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作文选登

作文选登:母语的传承与延续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如何在日新月异的潮流中保有传统文化是很重要的。母语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是祖先传递的语言,包含族群的文化及习俗,也是我们跟族群连结的线索。从小我们听到父母亲讲闽南语,闽南语是父母亲从小讲到大的语言,我们也认为不要忘记父母说的话,把母语说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记得有一年,妈妈鼓励我参加嘉义县闽南语朗读比赛,结果获得第四名的好成绩,妈妈很高兴的说:“好孩子,你把祖先传承的语言,说得很清楚很好听喔!”

上闽南语课是我们最期待的,老师最近教我们谐音,老师说谐音不仅是语言沟通,更是民俗文化展现,形塑人们交往活动的行为,老师设计有趣的闽南语谐音,让我们猜猜看,大家分成三组,我们绞尽脑汁要通过挑战,题目琳琅满目,像是“厚道”是指下巴长的意思、“导游”是指酱油的意思、年节摔碗盘“碎碎平安”是指岁岁平安、 “角五”是指觉悟、“几乎”是指姊夫的意思、“整株好好的,没有砍断”是指无错 ,我们在紧张刺激的分组竞赛下,学习了有趣的母语,了解祖先承传的语言智慧。

还记得有一次,上闽南语的俗谚,俗谚包含对学业、对事业、对人生,都会令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老师说了有趣的俗谚故事,例如:“少年不会想、吃老不成样”是指少壮时期不努力,莫怪老大徒伤悲了;“死皇帝不值活乞食”意思是乞食至少还活着 ,还可以创造生命;“猫走过头,鸭母殿尾后”意思是临事千万不能得意忘形如猫, 也不能放松脚步如鸭,保持贯彻始终才是成功的要诀;“大目新娘找无灶”是指眼拙 ,找不到目标;“神仙打鼓有时错,脚步踏差谁人无”意思是谁人无错。其中有句谚语对我影响很深:“甘愿做牛,毋惊无犁拖”,宁愿像牛一样勤耕,不怕没事情做, 比喻人要努力;万事皆能成功。我用此句俗谚勉励自己要努力。

祖先传递母语的智慧,语言是民族沟通的工具,语言也会相互融合,闽南语包含了原住民语、汉语、客家语与日语等各族语言,是各族的文化交流产物,在长年累月下形塑的文化,需要我们保存及发扬推动,将珍贵的传统母语延续下去。

闽南语是我父母亲从小讲到大的语言,莫忘父母说的话,把母语说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

责任编辑: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