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僧人才能中举” 算命的预言应验了

文╱德惠

图为明代绘画中所描绘的殿试。(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843
【字号】    
   标签: tags: , , ,

算命的对穷书生说,若要中举,必需先当僧人。这说法既无先例,又不合情理。不过,世事难料,谁知阴错阳差下,书生的中举之路真如算命所料呢!

清朝时,无锡有个叫蔡琼枝的读书人,曾经有位算命者对他预言说“子当得科第,然必为僧乃中耳”。意思就是蔡琼枝将会有科举功名,但必须当僧人才能考中。大家知道,古代科举考的是儒家经书,历来也没有僧人参加科举的先例啊,这句话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可最后这句预言应验了。怎么回事呢?

蔡琼枝因为学习努力,考入泮(音同‘盼’)学,也就是官方开办的学校中读书。官方的学校是由相应的学官,就是教育部门官员管理。管理这所泮学的学官很贪婪,向学生们索要礼物,蔡琼枝家里特别穷,实在拿不出学官索要的礼金。

当时已经临近科举考试的日期了,学生们大多都已经去省城预备参加考试,学官就私自下令在他的外院中找间空房子,把蔡琼枝关了起来,不给钱就不放他参加科考。

一天学官出去了,正好学官的夫人到外庭走动,她听见一间锁着的房间里传出读书声,特别惊讶便问:“何人在此?”蔡琼枝据实回答后,学官夫人感叹道:“科举的日子都快到了,居然还不放人。”于是她当即下令放人,让蔡琼枝赶快去考试。

蔡琼枝获得自由,立刻赶赴南京参加考试。他没有车马费只好步行去,加上出发的时间比较晚,所以赶至南京时,城门已经关了,只能在城外寺庙中借住一晚。这一晚偏偏他又遭了贼,衣帽全被偷走,无奈之下只得向僧人借了一套僧衣穿。

第二天一早,他穿着僧衣,戴着僧帽,以僧人的形像入城。入城后,在友人的帮助下换了身衣服才进了考场。

这一次考试,他中了举人,第二年又高中进士。

当初算命者说出“必为僧乃中”的预言时,普通人怎么想都认为不可能,结果蔡琼枝穿戴僧人的服装,以僧人的形像入城参加考试,中了举人,真的应验了算命者说的“必为僧乃中”。#

资料来源:《履园丛话》

──转自正见网(有删节)
【原标题】冥冥之中有定数:蔡琼枝中举


责任编辑:王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成语“月下老人”、“千里姻缘一线牵”的典故讲述的就是婚姻大事早已前定的故事。成语“月下老人”、“千里姻缘一线牵”的典故讲述的就是婚姻大事早已前定的故事。
  • 《万年不老.父子状元》
    一天,他做了一个奇梦,梦中他来到一处美妙的地方,那儿的楼台亭阁辉煌壮丽,皆非人间所有。
  • 张垒十分吃惊,以为鬼神果然显灵了,就整顿好衣冠,向空中磕头......
  • 突来的一场胡话、一阵耳光、一场梦境,竟翻转了结局,让眼看就要名落孙山的学士,跃升为第一名……
  • 十年间不经科举,方观承从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纪元)
    在祖父、父亲被贬谪到黑龙江时,方观承还只是个少年,但他与兄长每年轮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亲,徒步往返万里。有一年,他辗转先去了浙江宁波,打算找一个富裕的亲戚借点钱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师父给的盘缠,准备离去时,道士提醒他说,“你回去以后,要好好的修身养性,否则这套本事就不灵了。”
  • 杨延昭传奇——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清玉/大纪元)
    在玉皇殿主阵失利后,王兰英、杨延昭及穆桂英率领将士一度攻下玉女、铜光等数十阵,并成功让黑水、西夏国军士倒戈投向宋营,然而此时辽国萧太后前来亲自坐镇,辽军士气大增,宋辽双方互有胜负,战况陷入胶着状态长达数月之久,宋军诸将士苦思对策,始终难有进展。
  • 等大伙儿进入内室,只见壁间挂了一幅赵子昂所绘之马,内有一匹,毛色与丢失的马儿非常相似,马尾巴处被香头的火炷所烧。此时崔生方始悟到,那马,原来是东邻家的画中之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觉呢。
  • 古籍曾记载一位高人。此人常常与虎为伴。我们常说伴君如伴虎,意思是说虎是危险的动物,这位古人为什么会与虎为伴呢?他又是如何驯服猛虎的呢?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一颗善心,在处理问题上动善念。
  •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
    他进了屋内,看见男婴,心里一惊,“这孩子好面善啊!”他又想了想,“不就是刚刚的梦中人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