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人生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矣

作者:允嘉徽
font print 人气: 12778
【字号】    
   标签: tags: , ,

人家说老子是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处处透玄机。老子思想洞见人间“玄之又玄”之界,启悟凡世之人;在浑沌迷茫中,他拨逆返正,凸显自然之道的真采。后人秉性各有界囿,领略各异。此文仅仅交流一愚之体会。

老子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这句话才23个字,显现多面向、多层次的光彩,彰显自然之道。千古以来的后人也曾对此说过千言万语,恐怕都没说尽其中窍门,都无法洞彻自然之道的玄奥。

《说文》说“美与善同意”,从表面字义试着理解“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得了一个层次的道理:

当天下人从自然万物中凸显出“美(好)”来,
那这区别观念产生后将引来坏果;

当天下人从自然状态中彰显出“善(好)”来,
那这认知执著形成后将造出恶果。

个人体会

甲、对立性破坏自然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这句话讲出了一个“相对性”,从而衍生成“对立性”。美与不美、好与不好的相对标准是人认知下的产物。人产出了这把衡量的尺,反而人为地扭曲了万物自然生存状态,破坏了自然的规律。

例如,人们都说和田玉美、紫砂壶好,结果人人追捧就刺激了大量采伐,终而严重滥采导致和田玉和紫砂泥矿脉面临枯竭,有人就制造假货来骗人。又如,人间以鱼翅为美味,为了吃鱼翅,人类现在每年捕杀上亿条鲨鱼!近年鲨鱼急速减少,伤害海洋生物链,部分鲨鱼已经濒危,假鱼翅更是常见。人间认定的标准,让“天下皆知美,天下皆知善”,反而违反了自然,制造了恶果。

再则,好坏的“相对性”衍生成对立性,可能严重破坏天地生命自然并存的平衡与融洽。例如,在一个群体中有某人的好被表扬了,可能会引起他人心里的不平衡,甚或是忌妒心,带来彼此的伤害。若有居心不良之辈,蓄意制造阶级标签,分别差异,就可以挑起敌对冲突,例如,给人贴上所谓的“红五类”、“黑五类”的标签,挑动斗争的行为,就是这一类的,制造了阶级对立,威胁自由生存的人权,扭曲了人与人自然谐和的关系,毁坏了社会和平与共生共存的基础。

由此见到的是:相对的观念、好坏的区别形成了矛盾与抵触冲突的根源。万物自然而生,相生相成;人类自以为是的好坏之见,反倒是成了自然之道的干扰者、破坏者。

乙、人间“美名”与“善誉”可能伤身

汉代《老子河上公章句》把老子这句话,列入“养身”的境界,也给人指归养身一道。从其中给人什么“养身”的警惕呢?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点出天下人皆爱“美”时,就会引来逐美之心;天下人皆珍“善”誉,就让人起了功名之心、显示之心。在竞争稀有好东西、竞争第一名的令誉时,就勾起了你得我失的利益矛盾。这矛盾在人心里激起动荡不安的涟漪;在人际间冲激对立的矛盾。结果,惹起纷扰和争端撕裂谐和融洽,招来丑事恶事伤害己身,反而不利“养身”,结果当然是不美也不善了。

而在社会上对“美好的东西”索求的人越多,对立、竞争就越激烈。各种竞争手段纷纷出笼,各种自私自利的勾当充塞耳目,就会让人心受污染,越来越往下堕落,世道也越来越往下沉沦了,而个人要逆流而上就更加困难。

人世间定义的美好常常让人有失落感,就如三国演义的开卷词中的澈见: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诗人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同层次的生命自然存在着不同的视野。人间高度的视界极为有限,看不见造物主的全盘安排,看不透自然之道的玄妙,凡人也无法超前窥得未来的前景发展。那些自以为是的好,在不同的时空来看不一定是真好,反之亦然,例如“塞翁失马”却因祸得福就是一例呀。

世间万事万物有相类成对的,有相异相反的,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样貌。然而,在自然成对或相反中,也具有自然相成的作用。万物所生、所成,都有天道自然之力的安排,和其安排的作用,远远超乎凡间人之见啊!◇

@*#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小学诗》是清朝谢泰阶根据宋代大学者朱熹所着《小学》而改编的儿童启蒙教材,教导儿童立身处世,全文五字一句,每四句为一段,所用语言力求通俗、易懂。这是给儿童立教、明伦、敬身的启蒙教材、诗教。作者谢泰阶曾用这本教材教导自己的学生,并因此影响到社会,在社会上得到很高的评价。
  • 《小学诗》是清朝谢泰阶根据宋代大学者朱熹所着《小学》而改编的儿童启蒙教材,教导儿童立身处世,全文五字一句,每四句为一段,所用语言力求通俗、易懂。这是给儿童立教、明伦、敬身的启蒙教材、诗教。作者谢泰阶曾用这本教材教导自己的学生,并因此影响到社会,在社会上得到很高的评价。
  • 《小学诗》是清朝谢泰阶根据宋代大学者朱熹所着《小学》而改编的儿童启蒙教材,教导儿童立身处世,全文五字一句,每四句为一段,所用语言力求通俗、易懂。这是给儿童立教、明伦、敬身的启蒙教材、诗教。作者谢泰阶曾用这本教材教导自己的学生,并因此影响到社会,在社会上得到很高的评价。
  • 《小学诗》是清朝谢泰阶受到朱熹《小学》启发而改编的儿童启蒙教材,教导儿童进退洒扫、立身处世,全文五字一句,每四句为一段,所用语言力求通俗、易懂。这是给儿童立教、明伦、敬身的启蒙教材、诗教。作者谢泰阶曾用这本教材教导自己的学生,并因此影响到社会,在社会上得到很好的评价。
  • 世人醉于名、醉于利、醉于声色车马,无论朝野一样的昏昏逐逐,无日不醉,普天之下昏迷不醒。《小窗幽记》的辑者见状想提供一服清凉散,让人人解醉!
  • 菜之味,耐人寻味。在种菜时,能厚培菜之根,才能深得菜之味,人生亦是如此!《菜根谭》以菜根喻世,让人知道培养生命之根本的重要。读者若能静心深入其间玩味,才能得其真味。《菜根谭》划分为四大部:修身、应酬(人际关系)、评议(人生顺逆、得失)、“闲适”(生活)。本文续(上)集,收录“评议”(人生顺逆、得失)和“闲适”(生活)的一些金句与读者分享。
  • 甜菜根, 炒饭, 烩饭, 沙拉, 鸡汤, 罗宋汤, 煎饼
    《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感悟人生修养、处世、出世的语录,流露宽厚处世和出世还真的智慧。其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邃,不同于凡人的识见,耐人寻味,尤其是韬光养晦的洞彻之光。《菜根谭》分为四部:修身、应酬 、评议、闲适。本文收录一些金句与读者分享,并在句下加“注”解读。本文为上篇:修身与应酬的内容。
  • 蓬岛仙踪
    《围炉夜话》为清人王永彬所讲的安身立命的教子语录,与明人洪应明写的《菜根谭》、陈继儒写的《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在明清两代发挥不小的影响。请与本文重温《围炉夜话》中的好话,对于我们现代人的安身立命依然助益良多。
  • 无极至广大的天地渊源,流淌亿万年的永生奥义,在世间生命的记忆之先昭现,若隐若现的玄机 映照寰宇的瀚浩,运行天人历史的神性秘密。
  • 虽然现今“贫穷”常并列出现,“贫”与“穷”也都有缺钱少财之意,不过贫、穷意义并相同。生活清贫无须担忧,如果走到“穷”的境况,那才真正考验意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