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双色球 计算器 - 体育

地仙传说(十)

作者:岳小兵
修炼人在深山得道后,已与自然形成一体,其呼吸吐纳之间,山间的云雾也跟着变化。(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1148
【字号】    
   标签: tags: , ,

第十章 神人传授吐纳术 喜逢前世两故人

话说这武夷山虽没有泰山的高耸挺拔,也没有黄山的变化奥妙,却是丹山碧水、奇峰异洞,自古就是仙气弥漫的绝妙胜地。这个王喜一入武夷,就被这股袅袅仙气吸引着,一路览胜,不知不觉间看到一棵外型奇特的茶树,但却长在峭壁上,吸取着岩缝渗出的泉水,颇有险中求存之意,心中颇为好奇。传说中,这棵茶树就是后世茗品“大红袍”的母茶树。

王喜就在峭壁下边瞧了又瞧,不忍离去,而越瞧越觉得不可思议,竟若有所思呆呆地站着,心思敏捷的他似乎悟到了什么道理,但却又说不出来。这时,迎面来了一个貌似中年的道士,这道士虽穿着半旧的青色道袍,但却一尘不染,在这烟雾缭绕的武夷山上更显得清新脱俗。

那道士一看到王喜就对着他笑,王喜也礼貌地回道:“道长可是住在山上?”那道士只说,是云游来着,在此等候多时了。王喜一惊,只道:“王某何德何能,道长说笑了。”原来那道士是个有道之人,早已知道王喜将来此处,正是收徒的好时机。

王喜向来敬重道人,于是就把身上的干粮、饮水拿来孝敬,那道人也不客气,就直接拿来吃了。然后,道长就开始讲了武夷山的灵气,讲了如何修炼、如何吐纳之术,就这么讲到了晌午,聪明的王喜一字不差,全都记着了。此时,王喜也不觉饥饿,只觉得神清气爽,竟比登山时看这云雾缭绕还要受用,心想今天可真遇着神人了。

道长最后说:“信则信之,不信自去。”王喜一听觉得话中有话,还想再问,道长却只说有缘再会,挥了挥手,径自下山去了。王喜只得拱手作别,嘴上忙着说:受教了。

王喜得了这道长的教导之后,就开始学着那吐纳之术,天天习练,遇有不明之处也不执著,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关关闯过,就这么把道长教导的心法反复演练着。

王喜自入武夷山、巧遇道长之后,就在这山麓上定居下来。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一晃就是十二年了,王喜已是三十五岁的青壮之年。那一天,王喜在定中看到峭壁的茶树有难,大呼求救。原来这修道之人到了某个境界,是可以与万物相通的,而万物皆有灵,这话一点也不假。

茶树用心意相通的方式,告诉王喜其叶片上长满了茶蚕,若不清理将危害枝干,不用一年茶树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叶片无存,命不久矣,因为叶片正是茶树吸取日月精华、延命千岁的命脉。

王喜知道这茶树有灵性,也愿出手相助,可惜他是修道中人,不能杀生。他左思右想,最后想出了一个相生相克的办法。王喜问茶树,茶蚕可有害怕的天敌?茶树用意念告诉他有一种寄生蜂,专爱吃茶蚕,在不远处可寻获。于是,王喜日日寻那寄生蜂,将捕获的天敌放到茶树叶上。

也不知过了几天,这寄生蜂也是繁衍旺盛,又特爱吃这茶蚕,茶树新发的叶子已没有虫咬的痕迹,闪烁着绿色的光亮,样子好不鲜嫩可爱。茶树为了报答王喜的救命之恩,就特意长出了几根新枝,然后对王喜说:“砍去这些新枝,种在山坡上,摘取叶片晒干后热水服用,有神奇功效。”

几天过后,王喜一看那茶树果然长出了几根新枝,于是就小心翼翼地取下,插入山坡上的几处土壤肥沃的地方,并细心浇水。几个月后,这些新枝干都长成了一株株茶树,样子十分好看。

也不知过了几天,有两个熟人路经武夷山,看到王喜也是一惊,所谓他乡遇故知,三人心中好不畅快。原来这两人一个姓吴,一个姓陈,是岳家军的旧部,武穆王走后他们也离开军营。这两人后来一起经商,经常往来闽浙一带。那天也是心血来潮,想要来武夷山游玩。三人重逢之后的一番嘘寒问暖,这里就不细说了。

二人临别前,王喜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馈赠故交,却突然间想到了那几株新植的茶树,也没说明来历,就对他们说了如何栽培树苗、如何制茶的方法。这两人也是颇有经商头脑,知道武夷山可能暗藏不少非凡品,也就欣然接受了王喜的馈赠。后来,这两人在武夷山某处开辟茶园,成了山上种茶制茶的先驱,也是一段佳话。

