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精灵宝钻》:魔王的劫数

文/章阁
造物主造就了“神的子民”并为他们选择了一块栖身之地——地球。(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2440
【字号】    
   标签: tags: , , ,

《魔戒》中出现的二大魔王,一个是魔苟斯(Morgoth),一个是索伦(Sauron)。这二个魔王,原本都是天神。在前传小说《精灵宝钻》(“中土世界”系列的故事之一,描述“魔戒”之前的纪元所发生的事。)架构的神的体系中,英国作家托尔金(J·R·R·Tolkien)对他们的堕落,有着细致的描述。

创世大乐章

在小说架构的世界中,宇宙的创造者称为一如‧伊露维塔(Eru Ilúvatar),在《精灵宝钻》中,他是所有众神众灵之主。

伊露维塔创造世界,先用神念造出了第一批“神圣的使者”,统称为“爱努”。为便于理解,权且称为大天神。每位大天神还有各自具体的名字。其中有一位称作米尔寇,能力最强。凡是其他神拥有的天赋,他也都拥有一点儿。

造物主宣布了一首乐章,令众神放声歌唱。日复一日,众天神用心歌唱。无论独唱、合唱,还是倾听,旋律愈加优美动听。

在合唱的过程中,众神对彼此的了解,也逐渐加深,所以歌声逐渐地和谐一致。众神都在竭尽所能,用不同的乐器装饰乐曲。造物主坐在宝座上,静心听着诸神的咏唱。

不协之音 堕落的开始

米尔寇为了突显自己咏唱的那一部分,使之更有力量,更有光彩,发出了有别于众神的念头,注入到乐章里。

在一定境界中,神的念头就是立体声音,于是这不协调的想法,化成干扰的声源,不仅与造物主的主题相冲突,也影响了许多神的思维。于是有些神就调整了自己的咏唱,以便附和米尔寇。结果,原本和谐的乐章被打破了,陷入了愤怒和争斗中。

第一乐章发生混乱,造物主微笑着起身,举起左手,展示了另一乐章,主题与先前有些不同。然而米尔寇发出的不协之声,愈发地呼啸高涨,冲击着新的主题。众神震惊不已,歌声在惊愕中霎间止息。

于是造物主再次起身,宣布了第三乐章。它比前面的乐章更柔和甜美、优雅细致,不被不协之音所压制。米尔寇无法冲毁第三首乐章,还被其吸纳进大乐章的庄严格局中。

众神的和谐,米尔寇的不协,二者的乐声同时出现在造物主面前。造物主第三次起身,他的神情凝重,令众神都不敢注视。他高举双手,一股“比穹苍更高,比深渊更深”的和声,犹如造物主眼中的光芒,穿透而出,到此大乐章嘎然而止。

从造物主对米尔寇的斥责,众神得知,所有乐章的根源都来自于造物主,没有谁能罔顾他的旨意改变乐章。谁想改变乐章,结果只有一个,只能证明造物主的智慧和法力,普通的神远远无法企及。

创世乐章预演世界前景

在造物主的展示下,众神了解了自己创作的乐曲,知道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许多事。众神合唱的大乐章,转变为真实宏伟的世界,而且那个世界还正在成长。

造物主还造就了“神的子民”——人类和精灵,为他们选择了一块栖身之地,即地球“阿尔达”。这时众神明白了,这样的世界,就是他们合唱的结果。众神看着眼前的景象,感到无比震撼,发出惊叹的赞美声。

许多神喜爱神的子民,想去帮助他们,维护阿尔达。在这时,米尔寇萌生了强烈的私念,他表面装作顺从,希望降临阿尔达,引导神的子民。实际上,他想控制精灵和人类,想使造物主的子民臣服在他的脚下。

众神抵挡“黑暗大敌” 打造地球

造物主造就的宇宙,在小说中称为“一亚”,地球阿尔达只是“一亚”的一小部分。众神下走,发现那层世界万物待兴,明白了原先所见的乐章画面只是预演。一切需要他们从零开始创造,将造物主的大乐章,构建成现实。

