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故事

中秋夜女仙踏歌 书迹遗仙踪 骑虎返仙境

作者:怀忍忍
女仙在人间留下不少传说。示意图:蔡女仙绣风遇仙。(台北 故宫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1169
【字号】    
   标签: tags: , ,

一个女仙现身在中秋夜,踏歌夜游,结果却返不回天界,结缘在人间十二年,又留下了书迹《唐韵》在人间。这一则中秋的传奇是怎么发生的呢?

唐代时,东吴的钟陵县每逢中秋节都过得异常热闹,妇女们也在朦胧月色中出门玩着一种民俗游戏,叫“踏歌”的歌舞[1] 。 妇女们手臂挽着手臂,脚踏地踩着节奏而歌,让中秋夜都活跃欢腾起来了。

唐僖宗太和年中(公元八二七-八三五年)的进士文萧,有一年作客钟陵,到了中秋日的夜晚,他也去观赏当地盛名的民俗歌舞。在婆娑月影下他看到好多妇女聚集在一起玩踏歌,在衣香鬓影中有个女子的歌声特别出色,文萧寻声看到的是一个丰姿标致的年轻女子,那位女子好像也看到了他。没想到女子在场中作调弄语好像是对着文萧而来,文萧心中感到和她很投缘似的。

等到晚会结束,他悄悄地跟随着那位女子离开,一直走到西山中。那时忽然有个青衣人出现,燃着松枝为她照路。在火光中,女子看见文萧跟随而至,也不生气,就让他相偕而行。她说自己叫吴彩鸾,是西山吴真君的女儿。到了山腰,有栋住宅,她就住在这里。

到了家才歇口气,吴彩鸾就坐到桌前,自顾自地做起事来,好像是官府官吏在办案一般,所问的案件,都是在江、湖中溺水丧生的人数。

文萧觉得很纳闷,就觉得这个女子很不同于一般人。那天以后,文萧一直缠着吴彩鸾询问,想要探个究竟,她到底在做什么。她起初并不回答,然而禁不住文萧再三地探询,终于语露玄机。吴彩鸾告诉文萧,自己是天上的仙子,管理水府的事情。她的话音未落,就忽然听到天上震雷大响,瞬间云层四合,天地间倏忽变暗。这时彩鸾执着手板迅速伏在地上,好像听罪的样子。

只听得那空中传来话声对吴彩鸾说:“你泄露了机密之事,罚为民妻一纪(十二年)!”彩鸾哭泣着谢罪。

她起身告诉文萧说:“我和你之间的投缘有天意的安排,现在我们应当往人世间去了!”

彩鸾和文萧离开了西山回到了人间,过起凡人的日子。然而,文萧一点养家活口的本事都没有,彩鸾就想了一个法子,她提起小楷毛笔开始写起字来。文萧看着彩鸾在桌前优优雅雅、气定神闲地写着,不出一日间就写成了一部书。彩鸾让他拿到市场上去卖个五千钱作为家计之用,文萧一看她写的是一部当代名作《唐韵》 ,小楷字体笔划亭匀、丰腴宽绰,竟然有十数万字,这岂是一般常人做得到的!

唐代吴彩鸾书唐韵书册其中的一页。(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唐韵》是唐代音韵学家孙愐[1]编著的,于天宝十年(公元751年)编成,共有五卷,被当时辞章家所采用,影响很大。彩鸾竟然全部都能默写下来。

每当卖得的五千钱用完了,彩鸾就着手再写一部《唐韵》让文萧去市场卖。她每次都是一日之间就书成了,一部也就卖五千钱,不多不少,就这样两人在世上过了十二年,彩鸾书写的《唐韵》也在世人间留下来了,得到这部《唐韵》的人也不少。十二年后,文萧与彩鸾相偕到吴越王山,他俩各跨着一虎离开人间,成仙而去。

