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大洛杉矶新闻

中国城老字号餐厅熄灯

【大纪元2020年01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徐绣惠洛杉矶报导)1月10日(星期五)晚,位于中国城闹区的“百汇餐厅”(Pho Broadway)高朋满座,许多在这里吃了十几年饭的老朋友赶来用餐,因为这是百汇餐厅最后一天营业。尽管老板招铭祺承诺会寻觅新的店址,但主客都知道,“老店新张”可能需要等到很久以后,餐厅也可能会搬出中国城。

百汇餐厅的庶民美食:碎米饭。(撷取自店家脸书)

招铭祺是越南华侨,从小就开始学中文,尽管移民美国四十几年,还是能听、说普通话。他说:“我在越南就学正规的中文,学写正体字。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文教’,文教搞不好,文化就慢慢流失了。”来到美国后,招铭祺一开始住在纽约,半年后到波士顿读书,一年后又移居加州。

为了谋生活,招铭祺在工厂、餐厅等不同地方打工。1983年,他将积蓄投入加盟超市,经营了三年的超市后,又转行到律师楼工作;2005年,招铭祺开始经营餐馆,他说:“这十几年中国城变化很大啊,餐厅隔壁的停车场都变成了大楼。以前住在中国城的华人也都东移到了圣盖博谷地。”一直在洛杉矶市中心中国城生活的招铭祺见证了唐人街的兴衰。随着洛杉矶华人东移,现在中国城里住了很多西语裔人士,到“百汇餐厅”吃饭的除了中国人,还有很多墨西哥人。

合约到期餐厅被迫熄灯

今年餐厅与商场签的合约到期,招铭祺不得不将经营十五年的餐厅熄灯。他表示几年前物业主人就开始和店家们讨论商场重建的规划,所以很多店铺都陆续离开,招铭祺说:“商家可以留下,但我觉得不需要再拖了,时间到了。”该区将执行一个20层以上的豪华开发项目Harmony Project,此计划获得了环境品质法案(CEQA)豁免,正朝着开发阶段快速进行。

招铭祺表示,有人建议他能拖就拖,毕竟在中国城很难再找到这样老字号的餐厅,每道菜、饭、粉、檬都在十美元以下,歇业真的很可惜;中国城周边的劳工、低收入户很需要这样物美价廉的餐厅。

但已七十岁高龄的招铭祺也考虑退休,虽然近年女儿加入帮忙管理餐厅,分担他很多工作,但找不到合适的地点,将是百汇餐厅重新开张面临最大的问题。

中国城租金涨 商家难承受

招铭祺认为,近十年来中国城内旧房子的租金涨幅没有很大,但新盖的大楼房租很贵,周边租金也都随之上涨。他说:“我们这种小餐馆付不起高租金,如果店租再涨,商家会承受不了。”

从洛杉矶市政厅俯瞰,中国城的新公寓开发案正在改变中国城的外貌。新公寓大楼影响了唐人街周边住户的生活品质,许多老店铺、小商家因无法承担节节上涨的租金而被迫歇业。

在洛杉矶中国城营业逾35年的爱华超市(Ai Hoa Market)搬迁至艾尔蒙地,这也意味中国城内连一间提供全方位服务(Full-Service)的中型亚裔超市都没有,当地的民众日常购物和生活非常不便。招铭祺说:“我现在买菜都得自己开车去圣盖博附近买。”

最后一天营业 老客前去捧场

百汇餐厅最后一天营业,很多老客人都去捧场,招铭祺从早忙到晚,他说:“很多人舍不得老餐厅歇业,因为我们服务亲切,东西也好吃。”

虽然招铭祺不下厨,但他喜欢吃,招铭祺说:“哪里好吃我都会去吃。所以渐渐也成为行家,做餐厅一定要懂食物。我吃过喜欢的,再推荐给客人。”该餐厅的越南粉、越南檬和碎米饭都很受欢迎,但最让招铭祺自豪的是独家的“鸭腿面”,他说:“这可以说是洛杉矶独门的。我们汤头很特别,放了很多种药材,在其它地方吃不到。”

尽管生活无虞,但招铭祺也不习惯自己整天在家闲下来。他长年参与越南华侨联谊会,还曾参与推动在洛杉矶成立“越华学校”。招铭祺也鼓励自己的小孩、孙子学习中文,但他认为在美国一个礼拜只学一次中文课,每次两三个小时,与自己在越南时天天上课用华文,效果完全不同。推动文教,让美国华裔二、三代学习传统文化,是他长期的志业。

招铭祺表示餐厅离职的厨师、员工也都与自己保持联系,随时准备重新开张。但目前没找到适合营业的店面,他说:“在中国城当然比较好,熟客比较多。但真的很难。”◇

责任编辑:李欣

 

 

【本文内容归大纪元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