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7月10日讯】唐朝,由高祖李渊建国,经过太宗李世民二十三年的贞观之治,武后及玄宗的两代治世,奠定了大唐王朝的坚实基础,使国力更加繁荣鼎盛。综观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无论是对内的经济政治,还是对外的文化交流,唐代,都是无可取代的黄金盛朝!
在欣赏故宫丰富的“唐代文物展”之余,我们特别独家推出“纸上唐朝仕女服装秀”,让读者由唐朝美女的装扮上,细细品味唐朝文化之美。另外,唐朝的文治武功在太宗贞观之治时达到巅峰!由太宗清整吏治,以及长孙皇后仪德感人的小故事中,您当可领会出“仁者得天下”以及唐朝盛极一时的奥秘!
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故事
所谓“君临天下”与“母仪天下”的雍容大度风范,在唐太宗与长孙皇后流传后世的小故事中,展露无遗……
唐朝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而号称“天可汗”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贤明的君主。所谓“有德者服天下”,如此恢弘盛世,自然和上位者的德行风范有关。我们由下面关于唐太宗和十分受推崇爱戴的长孙皇后的小故事中,不难窥见:唐朝鼎盛的绩业,其来有自。
唐太宗矫正贿风,清整吏治
唐太宗厌恶官吏受贿。不过,他在矫正不良官风的方法,十分独到且有智慧。将军长孙顺德接受了别人的赠绢,事迹败露,在朝廷上,唐太宗却赏赐他几十匹绢。许多大臣不解,以为是在助长贪欲。唐太宗却说:“如果他尚有廉耻,我赐他绢,那比赐罪受刑还要耻辱难受。如果他不知羞愧,那就好比禽兽,杀也无益。”果然,长孙顺德万分羞愧,众臣也感触良深,不敢轻犯。
有一次,民间有人上书请求清除佞臣。太宗问:“谁是佞臣呢?”上书人说:“皇上可以假装震怒来试探,据理力争的是直臣,推诿顺从的就是佞臣。”太宗却答:“皇帝是河水的源头,群臣是大河的水流。源头污浊了却要求河水清澈,不太可能。我使用了诈术,怎能要求群臣耿直呢?我以至诚之心治理天下,常对过去的皇帝喜用权谋对待群臣感到耻辱。你的计策虽然好,我也不想采用。”
太宗治国的仁德与智慧,不胜枚举,这还只是两件微不足道的小故事呢!
长孙皇后温厚贤淑,至性感人
长孙皇后是长安人,祖先为北魏拓跋氏,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她从小爱好读书,通达事仪,十三岁时嫁给李世民为妻。
长孙皇后生性节俭,她所使用的一切物品,都以够用为限,从不铺张。唐太宗知道她深明大义,因此,下朝以后经常都要和她谈起国家大事。但她却很郑重地说:“牝鸡司晨,惟家之索。我是妇道人家,怎能随意议论国家大事?”太宗不听,还是对她说得滔滔不绝,但她却始终沉默不语。
长孙皇后所生的长乐公主,被唐太宗视为掌上明珠。因此,在公主出嫁之时,唐太宗赏赐的物品要比唐高祖的女儿出嫁的物品多出一倍有余。为此,魏徵当面向唐太宗提出异议。下朝后,唐太宗把魏徵的不同意见,转告皇后,长孙氏当即便深有感触地说:“我以前听说陛下对魏徵很器重,但并不了解其中缘故。今天我听了他的谏言之后,才真正明白他是一位十分正直的社稷之臣。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请陛下深思这个道理,那就是天下的最大幸运了。”
贞观八年,长孙皇后与太宗同去九成宫避暑时,身染疾病,且愈来愈重,服用了很多药物,但病情却并未缓解。这时,在身边服侍的太子李承乾就向母亲提请用赦免囚徒和度人入道等方法,乞求保佑,但却遭到皇后的坚决拒绝。她说:“大赦是国家大事,佛、道二教也自有教规。如果可以随便就赦免囚徒和度人入道,就必定会有损于国家的政体,而且也是你父皇所不愿意的。我岂能以一妇人而乱天下之法。”太子听罢,不敢向太宗奏告,只是把他母亲的话告诉了房玄龄,房玄龄又转告给了太宗。太宗听后,感动得涕泪交流,泣不成声。
唐太宗能成为千古一帝,开创李唐江山和“贞观之治”的成功,和长孙皇后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云想衣裳花想容
现代女子好瘦身美容,讲究时髦,追求名牌……。然而,究竟怎样的容颜,才是真正的美?