这些伟大的使者,为了便于和神的子民来往,于是选择了肉身,不过形象要比人类和精灵更加魁伟、更加神圣。在肉身的约束下,众神的力量也受到了牵制和束缚。

米尔寇降临地球后,即刻展现出了贪婪。他对其他的天神说,“这应该是我的王国,我要将它据为己有!”他开始与曼威(Manwë)为首的众神,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从此米尔寇堕落为“黑暗大敌”。

经过无量无计的时间,众神一面抵挡米尔寇的阻挠,一面勤恳地打造地球,整顿山脉、陆地和海洋,播撒种子,以便适合神的子民居住。为了照明,他们在阿尔达的南北二端,在擎天灯柱上设立了二盏巨灯,照亮整个世界。

神魔大战 魔王的劫数

造物主赐予了米尔寇强大的能力,但他没有将这些能力用来造福众灵,而是将其当成奴役他人的手段,实现他邪恶的野心。从开始的不协之念,想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他逐渐地堕落。

当米尔寇看到众神创造的杰作,他内心的妒嫉愈演愈烈。他散发的恶毒与怨恨,也使造物主的儿女受尽了痛苦。扭曲的思维使他什么也做不出来,于是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摧毁神的作品。

愤恨、贪婪和妒嫉,这些犹如剧烈的毒素,从内到外侵蚀着他的形貌,使其变得既黑暗又恐怖。他彻底地堕落成魔王——魔苟斯,并公开与众神大战。

神魔大战中,米尔寇摧毁了神的许多杰作,其中包括那两盏巨灯。他的进攻,导致火焰倾泻,引发了洪水。一场大洪水席卷了大地,使众神苦心经营的地球环境,几乎分崩离析。从此疾病、死亡伴随着人类。

最终,在愤怒之战(War of Wrath)中,魔苟斯战败,被扔进了空虚之境,永远被封印在那儿。

索伦的堕落和伪装

昔日,造物主造出众爱努(大天神)后,又造出了许多迈雅(小天神),其中包括索伦(Sauron)。当米尔寇(魔苟斯)还披着神的荣光时,索伦就已跟随他,并受到他的信赖。

米尔寇在堕落的过程中,用谎言和奸诈腐化了一批小天神、精灵和人类,诱惑他们加入了邪恶的阵营。索伦也随之成为他最得力的仆人。

索伦深谙伪装术,他时常变换形貌,变成高贵俊美的模样,去欺骗众生。后来凡是魔苟斯干下的罪恶,索伦全都有份。

打造“至尊魔戒” 阴谋败露

魔苟斯被封印后,残存的邪恶势力并没有被彻底清理,仍然散落在地球上。索伦出于对大天神的恐惧,于是选了一个又英俊又和善的形象,来到天神埃昂威(Eönwë)面前,忏悔自己犯下的罪恶,并发誓弃绝过往一切罪行。但是埃昂威没有赦免他的权限,于是命他返回维林诺(天神居住的阿曼圣土),接受大天神曼威的审判。索伦不愿意面对神的裁决,于是逃到中土躲了起来。从此索伦继承了魔苟斯的邪恶和黑暗,成为第二代大魔王。

在小说的架构中,第一纪元神魔大战后,幸存的诺多族精灵建造了埃瑞吉安(Eregion)王国。索伦冒充是神的使者,声称受到大天神的派遣来到了中土,要来协助精灵一臂之力。他以“天赋宗师”的名义,靠着伪善和巧语骗取了精灵的信任。

精灵工匠渴望提升技能和工艺,期望享受不朽的永生。索伦利用他们的渴望,欺骗他们打造了众戒,说是要为中土造福。双方联手打造了人类九戒,矮人七戒,精灵则独自打造了三戒。

