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甘肃省泾川县发现一处绵延百里的“石窟长廊”,由分布在泾河两岸泾川段山壁上的五百一十二个石窟和五眼窟中石井所构成。由于石窟已有千年历史,外观看去仅是些不起眼的小石洞,加上石窟多凿于岸边的悬崖峭壁上,因此人迹罕至、保存完好,具有高度考古与历史研究价值。
据新华社报导指出,甘肃泾川发现的“百里石窟长廊”最早远至北魏时期,其中支提窟(塔庙)属西印度佛教初创时期所有,当时有像有画的石窟尚未出现,这点可以证明泾川县石窟周边,是佛教传入大陆最早的地区之一。
据考证,长廊石窟分为王母宫、千佛寺、罗汉洞、太山寺、丈八寺、南石窟共六大石窟群,另有吊吊塔(倒吊泾塔)石窟群;其中南石窟和王母宫是北魏石窟、罗汉洞石窟群共有窟龛近两百个、丈八寺有丈八佛及七个至今无法攀入的洞窟,吊吊塔石窟更是神秘莫测。
大陆考古专家指出,长廊石窟构件极具特色,以竖石井作为通道十分罕见,一旦要进入各层石窟,还必须从石井攀援而上,或从山顶入井再下到一、二、三、四层。至于凿在十公尺以上悬崖的高层石窟,更得靠攀爬栈道才能进入,其中许多秘窟层层叠叠、一口连多洞,在人力难以攀入的情形下至今保存完好,具有高度的考古价值。
(中央社 2002年7月16日)(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