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人生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作者:允嘉徽
明 文徵明 老子像 (公有领域)
明代文徵明《 老子像》。 (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32692
【字号】    
   标签: tags: , , ,

人家说老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又是瑰伟不凡的文学家,深入本质去看,老子是修炼人生的导师,他思想的洞彻之光彰显了他文章之美。乍看老子的文章,常常让人丈二金刚摸不着脑际,要深入其中的道理,必须潜之又潜,深之又深,才能拨逆反正见真章。

老子睿智的思想是超凡的,高于凡人肉眼、肉身的层次,揭示天地返本归真的大道和提升生命层次的道理,这使得老子著作的《道德经》闪烁着玄之又玄的慧光。

老子的智慧,讲的是修行的智慧,修行之道,显示了人间的反理── 返本归真之道。经典的《道德经》章句中,常常见到对比、反衬的智慧,灼灼慧光闪烁,耐人寻味。

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经》讲的道,是天、地、人的自然之道、本然之道;在老子眼中自然之道才是“常道”。当人误入欲望和名利情的歧途时,必须返本归真,才能回到生命的本道,即自然之道。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立足在人间之理,是看到不到“常道”的;那些人们琅琅上口的经术政教之道、追求名利情之道,在老子看来都不是常道。

《道德经》阐述的恒常之道不同于人间之道。它是这个宇宙银河系之理。从太古天地浑沌初造以来,自然之道构成了宇宙万事万物,其内在的定律主宰了天地的运行。此大道自然而无形,弥漫在宇宙间,对人类来讲,超出想像空间太多,所以也不是一般人类的高度能够理解,能够明白陈述、描绘出来的。老子是天上来的人间的导师,给人类留下返本归真的五千言《道德经》。

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怎样看世间人事物的存在?他说:“名可名,非常名。”世间称颂乐道的富贵尊荣、高世之名都不是“常名”,是瞬间即逝的东西,不是永恒存在的光辉。熟习世故的红尘男女,应该无人不认同老子对人生富贵无常的洞彻,放眼红尘,满布的是得失的牵挂,浸泡的是成败的怅恨,纠结的是名利的矛盾;富贵尊荣、高世之名都不可久恃。

自然常在之名在哪里呢?看看婴儿的天真,矿石中的璞玉。婴儿的眼睛看世界不带后天的观念,璞玉的光彩不应合世间定义的美丽。它们的存在好像愚顽,却是昭昭内含光,它们的存在自然而生、自然而在,不受外在观念、后天框限的左右。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在天地之初的时空,天、地、人是怎样造就的?那是用人类的名词无法描摩的“无有”,天地从“无”而来,但又不是真无,从无到有,高深超乎人的知识和想像,无法名状。说不出的奥妙就像到如今人类都无法回答的这个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我们只能说天地之道始于无形、无名,只有创世主才知道其由来。

后来,世上有了人类,人类有了对环境的认知能力,开始用具体名词去描述宇宙中的生命状态,并给万物下定义、命名。这样就“有”了林林总总的世界概念,在“有”与“名”的概念下,搬演出一出又一出的人间大戏、小调。然而,有了对“名”的执著下,可能就背离了生命最初的自然状态、背离了生命的常道。

老子之“道”不仅是道德标准,或是人生道理,更是生命大道。听他说“道”是否感到非常超凡呢?悟道其中真昧,人生也轻妙了。@*#◇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小学诗》是清朝谢泰阶根据宋代大学者朱熹所着《小学》而改编的儿童启蒙教材,教导儿童立身处世,全文五字一句,每四句为一段,所用语言力求通俗、易懂。这是给儿童立教、明伦、敬身的启蒙教材、诗教。作者谢泰阶曾用这本教材教导自己的学生,并因此影响到社会,在社会上得到很高的评价。
  • 《小学诗》是清朝谢泰阶根据宋代大学者朱熹所着《小学》而改编的儿童启蒙教材,教导儿童立身处世,全文五字一句,每四句为一段,所用语言力求通俗、易懂。这是给儿童立教、明伦、敬身的启蒙教材、诗教。作者谢泰阶曾用这本教材教导自己的学生,并因此影响到社会,在社会上得到很高的评价。
  • 《小学诗》是清朝谢泰阶根据宋代大学者朱熹所着《小学》而改编的儿童启蒙教材,教导儿童立身处世,全文五字一句,每四句为一段,所用语言力求通俗、易懂。这是给儿童立教、明伦、敬身的启蒙教材、诗教。作者谢泰阶曾用这本教材教导自己的学生,并因此影响到社会,在社会上得到很高的评价。
  • 《小学诗》是清朝谢泰阶受到朱熹《小学》启发而改编的儿童启蒙教材,教导儿童进退洒扫、立身处世,全文五字一句,每四句为一段,所用语言力求通俗、易懂。这是给儿童立教、明伦、敬身的启蒙教材、诗教。作者谢泰阶曾用这本教材教导自己的学生,并因此影响到社会,在社会上得到很好的评价。
  • 世人醉于名、醉于利、醉于声色车马,无论朝野一样的昏昏逐逐,无日不醉,普天之下昏迷不醒。《小窗幽记》的辑者见状想提供一服清凉散,让人人解醉!
  • 菜之味,耐人寻味。在种菜时,能厚培菜之根,才能深得菜之味,人生亦是如此!《菜根谭》以菜根喻世,让人知道培养生命之根本的重要。读者若能静心深入其间玩味,才能得其真味。《菜根谭》划分为四大部:修身、应酬(人际关系)、评议(人生顺逆、得失)、“闲适”(生活)。本文续(上)集,收录“评议”(人生顺逆、得失)和“闲适”(生活)的一些金句与读者分享。
  • 甜菜根, 炒饭, 烩饭, 沙拉, 鸡汤, 罗宋汤, 煎饼
    《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感悟人生修养、处世、出世的语录,流露宽厚处世和出世还真的智慧。其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邃,不同于凡人的识见,耐人寻味,尤其是韬光养晦的洞彻之光。《菜根谭》分为四部:修身、应酬 、评议、闲适。本文收录一些金句与读者分享,并在句下加“注”解读。本文为上篇:修身与应酬的内容。
  • 蓬岛仙踪
    《围炉夜话》为清人王永彬所讲的安身立命的教子语录,与明人洪应明写的《菜根谭》、陈继儒写的《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在明清两代发挥不小的影响。请与本文重温《围炉夜话》中的好话,对于我们现代人的安身立命依然助益良多。
  • 无极至广大的天地渊源,流淌亿万年的永生奥义,在世间生命的记忆之先昭现,若隐若现的玄机 映照寰宇的瀚浩,运行天人历史的神性秘密。
  • 虽然现今“贫穷”常并列出现,“贫”与“穷”也都有缺钱少财之意,不过贫、穷意义并相同。生活清贫无须担忧,如果走到“穷”的境况,那才真正考验意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