月清明节在戌”。由此可见中国古人早在二千年以前对“清明”这个节气就有了深入的认识。那么清明节什么时候变成扫墓节呢?
  • 天象奇观常常引起观星族的兴趣,也引得关心天象与世运吉凶者的关注,“七星连珠”就是其中一种!你可知“七星连珠”、“五星连珠”从遥远的时代以来,就是极受古代中国重视的天文现象,古来有句成语叫“珠联璧合”,就是指这个天文现象。“七星连珠”是什么意思呢?中国史上第一次七星连珠发生于何时?“七星连珠”是吉兆还是恶兆呢?
  • 俗话以“呆若木鸡”来形容人愚笨或受惊吓发愣的样子。其实古代“呆若木鸡”意指人怎样的心理精神状态呢?在历史上,有精彩的故事,呆若木鸡战胜强敌,我们来看看。
  • 元宵节是个天上人间交会的美好日子。一说到元宵夜,谁能不想起赏花灯呢,宋朝诗人一翦梅卢炳说“灯火楼台万斛莲”,元宵花灯照亮天人之间,一夕如昼,更少不了“灯谜”共欢伴,还有那元宵“嘉夜煮浮圆”让元宵的记忆更深印人心!你可知道这些元宵节俗的来源吗?嘉节当前,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追一追元宵节俗的时空背景。
  • 儒家认为揖让之礼“屈己敬人”的精神是君子之心的表现。而《易经》的哲理则以为屈己敬人的“谦谦君子,利涉大川”,就说谦退有益于人突破环境限制向四方发展。这些都是中华文化重视揖让的精神所在,而具体表现在生活中的主要场合就是见面的揖礼。
  • 黄帝梦中之人转生老子?印度人和希腊人同宗?一阵大风带来的奇迹,真实的历史,超越你想像。
  • 民间有“做七”习俗,“做七”意指在亲人往生后每七天举行超度法事,“做七”习俗行之久矣,由来为何?为什么不行作“五”、作“十”的习俗,而是做“七”呢?做“七”的理据为何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了解。
  • 王勃从滕王阁高处临观秋景,所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瑰伟绝特的景色就来自初唐上元二年(675年)九九重阳日。共赏九九重阳诗词的名篇佳句。
  • 可知古今有两个“中秋”?它们各以“月夕”和“夕月”为名,表现了“中秋”丰富多元的特色与内涵。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 中秋节的月亮与嫦娥的传说迢递人间几千年,是最古老的中华民俗传说中的一个,启发人修炼成仙、返本归真的追求,也显示给人往上飞升的关键。月饼加进了月亮与嫦娥故事中扣响人间的中秋组曲,传送着浓厚的团圆情味。宋代学者邵雍《梅花诗》吟:“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道出了天人之间的幽微相通,嫦娥可不就是引路的仙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