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中国 体育 彩票 apk- 线上博彩全攻略 shouye
姓氏探源

百家姓—–吴氏的起源

(http://www.iloveguava.com)

吴氏源于姬姓吴国,始祖是太伯和仲雍,形成于战国初期,其中有一段著名的让贤故事。  

周部落(姬姓)的首领古公亶父 即周太王)有三个儿子:太伯、仲雍、季历。小儿子季历贤仁而有才干,娶贤惠的太任为妻,生下个儿子叫姬昌,倍受古公宠爱。古公把周部落的兴旺发达寄希望于姬昌。  

大儿太伯、二儿仲雍明白父亲想让弟弟季历当继承人,以便将来再传位给姬昌,于是就自动让贤,趁古公有病的时候,以给父亲采药为借口,远奔到东南沿海一带的吴越地区,不再返回陕西,并在那里断发纹身,显得无法任用,以此来回避季历。  

当时江南还很落后,由于太伯、仲雍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和技术,当地土着拥立太伯为领袖,建立姬姓吴国,称为句吴也作”勾吴”。太伯无子,死后由弟仲雍继承君位,并世代相传。  

与江南吴国逐渐兴起的同时,居住在陕西岐山一带的周部落发生了重大变化。古公传位给季历,季历传位给姬昌(即周文王)。姬昌死后,其子姬发(即周武王)继承他的遗志,联合诸侯,灭掉商朝,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西周初,姬发寻求太伯、仲雍的后代,当时仲雍的曾孙周章已是吴君,因而封周章为吴子,追封太伯为吴伯,另将周章的弟弟虞仲封在周王朝北面夏朝旧址处,并把他们正式列为诸侯。  

吴国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包括如今江苏、上海大部分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到春秋后期开始强盛。  

吴王阖闾任用伍子胥为相、孙武为将,公元前506年曾一度攻破楚国;传到其子夫差,又战胜越国,迫使越王勾践屈服求和,并北上与晋争霸。  

后来由于夫差骄傲自大,不听伍子胥的劝谏,贻误战机,吴国反而被越王勾践打败,于公元前473年亡国,吴王夫差悔之莫及,自杀身亡。吴国王族子孙避难四散,为不忘故国,以原国名为姓

氏,就是吴氏。  

吴国灭亡后,夫差的新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婺源,在此发展繁衍,后分为鄱阳吴氏、浮梁吴氏、余干吴氏、乐平吴氏、安仁吴氏、进贤吴氏等支派;夫差的家室有一部分陷居于江浙一带,一部分逃难至安徽歙县,后又分衍出一些分支;还有一部分逃至今山东、河南一带安家落户。  

吴氏迁居台湾是从1291年开始的,那一年元朝礼部员外郎吴光斗奉命率领6000人乘船出使台湾,成为吴氏入台第一人。明朝末年以后,福建、广东沿海吴氏有许多人到澎湖、台北等地谋生创业。  

吴氏向海外拓展,最早是东渡日本,其中有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  

差不多与此同时,吴氏还有大批人南迁到越南。现在越南有二百多个姓,按人口数排列,吴姓列为第六大姓。  

吴氏入朝鲜的历史也很悠久,发展至今,吴氏在朝鲜的143个姓氏中是最常见的20大姓之一。  大约自明代开始,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很多吴氏族人移民南洋。近代又有不少旅居欧美,他们大都聚族而居。  

吴氏在当今中国最常见的汉族姓氏中名列第10位,在南方人中所占比例较高。同时,在苗、满、蒙古、鄂伦春、锡伯、回、哈尼、侗、壮、白等少数民族中也占有一定数量。

──转自《中华颂》(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百家姓—–李氏的起源 (6/29/2002)    
  • 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规模和太阳系相近的行星系 (6/15/2002)    
  • 中国:28处世界遗产面临大考 (5/15/2002)    
  • 1973年5月14日 美国发射天空实验室 (5/14/2002)    
  • 百家姓—–丁氏的起源 (4/7/2002)    
  • 百家姓—–王氏的起源 (2/25/2002)    
  • 洗澡的小男孩 (11/13/2001)    
  • 洛阳之遇 (9/29/2001)    
  • 一笑倾国 (9/22/2001)    
  • 鲜于枢 行草真迹 (9/22/2001)    
  • 文心雕龙(诸子第十七) (8/31/2001)    
  • 北风和太阳的力量 (8/26/2001)    
  • “姓”与“氏”大不同 (8/21/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