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0年09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赖玟茹台湾台北报导)自2000年起,每年乳癌新增人数破万,以2017年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发布的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乳癌发生年龄中位数为55岁,为十大癌症中仅次甲状腺癌外最年轻的癌症。医师呼吁,民众应定期进行乳房筛检,面对疾病时能适时与医师讨论,共享医病决策。
时尚美妆达人崔咪,在2017年年末在乳房检查发现为恶性肿瘤,经手术切除过程中发现肿瘤尺寸已达7至8公分,历经切除与化疗后,情况获得稳定,初期想要进行乳房重建,但受限淋巴有癌细胞扩散的情况,经医师建议在今年七月底完成手术。
崔咪表示,这两年间多次进出医院,重建手术代表着身体终于能够复原,术后获得更圆满的自己。在手术过程收到许多病友的支持与陪伴,也希望藉由自己的故事,让所有女性甚至另一半与亲友,具备更完整的观念与资讯,透过乳房重建手术让自己圆满多一点,持续实践生命中的更多可能。
高雄医学大学附设医院乳房外科暨癌症中心专任主治医师张智皓表示,台湾女性每年乳癌发生人数,从1995年2,838人,到2017年已经增加至13,965人,二十余年间成长近五倍,另外在2017年新增的女性癌症患者中,4位就有1位是乳癌病友。
高雄医学大学附设中和纪念医院乳房外科主治医师欧阳赋表示,治疗过程中医师会评估乳癌的肿瘤大小与癌细胞扩散程度,采取局部或全面切除的治疗方式,就目前临床观察,切除治疗中约有50%的患者是全部切除,而全切后仅有40至50%会回来重建,等同于约25%的切除者进行乳房重建,其中因素可能与病友未获得完善的卫教知识与周遭亲友的意见影响有关。
张智皓补充,在临床诊断进行医病共享的过程中,若病患发现医生对于疾病的诊疗自信度,及病人对疾病的了解度,也会影响病人做重建手术的愿意,因此呼吁,民众应定期进行乳房筛检,并在面临疾病时能与医师共同讨论、共享决策适切方案,以利重回新生活。
责任编辑: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