王喜年过五十之后,就没在山麓住了,这两个旧识再也找不着他,也不知道王喜是云游去了,还是到其他地方隐居,民间传说也都没了下文。

现在,要说说这其中的因果轮回了。原来这个王喜不是别人,就是第一章开头提到的王孝子轮回转生的,而这两个军中旧识也不是别人,正是丁富户和丁管家投胎来的,他们三人命运从北宋到南宋都有交集,姓氏也没变,更是一绝。

前世王孝子受他们恩惠,这世变成王喜用茶树报恩,也是一报还一报,而他们俩人这一世的后代子孙也都代代种茶,都成了当地的富家翁,都是祖辈积善所致,亦为佳话。

后记

《地仙传说》总共十章都写完了,时间纵贯西晋、东晋、北宋、南宋到明朝,地点也由泰山、黄山跨越到武夷山,也从凉州、汴京、江南写到闽北,人物刻划力求栩栩如生、尽量顺其自然,故事情节穿插历史大事纪,但其中多有穿凿附会,希望古人不要介意。

这些故事全是源自灵感的虚构故事,人物是虚构的,情节也是虚构的,只有时间和历史事件是真实的,这也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的惯用写作手法,并非作者独创。

作者以为,能传颂千百年、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未必都是纪实之作,故事穿插几分真、几分假,但却能让读者意犹未尽、爱不释手、百看不厌,而作品字里行间散发的忠孝节义、劝善惩恶的小故事、大道理,却能深获读者共鸣,收到潜移默化之效,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如此,近代的金庸小说也是如此。作者不才,盼能抛砖引玉,望大纪元的读者日后阅读到更多、更有深度的文学作品。奇文共赏之。@*

点阅【地仙传说】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小天使们住在星星花园里,这里每朵花都象星星一样闪光。有个小天使飞出了星星花园,她想到外面去看看。 她飞呀飞呀,前面忽然出现了一座山,山顶上有一个什么东西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
  • 地被植物
    《致爱丽丝》从我的指尖流泻出来,窗台上的眼泪花儿和窗框上盛开的三角梅沉醉在我的琴声里,她们的身影在阳光下、在琴声中摇曳。 啊,这是陪伴我成长的一道多么美丽的风景。
  • 一度遭受催泪弹和武装机械攻击,学生在硝烟弥漫的环境岌岌可危,令全世界瞩目。
  • “如果我能飞一次,仅一次,该多好啊!”那时年少的我憧憬着,期盼着。虽然鸟儿嘴里嘲笑我痴人说梦,但是也跟着我一起憧憬,她听北方过来的大雁说,北方有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她想,如果我也能飞,她就可以和我做伴,一起看看去了。可是那是不可能的,哪有一棵树会飞的?
  • 夏日的夜晚蛙声一片,萤火点点,栀子花暗香浮动着,她坐在窗前读着一本书,那本书是她从年幼时便开始和大人们一起阅读,曾消解了她无数的烦恼,抚平了诸多的不平,解答了无数的疑惑。尽管此时的境遇,是她未曾遇到过而无法凭借以往的知识经验以及方法所能摆脱的。但是,她知道,那本书会告诉她答案。
  • 似乎是相同的场景,她在洗脑班门口,拉着妈妈的手,脑子中满是疑惑,妈妈为什么要关在这? 而此时,她的妈妈,在派出所门口拉着她的手,质问警察:“我的女儿没做任何坏事,为何还要抓她?” 二十多年前,二十多年后,时空仿佛在脑中错乱,谁都没想到,迫害已经延续了又一代人。
  • 世间有暴政的地方就有墙,有墙的地方就能掩盖、就有黑暗,有黑暗的地方就有人追寻光明,有追寻光明的人就能推倒墙,而墙推倒了,就是桥。
  • 在小慧沉痛的叙述中,阿斌不曾拦腰切话,遇疑插嘴。但想到妹妹年纪轻轻,竟被骗,离乡背井、流落异地,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罪……看上去,她也比过去坚强了,成熟了。
  • 阿斌忽然想到,姓秦的既是骗徒,一定不会说实话,他可能把小慧贩卖到苗栗,也可能更远,但绝不会在嘉义……
  • 四周雾浓如墨,阿斌不知身在何处,只见有一圈光亮的树干,粗粗密密地隐约雾中。他还有些知觉,老觉得自己在不停的摸索,想逃离这片浓雾迷离的地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