您喜欢看巴黎、伦敦知名设计师的服装秀吗?“爱美是人的天性”,但是盲目追求时尚,总让人若有所失。有些号称名家的服饰,仔细品味,实在也不怎么“赏心悦目”,甚至难登大雅之堂。真正的时尚,往往是历久弥新,而非昙花一现。那么,怎样的穿着打扮,才大方得体、动人心弦呢?
近年来的流行服饰颇有复古趋势。所谓“复古唐风”,深受欧美人士好评,谈到中国服饰,总以姿态万千的“唐装”为象征;谈到古典美女,总以圆润丰盈的“杨贵妃”为东方代表。其中奥秘何在?
唐朝美女婀娜多姿
唐朝仕女喜欢穿高腰的曳地长裙,腰际系上飘带,两肩披上长披巾,让人感到飘逸如仙。而唐代流行的是体态丰盈的美人,唐代贵妇雍容的姿态,就像绽放的牡丹。
另外,宫廷中的女性喜好梳高髻,并于发髻上配戴钗子、梳子、步摇等发饰,或用花冠做装饰,迎风摇曳,婀娜多姿。唐诗词中的“斜插犀梳云半吐”、“小山重叠金明灭”、“云鬓花颜金步摇”,都是骚人墨客描写当时妇女发饰的华丽。
唐代女子的妆扮也十分花俏。如唐诗中“醉月双媚靥”所写的“花靥”就是一个特色。花靥就是花钿和妆靥:花钿是用茶花子、金箔等材质剪制成各种图案贴于额头或眼角;妆靥就是用朱丹或花钿,点、贴在酒窝处。又如岑参诗中写的“朱唇一点桃花殷”,描写了唐流行的唇饰,像樱桃小口般娇鲜欲滴。
此衣只应天上有
为什么唐朝斑斓璀璨的服饰文化成为今天史学家、艺术家们执著研究的奥秘,而且越看越令人着迷呢?
在敦煌壁画中,有大量描绘佛国世界的彩绘,其中有许多飞天仙女、天人等的形象,美妙非常。再看文风最鼎盛的大唐服饰,会发现与壁画中天人的服饰十分相似。或许,“天人合一”的境界,才是至善至美的!
有人或许会说,看起来那时的服饰也很开放啊!其实,唐朝文治武功雄冠天下,社会讲究道德,人的行为相应的也是很有规范的。那时讲男女有别,男人有男人的行为准则,女子也有女子的操守,一切井然有序,女子散发的是由内而外的自信与光彩。
虚拟长安
走进时光隧道 亲睹长安古城之美
目前正在台北故宫举行的唐代文物大展,不仅有多项稀世珍宝让人遥想天朝盛况,另由交通大学建筑研究所刘育东教授主持设计的“虚拟长安”,也在故宫同时登场。
刘教授表示,这是一项结合“人文、艺术、科技”的研究计划,过去我们只能在史书、小说中“神游”,了解唐代在历史中的盛况;而今我们利用电脑扫描等科技方法将出土文物影像重新组合,就能把当时的景况呈现在参观者面前!观众只要带上3D立体眼镜,就彷如身临其境般,这在台湾甚至中国都是一项创举。
“虚拟长安”共分为六个部分:一、外使入长安;二、里坊饮酒;三、外使进麟德殿;四、宴会歌舞;五、打马球;六、仕女下棋。整个动画过程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这可是结合了两岸八所大学的建筑、考古、美术等系所,共同交流研究的成果。刘教授谦虚地表示,“虚拟长安”只是一个开始,希望透过更多人的研究及参与,使整个计划的内容更丰富、更充实;将来,“虚拟长安”也计划前往其他国家巡回展出。
大家不妨把握最后三周的展期,领略“新科技”还原后的“古唐代”人文采风。(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