彩鸾写的《唐韵》书法结字遒丽,小楷字画虽小而寛绰有余,书法家评这部《唐韵》不同于一般世人的笔法,当是仙品,别有一种风气。唐代流行的写经书体就类似《唐韵》。

注释

[1] “踏歌”也作“蹋歌”,起源久远,在唐代时的非常盛行的一种民俗歌舞,参与者臂连臂,歌唱时以脚踏地为节奏。唐代李白《赠汪伦》诗中叙写闻踏歌之声的情景:“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台湾高山族的歌舞中常见这种歌舞形式。1973年,出土于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的舞蹈纹彩陶盆(距今约5000∼5800年),就可以见到远古的踏歌形像,陶盆内壁彩绘舞人三组,每组五人,头有发辫或羽饰,臀有尾饰,相互拉手踏足而舞。

[2] 孙愐籍贯、生平皆不详, 仅知在天宝年间为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司马。精研音韵之学。

参考资料:
《宣和书谱》
故宫书画录(卷三),第一册。

@*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们都知道:董奉是太乙真人派来的使者,他与三国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并称汉代“建安三神医”。
  • 凡人修仙如何能成?最大的秘诀是一个字!葫芦里面怎么能住人,道家障眼法到底是怎么回事?《未解之谜》
  • 望儿山也称百望山,此山为太行山脉至华北平原最东端,主峰的海拔虽仅有210米但视野极为开阔,对北京城周边的景致可一览无遗。此地树林茂盛、环境清幽,到了秋季可见遍山枫红,如诗如画的美景令人为之心旷神怡。关于此山的文字纪载最早可追溯至唐代的《长安夜话》,其内容说道:“百望山南阻西湖,北通燕平。背而去者,百里犹见其峰,故曰‘百望’”。
  • 杨五郎又继续说道:我已正式出家,除了讨伐盗贼,护卫寺院与信众外,不再过问战阵之事,其实六弟先前早已多次来信,还派孟良与焦赞要请我下山,我都婉拒了,况且我这山上只有区区数百武僧,要如何对抗辽国五万大军呢?
  • 杨五郎延德是杨家将士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行军布阵的能力在众兄弟中最为突出,所以出战时父亲杨业都让他担任副帅职位。传说他于金沙滩战后于五台山出家当和尚,但仍组织武僧团护卫百姓抗击辽军,朝廷因此封他为大德禅师,然而他出家上山到领兵抗辽的过程却流传着这样一段曲折连绵的故事.......
  • 当时北宋与辽国的边境长达千里,除了这三关之地以外几乎是平原无险可守,所以必须以有限的兵力守住重要的据点,才能力保中原文明免于外族的侵犯,据今人统计在这些地方与杨六郎有关的地名多达数十个,杨延昭在这些地方也留下了无数流传千古的英雄故事。
  • “药王”孙思邈淡泊名利,仙风道骨,不慕仕途。他的学识和道行高深,“精识高道,深达摄生”,深懂得古今的修行摄生之道,相传他活到141岁,外貌非常年轻,人们从他身上看到修道的神奇,尊敬他如洛下闳、安期先生之类的神仙。孙思邈有哪些神通呢?
  • 《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和《左传》中有同样的记载,说秋天时,龙在绛地的郊外出现。史载中第一位“豢龙氏”是董父,是黄帝的后裔。在《九州要纪》中有提到:“董父喜欢龙,舜遣派他在陶丘豢龙,于是他成了豢龙氏祖先。”那么豢龙氏职掌什么工作呢?董父豢龙成功后,据传他与龙一起升天!
  • 在日本京都博物馆,珍藏着一座神异的木质僧人雕像,像高160厘米。最为神奇的是僧人面部从中间裂开,里边显现的是观音菩萨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两人说话间来到了一处巍峨雄伟的宫殿前,祖师说:“今天是天界一年一次盛会的日子,各路佛道神都会汇聚此地,你与我屏息远离瞻仰,我会把他们在历史上的名号告诉你,虽然那只是神降生人世的名字,回归天界就不再用了,但是我告诉你,好让你知道容易对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