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若是丰硕的花果,那么保障它不败不散的根本是什么?大疫下,涌现倒闭潮,很多商家停业,店铺关张。辛苦累积的财富,似乎如此不堪一击。我们重新回味经典,寻找守护财富的秘密。
在《论语‧里仁》中,孔子说过一句话:“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意思是财富和富贵都是人们所向往的。如果富贵是以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君子是不会接受的。
很多人都有个财富之梦,想要变得大富大贵,生活安康。那么,财富的根源究竟在何处?
《礼记‧大学》曰:“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不少人看到这句话,误解了它的意思,认为人的美德很重要,财富不重要。所以不少人会想:没有钱财如何养家糊口,一味地做个好人,就能解决家庭难题?
由于对这句话的不正确理解,导致一些人不敢按传统文化理念而行。
这里的本,指根本;末,指树梢,树的枝叶。从表义看比较直白,即德是根本,财是末梢。
对植物稍有了解的人,可能知道,一棵大树的根系延伸到土壤越深越厚,那么它外在的枝干也就越高大,枝叶也就越茂密,花果也就越繁硕。
以此为喻,财富犹如枝叶花果,是根本的外在表现,而这个最重要的根就是美德。按照《大学》的说法,厚厚的美德能促使财富不断地生长。如果根系延伸不了那么深,枝干就不会长的很高大,果实也不会结出硕果。财富亦是同理。
所以“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不是说只让人修善修德,对财富不闻不问,做个一贫如洗的好人。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要想获得财富,自身的德行就要修上来,把道德提升上来,自然而然会开花结果。这句话说得很直接,德是财富的根本,财富是德的外在表现。财富不单指金银财物,还包括官禄、房产、地产、健康等多方面。
古人曰“厚德载物”,现在人也常说到这句话。笔者曾经见到有些商家把这句话挂在办公室,或作为企业文化的座右铭。
“厚德载物”这句话出自《周易》,大意是说,有了深厚的德,就能承载万物,利己利民。
如果没有那么深厚的美德,硬要追求钜额财富时,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朱子家训》曰:“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当一个人拥有的财富越来越大,官位越来越高,名望越来越显赫,而他的德行并没有随之得到的升华,这种情况下就会造成古人常说的“德不配位”,随之而来的就是意想不到的灾祸。譬如,一个人能够承受50公斤的重量,若让他承受500公斤的重量,他立刻就会被砸成重伤。
现实中还有些现象,人们发现让一个人当科长、当市长,做得还不错,然而继续当到省长、部长一级时,可能就出了问题。随着他的官位越来越高,财富越滚越大,而他的德行没有得到提升,可能就会以权谋私,变得贪腐。或者也因为有些人自身的德没有那么大,承载不了那么高的官位或巨大的名利,有时会听到一些人气明星会突然大病一场,英年早逝等。甚或有些官员就在会议现场,被纪检部门直接带走,一夜之间锒铛入狱。从媒体的报导看,类似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现实的例子,也印证着古训“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诚如斯言。@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