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履历表──脚色

徐敬思
font print 人气: 54
【字号】    
   标签: tags: ,

(http://www.iloveguava.com)
我们现在从业人员填写的履历表,古代叫做”脚色”,始见于隋朝。据《通鉴》载︰隋炀帝时,虞世基执掌考核铨选官吏大权,”受纳贿赂,多者超越等伦,无者注色而已。”即是说,贿赂多的就给以提拔,无贿赂的只在其名册表格上”注色”作记号,因而得名”脚色”。

到了宋代,仍沿用”脚色”之名称。宋人赵升《朝野类要》载,凡进入官场的”入仕”者,都要填写一份自传式的文书,它的名称叫”脚色”或”脚色状”。清袁枚《随园随笔》也说︰”宋制,百僚选者具脚色,似即今之投履历矣。”

宋代脚色所要填报的项目和内容,系朝廷统一规定。首先是个人及家庭的基本情况,有”乡贯、户头、三代名衔(即祖宗三代的功名官衔)、家口、年齿、出身履历”等项目。

其次,是填写社会关系和政治立场,内容与当时所发生的政治事件密切相关,所以各个时期有所不同。对此,《朝野类要》列举了一些具体实例︰在徽宗崇宁大观年间(1102年─1110年),”即云’不系元佑党籍’。”表示和前些年的”元佑党争”没有牵连;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即云’不系蔡京、童贯、王黼等亲戚’。”表示和声名狼藉的”六贼”没有瓜葛;宋宁宗庆元年间,斥朱熹等人所倡导的道学为伪学,规定凡入仕者脚色中必须写上”不习伪学”,否则不给官职。从宋代的”脚色”中

(http://www.iloveguava.com)
我们现在从业人员填写的履历表,古代叫做”脚色”,始见于隋朝。据《通鉴》载︰隋炀帝时,虞世基执掌考核铨选官吏大权,”受纳贿赂,多者超越等伦,无者注色而已。”即是说,贿赂多的就给以提拔,无贿赂的只在其名册表格上”注色”作记号,因而得名”脚色”。

到了宋代,仍沿用”脚色”之名称。宋人赵升《朝野类要》载,凡进入官场的”入仕”者,都要填写一份自传式的文书,它的名称叫”脚色”或”脚色状”。清袁枚《随园随笔》也说︰”宋制,百僚选者具脚色,似即今之投履历矣。”

宋代脚色所要填报的项目和内容,系朝廷统一规定。首先是个人及家庭的基本情况,有”乡贯、户头、三代名衔(即祖宗三代的功名官衔)、家口、年齿、出身履历”等项目。

其次,是填写社会关系和政治立场,内容与当时所发生的政治事件密切相关,所以各个时期有所不同。对此,《朝野类要》列举了一些具体实例︰在徽宗崇宁大观年间(1102年─1110年),”即云’不系元佑党籍’。”表示和前些年的”元佑党争”没有牵连;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即云’不系蔡京、童贯、王黼等亲戚’。”表示和声名狼藉的”六贼”没有瓜葛;宋宁宗庆元年间,斥朱熹等人所倡导的道学为伪学,规定凡入仕者脚色中必须写上”不习伪学”,否则不给官职。从宋代的”脚色”中,可以看到朝廷对官吏的使用和人事档案管理的一个侧面。

──转自《中华万年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可以说,尧、舜禹、汤、所形成的伦理与政治传统,是孔子“仁”的历史源头。而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所继承、弘扬、创制的礼乐文化,则是孔子“仁学”的直接来源。
  • 月全食发生时,月球表面若呈现暗红色或红铜色,在西方称为“血月”(blood moon),西方《圣经·启示录》以血月预言末世的一件大事,和人人相关。中华文化中也早有对此现象的观测,但用字不叫“血月”,多以月赤、赤气覆月或月如血光来形容,是属于天文异象中“月变”的一种,在历朝历代的天文志中留下很多历史记载。西方和中土对此天文异象的记载虽然用字不同,但是都指向同类的概念,那是什么呢?
  • 孔子针砭时弊,言简意赅,这里讲的三种情况,都是身边事,人人都能遇到的。要讲修养,要讲礼,就从这三点做起,实实在在的,那么人就会不一样了,社会风气就能好起来。
  • “六代乐舞”之首,就是黄帝的《云门大卷》。据《史记》等典籍记载,黄帝以“云”命名百官,军队也称为“云师”。 云门即是天门,世上人都来自天上,《云门大卷》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
  • 在商纣王时代,殷商朝廷和各诸侯国都设有禁狱,只西岐才有画地为牢的事出现。这是因为管理西岐的文王是位圣人,他通晓先天八卦,知道法律的设置本质是为了规范人心。
  • 《论语》中,退隐的贤人不少,如“楚狂接舆”,如“长沮”和“桀溺”,如“荷蓧丈人”等。但是,只有仪封人对孔子完全认同,知道孔子的历史使命所在,可以说是孔子的千古知音。
  • 那么,实际可以把音乐分为四如之境——翕如之境,纯如之境,曒如之境和绎如之境。这四如之境,又可对应元亨利贞或者春夏秋冬四象。所以,孔子语鲁太师乐,所谈的是天地之道,是天地之大乐,是政通人和之乐,是为万世开太平之乐。
  • 元月十五日元宵节,最早称为上元节,又称灯节、元夕、小过年,这个花灯流光极为辉煌的中华传统节日,自汉代以来已经传承二千余年。元宵夜是一场灯火辉映下的情人盛会,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实,元宵不仅是中华情人节,更具有深刻的内涵,那是什么呢?
  • 上元灯火映天际,传花鼓声震夜空,才华佳缘交织成美事,传说中的王安石元宵对联结佳缘后继有人,古今妙联通人心,九岁小神童为元宵佳节添加一笔诗韵风采,缔结良缘,为过年后第一个十五夜增加喜乐的情味。
  • 其实,孔子对管仲的历史功绩是高度评价的。在本章说“管仲之器小哉!”可能重心并不在说管仲的不俭、不知礼,而是在大发感慨。感慨什么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