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双色球 GitHub

台北最高建筑的故事

文╱叶伦会
台湾总统府。(陈柏州/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1624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

台北府建于1775年,1882年建台北城,1884年东、南、西、北和小南门相继竣工,台北最高的建筑是城门,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楼层逐步升高。1919年,中央尖塔高60公尺的总督府落成,被称为台湾最高的建筑,直到半世纪后,因为观光事业的起步,号称五星级观光饭店的凯撒大饭店竣工,才打破建筑不可以超越总统府的魔咒。

细数台北的“最高楼”,清朝的城门,日治时期建的“总督府”,即现在的总统府,嗣后陆续出现的第一高楼,分别是台湾第一家百货公司──菊元百货、第一家国际五星级饭店希尔顿大饭店(现为凯撒大饭店)、第一栋超过百公尺建筑的台电大楼,以及新光三越摩天大楼,这些曾经在台北街头独占鳌头的最高建筑,不仅见证台北的都市发展,更蕴含一步一脚印的轨迹及台北人的回忆。

第一栋最高建筑──台湾总督府

台湾总督府,二次大战后1948年至2006年间名为“介寿馆”,2006年正式更名为“总统府”。(陈柏州/大纪元)

台北市的第一栋最高建筑出现在1919年,日本为了向台湾殖民地展现大帝国的威权,也为了象征征服台湾跨足东亚的雄心,在台北市兴建台湾最高的建筑“台湾总督府”。这栋尖塔楼高60公尺的大型建筑,华丽严谨的外观属于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维多利亚式风格,楼身大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混用砖石,完工时,是台湾最高也是最豪华的建筑。

台湾总督府落成时,台湾仍属于农业社会,台北城内农田遍布,大部分建筑物为低矮的砖造农舍及民房,彼时,商业活动不热络,台北盆地没有任何大楼出现,致总统府显得特别突出。从总统府塔楼往外看,可以俯瞰整个台北盆地,视野相当辽阔。

总统府做为日本统治台湾的政治权力象征,在台北市矗立了十三年,没有任何建筑物可以与之比拟。1932年,台湾最早的百货公司“菊元百货”落成,高度与总督府不相上下,约为60公尺高,为台北市唯一的民间大楼,六层楼高的建筑开放顶楼供民众使用,故有“七重天”的称号。

台湾第一家百货公司──菊元百货

原菊元百货,现为国泰金融大楼。(<a href=" https://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Kikumoto_20171018.jpg "> Solomon203 /维基百科提供</a>)
原菊元百货,现为国泰金融大楼。( Solomon203 /维基百科提供)

位于博爱路与衡阳路口的菊元百货有许多台湾第一的封号,除了创下台湾第一家百货公司、台北第一栋民间大楼的纪录外,还拥有台湾第一座自动上下的电扶梯,成为菊元百货吸引人潮的一大特色。许多民众会特地去走一遭,体验搭电梯或电扶梯的感觉,使得电梯门口经常大排长龙,成为台北市的有趣场景。

兴建菊元百货时的建筑技术,台北的地质只适合兴建七楼以下的建筑,让菊元百货独领风骚了好一阵子。四十年后,台北市第一家国际观光饭店──希尔顿大饭店兴建落成,才摘下菊元百货的头衔。

台北凯撒饭店

凯撒饭店位于台北火车站前,原名台北希尔顿大饭店。( Solomon203 /维基百科提供)

凯撒饭店位于台北火车站前,原名台北希尔顿大饭店,地上20层,楼高约80公尺,是台湾第一座五星级国际饭店,最初的经营者是华洋开发有限公司,当时命名“金华饭店”。1972年,国际希尔顿与华洋开发签约,以国际连锁的形态经营,更名“台北希尔顿大饭店”,成为国外商旅人士来台住宿的首选。

第一栋超过百公尺建筑──台电大楼

台电大楼,地上27层,地下3层,楼高127.5公尺,是台北市第一栋超过1百公尺的建筑。(大摩 Bigmorr/维基百科提供)

希尔顿饭店的“第一宝座”坐了13年,让位给1985年落成的“台电大楼”。台电大楼位于罗斯福路,地上27层,地下3层,楼高127.5公尺,是台北市第一栋超过100公尺的建筑。

新光摩天大楼

新光大楼的出现,代表台北迈入工商业高度发达的社会。( CEphoto, Uwe Aranas/维基百科提供)

