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0年10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张原彰台湾台北报导)美国在11月3日的新一届总统大选,结果不仅是决定何方入主白宫,更重要的是影响全球反共力道的强弱。专家与学者分别认为,美国围堵中共的氛围虽然已是两党的共识,但川普政府与中共交手4年,对中共政权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因而反共立场较为坚定,而拜登阵营若当选则可能让美国延续奥巴马时期的对中政策,反共的立场不如川普强硬。
美国凝聚起反共的共识,政治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教授李酉潭说,这得从川普政府在2016年刚上任时说起,当时他喊出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愿景,并希望促成各国间的公平贸易,对包括:中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都有相关要求,而川普也发现到,中国加入WTO后并没有遵照承诺,因而对其展开贸易战。
他说,在2019年的香港反送中运动后,美国政府仍采较保守的立场,希望中国仍能履行贸易协定,直到肺炎疫情大爆发,由于中共的瞒疫与甩锅,使得美国成为重灾区,“对美国而言,生命是第一位的,其价值胜过贸易战的利益,这让川普政府理解到,中共政权是无道德底线与邪恶的,美国因此觉醒。”
“川普政府对中共的立场,之所以发生决定性的变化,疫情是最关键的因素。”日本产经新闻台北支局长矢板明夫认为,武汉肺炎使川普第一任期的努力几乎成一场空,本已渐入佳境的美国股市,与失业率几乎遭破坏,川普意识到这些责任属于中共,并获美国舆论支持,对中共的态度转趋强硬。
矢板明夫说,“美国与中共间的对立,从过去的局部事件的竞争,正上升到全面的对立。”这也使得对中国的政策,成为这次大选里,共和、民主等2党的攻防重点。
矢板明夫说,川普对此态度相当坚决,但拜登表面上对中共严厉,而实际情况是,他的团队,与副手贺锦丽与中共有说不清的关系,这使得反共态度不如川普强硬,“这是两人明显的区隔。”现在拜登对于疫情的立场,还是反对称其为武汉肺炎,并认为美国疫情的爆发,不能归咎于是中共的责任,从中可了解其对中共的态度。
李酉潭:川普对中政策坚定明确
外界关注川普与拜登等两名总统候选人在胜选后,对中共态度采取的调整。李酉潭表示,川普政府通过4年来,通过贸易战、反送中,以及中共瞒疫等事件,对中共已有相当充分理解,这使他们以强硬与坚定的立场推行各项反共政策,且在政治、外交与经济等多层次面向上推出,且招招打到中共要害。
李酉潭也认为,川普的政策历经数年的与中共交手后成形,因此较为确定与坚定,他们认为除非中共垮台,否则将威胁到全球的民主自由体制;至于拜登的立场较模糊,仍要加以观察。
“预期川普当选后,在反中政策上,仍会保持一贯的强硬态度。”矢板明夫说。他举例,在处理中共对美国的渗透、产业链的重组,以及增加对中国的关税等政策,仍会持续下去。而他也认为,川普应会思考如何在处理中共的前提下,确保美国的经济与股市继续稳健发展,并可能避免使用“杀招”。
拜登胜选 反共力道不如川普
至于相对亲中的拜登如果当选,他预测,他可能成为奥巴马时期对中政策的继承者,但由于美国舆论跟议会已有高涨的反中情绪,因此即使拜登当选,也会被要求得对中共采取强硬措施。
矢板明夫推估,预期在南海、防疫等议题,如果拜登胜选会更加缓和,但在处理贸易顺差、中共渗透、网路攻击与人民币等传统美中问题上,拜登也会对中国步步进逼。整体而言,美中对立的大方向也不会改变,但拜登的出招强度会不如川普政府。
他说,拜登跟中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且不只是他,从奥巴马、小布希以来的美国政府高官都是如此,这让过去的美国对中政策,有遭到中共渗透的疑虑。现在除川普团队以外,美国的多数政要与财政界跟中国都多少有些关联,这也是为什么只有川普团队,敢处理中共问题的原因。
政大国关中心研究员严震生说,美国现在围堵中国的氛围已是两党共识。美国在90年代希望通过对中国开放市场,促使中国的中产阶级认识到对民主体制的要求,并促使中国走向和平演变,但美国近年已认识到中共的威权不会改变,因而不论是两党、国会或是白宫,对围堵中国的方向都有了共识。
责任编辑:郑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