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洞悉夙怨 慈悲化解恶缘

文/宋宝蓝
惠能(638年─713年),又作慧能,世称禅宗六祖。(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2778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唐朝时,一位刺客到寺院行刺。高僧未卜先知,不仅化解了夙怨,还使他放下屠刀,唤醒了刺客的天良。有一富豪家财万贯,为了治好傻儿子的病,可谓倾家荡产。高僧慈悲,出手相助,他是如何化解这场恶缘呢?

大唐时期,僧人神秀和他的同学惠能,二人德行相当。在北方,神秀受到王公贵族尊崇,京师百姓竞相向他顶礼。在神秀推荐下,武则天请惠能赶赴京师,他婉言谢绝了。惠能对使者说:“师父告诉我说,我与南方有缘,切不可违背。”为了坚守师言,惠能就没有去北方。所以神秀在北方传道,惠能则在南方。禅宗分为南北二宗,由此而来。

神秀很有修为,为人大度,听说惠能名声鹊起,并不在意。然而他的弟子升起爱憎之心,背着神秀找来张行昌,去刺杀惠能。惠能修行有素,早已修出了神通。他未卜先知,看到了即将发生的事情。在张行昌前来行刺的当晚,惠能在座位上放了十两金子。

惠能被张行昌砍了三下,都毫发无损,并且说道:“正剑不邪,邪剑不正。”他知道,遭张行昌行刺的原因,是因某一世欠过他一笔钱,今生张行昌是来讨债了。惠能对他说:“我只欠你十两金子,并不欠你人命。”

张行昌一听,竟然震惊地晕倒在地。过了很久才苏醒过来,他诚心地向惠能忏悔,并发誓愿意出家为僧,以弥补罪过。惠能将金子交给他,让他快走,以免其他人伤害他;同时叮嘱,如果想出家,就改日再来,定会接受他。后来,张行昌果真兑现誓言,出家为僧,而且修行也很精进。

同样在唐朝,另一高僧洞悉了宿缘,化解了一桩恶缘。不过,他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一位富豪。

当时,陕州有位富豪叫张臻,虽然家财累积钜万,不幸生了一个傻儿子。傻儿不仅智商有缺憾,还患有手足痉挛症,平常说话,谁也听不清他到底在说什么,整天只知道大吃大喝,胃口大得犹如谿壑,总也填不满。

傻儿再怎么不尽人意,毕竟也是张家的骨肉。张臻夫妇非常疼爱他,为了给他治病甘愿做任何事。请医求药,不远千里。十多年来,张臻为了给他看病,几乎花光了所有家产,但傻儿的病仍没有任何好转。

在人们的建议下,张臻夫妇去请高僧阿足师。尽管他居无定所,但是争相礼拜他的人络绎不绝。

张臻夫妇向阿足师叩首哭诉,求他拯救张家脱离苦海。阿足师看了张臻很久,说道:“你的夙冤没有消散,还需要十年才能了结。”阿足师是修行之人,心怀慈善,看到众生受苦,他也于心不忍,于是答应为张家解除夙怨。

阿足师让张臻选定了一个日子,在河边设立了道场,让他把傻儿子也带过来。当时很多人都来观看,看阿足师如何度脱冤孽。阿足师让三四个健壮的人将傻儿扔到河中。众人看着眼前的景象,都不解其意。阿足师对张臻说:“我为你除灾了。”

过了很久,人们看到傻儿忽然出现在下游十多步以外,而且还站在水面上,伸着食指指责他的父母说:“我和你们的宿世冤孽,今日幸逢圣者在此化解了。如果不是这样,你们的报应就没有结束之日。”人们看到他挺身高呼,振振有词,言语凌厉,一点都不像是愚蠢痴呆之人。不一会儿,他就潜入水中,谁也不知道他去哪儿。

事据《神僧传》卷9、《坛经•顿渐品》卷8、《宋高僧传》卷8@*#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古往今来,是凡成大事者,都有忍辱负重怀大志的特性。
  • 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南康船师陈太从建康来。他向南康户曹张子温说起一件事,丝帛庄主人周翁的长子极其不孝,常常酗酒烂醉,逞凶斗狠,他每次闹酒疯,周翁都会惊恐不已。
  • 王十朋在《记人说前生事》中自述,小时候乡里的僧人每次见到他,都会说:“这个孩子是严伯威转世而来。”起初,王十朋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后来,他去拜访叔父宝印大师,问起这件事。于是叔父详细地向他讲起此人。
  • 以宽容和善良化解累世的宿怨,化解悲剧,才是生命解脱的所在。
  • 有一种美德叫拾金不昧,从古至今,拾金不昧者皆有福报,或是发家,或是后世子孙发达,或是高中,或是疾病去除。不信,看看清朝梁恭辰所着的《劝戒录》中记述的几个故事。
  • 清朝江苏溧阳县县衙中,有一名掌管刑事诉讼的书吏,姓焦。他为人正直,常常为众人排忧解难,因此为乡人所尊敬。他邻居家的儿子,年龄不到十八岁,但却好勇斗狠,焦某少不得为他调解事端,是故邻家子对他十分感激。
  • 更多证据显现,灵魂真的存在,拥有多世记忆!前世残酷折磨囚犯,泰国医院院长怎样才能还清罪业?《未解之谜》
  • 害了人命,自然是要偿还的,自古都是如此,即便阳间法律无法审判,上天也绝不饶过,无论时间长短。有的是当世遭索命,有的是隔世被索命,以下三个发生在清朝的神异故事就在告诉世人:无论何时害了人命都难逃报应的。
  • 古今中外,在剧火的大灾难发生时,谁能让“神出手”得到奇迹福祐呢? 本文这些真人实事给了我们参考的好指引! 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善有善报,可能是事后报,也可能是立即就报!报应不爽呀!
  • 清朝撰写《劝戒录》的梁恭辰的父亲曾担任江苏布政使,与苏州江铁君是以诗文相交的朋友。江铁君曾出家为僧,后又还俗,回归儒学,不过他应该还是相信因果报应的。他曾讲了这样几件离奇之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