随着经济的起飞,台湾逐渐从农业社会演进到工商业社会,象征经济发展的大楼推陈出新的出现在不同区块,台电第一高楼竣工八年后,被新光三越摩天大楼取代。1993年落成的新光三越,地上51层,计244公尺,另地下7层,是台北市的超高大楼,从阳明山或木栅附近的山上远眺,甚至桃园的山上,都可以看到它巍峨的身影,被视为台北的地标。

新光大楼的出现,代表台北迈入工商业高度发达的社会,不仅是台北市的地标,也是重要的观光据点,楼顶设有观景台,让民众观赏周边的景观暨美丽的夜景,从上往下看,居高临下,可以清楚地俯瞰整个台北盆地。

台北101大楼

从四兽山拍摄的台北101大楼夜景。(王嘉益/大纪元)

2003年,号称地上101层,地下5层,楼高508公尺的台北101大楼,历经地震、火灾的洗礼后竣工,11月对外开幕。竣工时,不但是台北市也是全世界最高的大楼,世界最快的电梯,时速达607公里,是绿建筑、购物中心、观景台,更是台湾的指标建筑。

台北101大楼裙楼的购物商场是台湾最大的国际级购物中心,囊括世界知名的精品,吸引络绎不绝的人潮前往观赏这栋超高建筑,而当大家仰望着台北101时,可能有人并不知道还有许多各式各样的大楼,在每个不同的时期,陪着台北市一起成长。@#


责任编辑:王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760年,郭锡瑠引新店溪河水建瑠公圳,灌溉台北盆地一千两百多甲土地。最初,一年两次收熟的稻子,利用太阳晒干后予以保存,晒稻谷的地方叫稻埕,稻埕有大、有小,约定俗成地将其命名为大稻埕。
  • 邓雨贤和大稻埕的关系密不可分,创作歌曲的合作者以李临秋为主,他长期住在贵德街旁,家族的亲戚朋友以大稻埕人居多。
  • 台北植物园
    台北植物园搜集植物完整的纪录,提供陆域、水域生态展示空间,搜集野地及世界各地的植物,供从事科学研究、保育、展示、教育暨休息之用,让植物园成为认识自然植物的教室。
  • 基隆港拥是条件优越的天然深水港,台湾北部的航运枢纽,有台湾头、台湾北玄关之称,因多雨而被称为雨港或雨都。
  • 今年清明节,我们无法回去扫墓,但我忽然明白,清明的意义从来不只是一束花、一炷香。真正的祭奠,不只是铭记逝去的亲人,而是在心中点燃一盏不灭的灯;是不让那些遭迫害的生命被遗忘,让他们的信仰得以延续;是让活着的人依然怀揣希望,更是坚守他们未能走完的路,让正义与真相薪火相传。
  • 电影从妈妈秀雅留给儿子郑志浩的画册开始,用动画的形式引出云国及企鹅母子间温暖的亲情故事,让影片一开始就具备了一种梦幻般美好,也暗示了后续剧情发展脉络。
  • 清明,把死去的和活着的人连在一起,阴郁而沉重,它让人的感情变得脆弱。对故者的缅怀,对生命的思索,在生与死的对话中禅透生之意义。心灵由阴郁而透明,进而变得轻松、愉悦。
  • 东方文化陀山鹦鹉的名言,应沿袭原话为好:尝侨居是山,不忍见耳!鹦鹉的境界亦于此,陀山曾经拥有,今生弥足珍惜!故乡常州为笔者曾居地,我将其揣入怀中,时时因故人的遭遇和幸福唏嘘雀跃。
  • 新世纪影视于二零二五中国新年正月十五推出的电影《卖房》,目前在干净世界平台热播并引发广泛讨论。因为电影的内容非常写实地触及到当今中国的老龄化社会现实以及产生的一系列养老问题、房子问题、赡养问题、职业道德、人生心态等话题
  • 家庭关系是电影创作的永恒题材,翁子光执导的《爸爸》、祝紫嫣执导《但愿人长久》、贾胜枫的《流水落花》三部电影都是以亲情为主题,聚焦于不同的家庭背景与亲子关系,展现家庭内部的矛盾、创伤与难以割舍的爱。人生聚散有时,但血浓于水的情感,为子女的无私付出,面对命运逆转,亲人之间的情感挣扎与遗憾,香港在大时代下的爱与痛,都引起观众共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