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

清代大学问家讲的灵界事 历时300多年

作者:仲翁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2023
【字号】    
   标签: tags: , ,

清朝才子袁枚曾经从大学问家钱大昕那儿听来一件奇事。钱大昕是苏嘉定人,这件奇事发生在他家乡临县绍兴上虞。

钱大昕是乾隆年间进士(公元1728-1804年),十八世纪很有成就的史学家,考订了《宋史》、《元史》,另外在金石学、文字音韵学上很有建树,对天文历算学也专精。大学问家钱大昕却是给才子袁枚讲了听闻来的灵界的事情,袁枚把它写在《子不语》留下来了。

他说绍兴上虞县官署的后院有座古墓,相传新任县令到此上任,必先到城隍庙拜祭城隍爷,然后到这座古墓前祭拜。这种惯例,已相沿几百年了。

乾隆年间,有一任上虞县令姓冉。他到任时,县衙礼房的官员根据惯例,也请他前去祭拜古墓。冉某问道:“从前的县令到任时,有不去祭拜的吗?”礼房的官员按实答道:“只有张老爷性格倔强,没有去祭古墓。现在这位张老爷做了湖北布政使了!”冉某听了后就说:“那我就要学一学这位张老爷了!”

冉某没有去祭拜古坟,也没放在心上。一天,他正在公堂上审理案子。忽然,有个穿戴着古衣古冠的人乘车子到来,大摇大摆走上公堂。冉某大声斥责通报小吏为何有客不报!

他的话声未落,来者就上前把冉某拉到书房。书房传出叨叨絮絮、哓哓不休的话语声,但听不清楚,只听得冉某与来者似乎在争论。不多一会儿,衙吏发现来者突然不知去向,冉某却已昏迷在地上,不省人事。

这时有鬼魂附在冉某身上说话了:“我姓苏名松,元朝末年进士,曾任上虞县县令。后来在战乱中死了,葬在这里。那赫赫有名的刘伯温(刘伯温名基,字伯温,生于公元1311年),算起来还是我的后辈呢!你竟如此大胆,上任后不来祭我!”

有人说了以前张县令上任时不拜古墓的例子驳斥鬼魂,鬼魂说:“张某那时禄位很盛,我对他没奈何。现在他的运气将尽,到时我要挖掉他的眼珠!”

冉某的家人吓坏了,就围跪在地上,恳求鬼魂开恩,并且许诺要多准备牲礼来祭祀它。过了好一阵子,冉某才苏醒过来。醒来后,冉某也感到害怕,就穿戴了官服,到古墓前拜祭。不久,他果然就安然无恙了。

不多久,那位不拜古墓的前任县令张某,在湖北布政司任上因事受蒙蔽而犯了过失,被罢了官,接着双目也渐渐失明了。

编语:看官们大家想想,这会不会是人拜来拜去,给拜出个怪物来了呢?

资料来源:《子不语》

@*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乾隆丁亥冬, 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
  • 洪某的妻子,被这梦惊醒。她正在与家人商量:如何用车载柩,准备迁移别处时,棺材突然起火。
  • 裘文达公的妻子熊夫人,带着裘公的灵柩回乡,途经燕子矶,按照裘公临终遗言:到关帝庙去求签,果然,得了上上第三签.....
  • 五湖深处素馨花, 误入淮西俗客家。 偶遇江州白司马, 敢将幽怨诉琵琶。
  • 知县袁枚单把那女子传到大堂,不问案情,却说:“听说你很有诗才,你就以这堂前的槐树为题,做一首五绝,老爷要当堂验证。”
  • 十年间不经科举,方观承从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纪元)
    在祖父、父亲被贬谪到黑龙江时,方观承还只是个少年,但他与兄长每年轮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亲,徒步往返万里。有一年,他辗转先去了浙江宁波,打算找一个富裕的亲戚借点钱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师父给的盘缠,准备离去时,道士提醒他说,“你回去以后,要好好的修身养性,否则这套本事就不灵了。”
  • 杨延昭传奇——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清玉/大纪元)
    在玉皇殿主阵失利后,王兰英、杨延昭及穆桂英率领将士一度攻下玉女、铜光等数十阵,并成功让黑水、西夏国军士倒戈投向宋营,然而此时辽国萧太后前来亲自坐镇,辽军士气大增,宋辽双方互有胜负,战况陷入胶着状态长达数月之久,宋军诸将士苦思对策,始终难有进展。
  • 等大伙儿进入内室,只见壁间挂了一幅赵子昂所绘之马,内有一匹,毛色与丢失的马儿非常相似,马尾巴处被香头的火炷所烧。此时崔生方始悟到,那马,原来是东邻家的画中之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觉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