为使众生众灵臣服,实现统治中土的野心,索伦回到领地魔多后,铸造了一枚至尊魔戒,凌驾于其它戒指之上,并将自身大部分的黑暗力量和邪恶意志灌注其中。当他戴上至尊魔戒后,精灵族发现了索伦的秘密,知道了他的野心,及时摘下了戒指。索伦得知精灵醒悟,于是撕下了所有的伪装,赤裸裸地展开了进攻,大肆破坏、掠夺。然而,他企图利用魔戒控制中土的阴谋,在正义力量的阻挡下,终是未能实现。

电影的第一集《指环王:护戒同盟》(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台湾称为《魔戒:魔戒现身》)根据小说《魔戒》改编而成。电影中的旁白,从前传小说《精灵宝钻》结尾这里开始,展现了后续的精彩篇章。

在电影的演绎中,随着魔戒的销毁,魔王索伦和他代表的所有黑暗势力,彻底解体了。

从小说的描述和电影的演绎来看,人类是创世主造就的。为了便于神的子民居住,众神联手打造了地球的一切。而小说和电影中,两代魔王的结局也不约而同的告诉人,无论黑暗势力多么狂妄,最终都难逃被销毁的命运。灭亡和解体,成为所有邪恶势力的终极劫数。

资料来源:

J·R·R·托尔金着,《精灵宝钻》,邓嘉宛译著。托尔金着,《努门诺尔与中洲之未完的传说》第二辑第四篇,石中歌、邓嘉宛译著。@* #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齐国有个姓国的人,因“盗”发家致富,宋国有个穷人向氏跟国氏请教秘诀,却因“盗”而遭殃入狱。他们两人的“盗”术为何有这般天壤之别呢?
  • 一个“志于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坏事。当然,他在修养仁德的过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过错误,做过错事,但他心里是明白的,是愿意改正的,最终会做一个好人的。宋儒说,“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 苏东坡(清玉 绘图/大纪元)
    从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为一谈,代代欢歌与悲语的记忆在此时空延展,生死交织的特殊时空在此时交叙。苏东坡(苏轼)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虚掷,四时之变,无如此节者”。东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节中的有哪些令他难忘的生命脚印呢?让我们从他的诗集中寻去。
  • 清明节和寒食节这两个节日在古代经常被放在一起讨论,也一起过,那它们的共通点和区别都有哪些呢?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个节日的起源是什么,除了扫墓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习俗,那今天咱们就把这些问题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高鼎《村居》)微风和纸鸢是春日里的绝配,它有唤起人们儿时记忆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吗,风筝其实已经有二千四百年的历史了,它一开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风筝的历史。
  • 年少时看过一副对联,一下就记住了。对联说:“不生事、不怕事,自然无事;能爱人,能恶人,方是正人。”而这下联就出自于《论语》本章。不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九个字,仔细琢磨,内涵极深,令人感慨。
  • 一只巨型鸽子雕塑去年10月起现身纽约曼哈顿的高线公园(High Line),约16英尺(4.9米)高。创作这件艺术品的艺术家Iván Argote认为鸽子是纽约的标志动物之一。另一角度看,鸽子其实是多年前从欧洲移居到美国的“移民”,也从另一角度讲述了纽约的移民历史。无处不在的鸽子,见证着这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
  • 事实上,孔子往往是仁知兼言。仁者有知,而知者亦向仁。孔门教人“三达德”,要“智、仁、勇”并修。故而,此处应将仁知贯穿、融合理解。
  • 可以说,尧、舜禹、汤、所形成的伦理与政治传统,是孔子“仁”的历史源头。而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所继承、弘扬、创制的礼乐文化,则是孔子“仁学”的直接来源。
  • 月全食发生时,月球表面若呈现暗红色或红铜色,在西方称为“血月”(blood moon),西方《圣经·启示录》以血月预言末世的一件大事,和人人相关。中华文化中也早有对此现象的观测,但用字不叫“血月”,多以月赤、赤气覆月或月如血光来形容,是属于天文异象中“月变”的一种,在历朝历代的天文志中留下很多历史记载。西方和中土对此天文异象的记载虽然用字不同,但是都指向同类的概念,那是什么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