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书序书摘

锦小路的京巿场

日本京都锦市场。(shutterstock)

京都的历史已经超过1200年,

“锦市场”是维系京都饮食传统文化的厨房,

市场里贩售京风味的蔬菜、渍物、汤叶、豆腐等特色食材,

充满了季节感的旬之味与生命仪礼、岁时祭典,交织成一首风物诗。



我和奶奶在一起,做什么都开心。

有一次,我们到美术馆看展览,展出的画好有趣。

奶奶神秘的说:“有个我们常去的地方,也是这个画家的美术馆呢!”

常去的地方,

是锦市场吗?

每一次逛市场前,

我们都先去锦天满宫参拜,

喝喝井水,

再摸一摸铜牛。

奶奶说:“古时候没有冰箱,清洁的地下水最适合保存海鲜,鱼店在这里聚集,形成了日本第一个鱼市场,后来各式各样的商店陆续加入,就变成了现在的锦市场。”

沿着锦小路通走,就是锦市场了。

锦市场是一个好长、好长的市场,已经四百多岁了!

就像和老朋友打招呼一样,京都人都叫它“锦”。

这一天,我们来得特别早,

商家忙着洒水扫地,

挂起店招,准备开市。

送货员送来新鲜的食材,

渍物店排出巨大的木桶,

豆腐坊传来阵阵的豆香,

鸡蛋专卖店的炉灶火力全开,

好吃的高汤蛋卷煎得松松软软的;

哇!市场的早晨真是充满活力。

奶奶的鱼刀钝了,我们先到刀具店,

磨刀的师傅好专注,把刀刃打磨得锋利闪亮,

还在刀面刻上“松本家之味”。

奶奶笑着说:

“我们松本家的味道就靠这把刀传承啰!”

奶奶喜欢向熟识的商家买东西,

走进酒铺,老板娘给奶奶试喝一种白色的酒,

“嗯!甜甜的,真好喝。”

“这是最适合三月三喝的桃花酒,

您要预订几瓶,可以为您送到府上。”

老板娘的服务好周到。

“我们家做菜用的清酒和煮汤圆的酒酿,

也帮我一起送吧!”

奶奶笑咪咪的说着,脸颊有一点红红的。

在锦市场里悠闲的走走逛逛,

有彩色天棚为大家遮风蔽雨。

走到锦小路通的每一个十字路口,

我都会停下脚步,

抬头看看天花板上美丽的镶嵌玻璃画,

奶奶告诉我,每一幅画都描绘着锦市场的历史。

我看得正入迷,

突然有人唤我的名字“小希!”

原来是木村爷爷,

骑着脚踏车向我们迎面而来。

爷爷在市场经营一家传承了九代的鲜鱼铺,

关于鱼的知识,他就像一部活字典,

好多料亭的主厨,都指定要向这位鱼达人买鱼呢!

“今天比较晚啊?”

奶奶和松本爷爷打招呼。

“我去了商店街振兴会讨论祭典的工作,

等一下来店里买鱼吧!”

爷爷才说完话,又急急忙忙骑着车飞奔而去。

接着我们去蔬果店。

春天是万物萌发的季节,

从市郊采收来的新鲜京野菜,

一箱箱、一区区的排排站。

标了菜名的小牌子,好像在说:

“来买我,快来买我呀!”

奶奶常常说:

“只有京都的水土,才能孕育出京野菜特别的滋味。”

老板娘热心的和一位太太分享野菜的烹调方法,

又向她推荐了当季的蔬果。

奶奶今天买了油菜花,

不知道她会怎么煮呢?

蔬果店的墙壁上

画满了四季的京野菜,

咦!

我好像在哪里看过这些图画耶!

喔!喔!喔!~

图画里怎么突然

跑出一群公鸡呢?

原来奶奶说的美术馆,

就藏在这个市场里。

老板娘告诉我:

“江户时代的大画家伊藤若冲,

就诞生在这里的一家蔬果批发店,

因为他实在太喜欢画画了,

就把店主让给弟弟做,自己专心养鸡和画图。”◇(节录完)

——节录自《锦小路的京巿场》/联经出版公司

(〈文苑〉)

《锦小路的京巿场》/联经出版公司提供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