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7月18日讯】注:孔子是东方最伟大的教育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他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精神,铸成了他在中国历史上不朽的地位。他的思想,至今仍独步于人类世界,不衰不坠,弟子们把孔子的谈话,编纂成书,那就是中国文化的宝典-论语。它不但是中国人的圣书,也对世界文化造成重大的影响。在政治方面,则以建设礼义之邦,解救人民痛苦为依归。而他那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尤能开万世太平,令人向往,所以后世的人,尊崇他为至圣先师。
一次,在洛阳的期间,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拜访苌弘,请教乐的问题,苌弘很敬仰孔子的学问道德,曾经对别的朋友说:“我看仲尼这个人,仪表堂堂,态度谦和,记忆力强,博物不穷,好像见到了圣者兴旺的征象。”
从洛阳回来,孔子的名望更高了,来请求入学的弟子更多了,这个时候他是三十岁。有一次鲁国的太庙举行祭祀大典,临时请他去担任助理,因为他没有做过这种工作,所以每样事情他都很慎重的请教别的祭师,而招来背后的批评。
他的学生子路为了这件事情很不高兴,孔子说:“这一次是太庙荣典,一切需要敬谨,那些仪式虽然我都知道,可是为了慎重起见,还是样样要问个详细确实,这才叫做礼。”子路恭恭敬敬称是。孔子又说,顺便再告诉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所以不知并不是可耻的事,不知道而假装知道,才是可笑的事呢!”
摘自中华文化天地 (有改动)(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