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于算计不吃亏?纪晓岚讲故事劝戒后人

文/杜若 整理
有的人聪睿灵巧,精于算计,从不吃亏,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这些人的故事,给后人留下了不少借鉴。(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2779
【字号】    
   标签: tags: , ,

有的人聪睿灵巧,一生没有做过大恶,但精于算计,从不吃亏,却落得“身死心活”的下场。应了《红楼梦》中的一句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乾隆时期,四库全书总编纂官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的相关故事,给后人留下了不少借鉴。

纪晓岚有一仆人叫纪昌。此人原本姓魏,后来借用了“黄犊子”的故事改了姓氏。黄犊子的故事,发生在隋朝开皇年间(581年—600年)。

京兆人韦衮是名武将,其府上有一家奴叫桃符。每次跟随韦衮出征,作战勇敢,颇为大胆。韦衮因军功升至左卫中郎将(官名)。一天,他想到桃符随其久经沙场,立下不少功劳,就为他做主免除奴身,成为自由之民。桃符听了很高兴,就将自家的黄母牛宰了,献给韦衮,恳请他赐一姓。韦衮说:“你就从我姓,改姓韦吧。”桃符当即叩首拜谢,然而他不敢与主人同姓,因而有了“黄犊子韦”的说法。纪晓岚仆人效仿这一典故,随了纪姓。

纪昌少年时代喜欢读书,颇有文艺范儿,对文学艺术都很娴熟,字也写得很工整。平日,他为人处事最有心计,一辈子也没有吃过亏,很会占别人的便宜。

然而到了晚年,他得了一种怪病,眼睛看不见东西,耳朵也听不见,嘴也说不出话来,就连四肢都不能动弹。全身萎缩麻痹,不知道痛痒。只剩下一口气儿,整日躺在床上,犹如石头木头一样,动弹不得,只有鼻子还可以呼吸。家里人知道他没死,每天按时给他喂饭喂水,他只能咀嚼下咽而已。

医生为他诊断,发现他六脉平和,查不出有什么病,就连名医也都束手无策。纪昌就这样躺在床上,煎熬了几年才去世。

有位老僧法号果成,得知纪昌的事后,说:“这种病属于身死而心活。自古以来,医典上没有类似记载。想必,这是他的业报吧!”

纪晓岚说,这个仆人平生并没有大恶,所求不过是为自己多贪些财利。为了得到那些利益,不停地算计,用尽心计而且从不落空。

纪晓岚还记述了另一则耍弄心机、欺骗别人的事例。

纪晓岚的老师陈文勤先生说过一件事。他有一同乡,一生也没犯下什么大过大恶,惟独事事喜欢贪占便宜,不愿吃亏,而总是害别人吃亏。

有一年,这位同乡参加科举考试,和几个友人到旅店投宿。忽然天降大雨,住的那间屋子全都漏雨。只有靠北墙的几尺地方没有水痕。那人忽然说着凉了,就躺在北墙根的床上蒙被发汗。众人知道他假装称病,然而找不到其它理由让他移开那个位置。

雨越下越大,众人坐在屋里,就像露宿一样,而那人却独自酣睡。不一会儿,北墙倒塌,众人因为无法入睡都醒着,就急忙跑了出去。只有那人正好被砸在墙下,砸得头破血流,断了一条腿和一只手臂,被人抬了回去,结果科举也没能参加了。

纪晓岚说,听到这件事,因此而想起自己的一名奴仆于禄,为人也是十分狡猾,有一次于禄跟随纪晓岚去乌鲁木齐,一天早晨出发时,阴云绵密。于禄估计将要下雨,就把自己的衣服行李全都放在车箱里,而把主人纪晓岚的衣服行李盖在上面。走了十几里,天气忽然放晴,但此时车轮却陷在泥坑里,泥水从车下渗进衣箱,反而把放在下面的于禄的衣服全都浸湿了。

纪晓岚说,于禄发生的这件事和上面那个人发生的事相似,可见得机心巧诈是造物主所忌恨的。他希望垂鉴后人,让那些耍弄心机,存心欺诈的人们勿要重蹈覆辙,引以为戒。

(事据《阅微草堂笔记》卷9/卷13)@* #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一个山西富商,住在京城信成客店里,衣着、跟随的仆人和马匹,都很华丽,他这次进京的目的是:将要按照当局的有关规定,花钱买官当。
  • 这户人家的主人的本意,只不过是用此地有妖怪占据的话语吓唬孩子们,可他有求的这句话,却成了妖怪堂而皇之的霸占此地祸害人的把柄。
  • 瘟疫汹涌肆虐,看似可怕,似乎又很有章法。在民间的传说中,瘟疫不只是疾病,还是生命,瘟神奉天命,行瘟布疫,役使诸鬼行疫,并非肆意伤人。历代对瘟疫产生的原因,瘟神和疫鬼的由来,哪些人可以免遭疫毒,均有不少介绍。
  • 清朝有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名字叫大月,有次随村里的人到池塘边抓鱼,他抓到了一条长约二尺的鱼,才正要挥手请人来帮忙,大鱼忽然拍击鱼尾打中大月的左脸颊,将他打入水中。
  • 雍正十年,平郡王福彭担任定边大将军,奉命出征准噶尔,方观承作为谋士跟随平郡王一起出征。图为《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之《格登鄂拉斫营图》,描绘乾隆二十年(1755年)阿玉锡率清军追击准噶尔汗达瓦齐至格登山之情形。(公有领域)
    古往今来,人类历史上发生了无法计数的大大小小的战役,而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死后又去了哪里呢?清代大学生纪晓岚记载的两个故事告诉了我们答案。
  • 清朝的慈善机构相当完备,不仅有官办的养济院、育婴堂、普济堂等,也有民间力量自办的地方善堂、宗族义庄和工商业者的会馆公所。官办和民办的慈善活动涵盖了慈幼、养老、恤婺、助葬和疾病救助等多个方面。
  • 您相信灵魂不灭、人有来世吗?(shutterstock)
    人到底有没有前生、今世和来生?人到底有没有灵魂?如果有,死后去了哪里?南朝时期刘宋一个叫王淮之的人的故事可以给出答案。
  • 有人说,未成年而死的儿女是讨债鬼,这方面的例子还真不少。
  • 清朝江苏溧阳县县衙中,有一名掌管刑事诉讼的书吏,姓焦。他为人正直,常常为众人排忧解难,因此为乡人所尊敬。他邻居家的儿子,年龄不到十八岁,但却好勇斗狠,焦某少不得为他调解事端,是故邻家子对他十分感激。
  • 更多证据显现,灵魂真的存在,拥有多世记忆!前世残酷折磨囚犯,泰国医院院长怎样才能还清罪业?《未解之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