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0年06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廖凤琳台湾高雄报导)与旗山老街同负盛名,被列为当地观光旅游热门景点的旗山武德殿,在五月中旬推出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汉服展,为许多到访游客带来意外惊喜,从传统精美的服饰中,游客领略到古代穿着艺术的深厚内涵。
旗山武德殿兴建于1934年,是日治时期专门为军警人员习武练身的道馆。这座融合日式风格与中国唐代宫殿寺院形制的建筑,外观黑瓦斗拱,不施彩绘,尽显庄严清雅之风,目前已成为民间艺文展演的理想空间。
从事地方文史采集与纪录工作的“八呐呐设计工作室”负责人柯坤佑,由于热爱传统文化,今年特别向旗山区公所标下武德殿,取得为期一年的使用权,他表示,将陆续安排传统文化相关系列的展出,主题即定名为“回归传统”。
五月中,柯坤佑因缘际会,与知名汉服设计师王文花结识,于是邀请她提供15套精心设计制作的汉服参展,展期两个月。






汉服设计师 王文花:传承珍贵文化
王文花设计指导的汉服作品,曾经获得新唐人第四届全球汉服大赛银奖,参赛过程中,为她启发了很多灵感,为传承珍贵的汉服文化,王文花倾注心力深入研究,并在实作中,累积了相当宝贵的经验。
对于汉服,王文花如数家珍,她分享心得表示,汉服并不单指“汉朝服饰”,而是泛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整个汉族的传统服饰,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
汉服又称汉衣冠、华服,是以中华礼仪文化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丰富意涵的衣冠体系。“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宽袖,形制上有上衣下裳制、深衣制、通裁制等。在几千年历史悠悠长河中,虽经历改朝换代,但服饰文化中内蕴的精神意涵不会改变。”
王文花引述圣者名言:“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天人一朝民,一朝文化,一朝服饰。”她深有领会地说道,服饰会随着朝代改变,反映不同时期的不同文化特色。但配合季节时令、环境场合、身份阶层,选用何种布料、搭配什么颜色来制作,都有一定规范。“即使衣冠上的一个小小图腾文饰,都带有玄妙意义。”
寻回衣着真正美感与价值
谈起衣着文化,王文花阐述,古人顺应天时,阴阳五行之理,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应对、进退仪节,从穿戴服饰上,古代仕女的温柔婉约,男子的阳刚或儒雅,都能自然体现出来,这是汉服在道德层面上蕴含的独特深意,既有美感又富内涵的装束,使人的言行举止,也能相应地做到自我约束。
此次旗山武德殿展出的汉服,展期到7月10日为止,包含唐、宋、明各朝服饰,做工精致细腻、色彩斑斓,尽显端庄高雅之气。其中唐朝贵妇的齐胸襦裙,博衣广袖,华美富丽;一件唐代皇袍,双龙蟠踞的织绣、充满正气,看着、看着心中顿时萌升起敬意。
然而,能在武德殿展示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王文花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她希望借此机会,能够归正现代人追求新潮、奇装异服的变异穿着概念,期待人们从传统服饰中,找回衣着的真正美感与价值。
“在武德殿举办汉服展,感觉特别不一样,因为建筑与服饰兼具古色古香的传统风味,两者相得益彰,让民众惊艳不已!”为了策展,连月来付出的辛劳,在问卷调查的反馈中,民众满意度百分之百,他开心地说:“再辛苦也值得!”
这项难得一见的展出,同时给民众上了宝贵一课,柯坤佑说:“有远道来的访客,刚走进展场,误以为展出作品是韩服或日本和服,透过导览与解说,让游客大开眼界,看到了汉服的华丽与精美,认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影响远及周边许多国家,值得炎黄子孙引以为傲。”他感触颇深的说着。
远从桃园来的陈小姐和林小姐当场体验穿着汉服,陈小姐欣喜地表示,原来汉服质感如此柔软清凉,穿起来很舒服,打破了她以前对汉服厚重的刻板印象。林小姐也说,穿起汉服,很自然而然的抬头挺胸,走路也端庄了起来,感觉仪态真的不一样。◇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