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3月28日讯】东汉蔡邕之女蔡琰﹐曾被虏入胡地,十二年后被曹操赎回。相传“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均为她所作。三国魏时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与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是一组著名琴曲。古来琴曲家即把“广陵散”与“聂政刺韩王”看作是异曲同名。 嵇康所弹奏的“广陵散”是这一古代名曲经嵇康加工而成的一首曲子。据“世说新语雅量”载: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 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正因为嵇康临刑索弹“广陵散”,才使这首古典琴曲名声大振,一定程度上,“广陵散”是因嵇康而“名”起来的。事实上,琴曲“广陵散”经“神奇秘谱”保存,一直流传到今天。嵇康临刑前,有三千太学生共同向司马氏要求“请以为师”,但未被允许,令“海内之士,莫不痛之”(“晋书”本传)。因此,嵇康的名字始终与“广陵散”联系在一起。
筝,始于秦而盛于唐﹐其普及的程度,甚至使有着深厚传统的古琴受到冷落。弹筝名手辈出:薛琼琼、李青青、龙佐、常述本、史从、李从周,崔七等,她(他)们精妙的筝艺常为诗人们所称颂。有名的大曲,“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曲”、“伊州”、“凉州”等,也都曾被吸收为筝的独奏曲。开成中(公元839年)扬州崔氏女所弹的十首筝曲“迎君乐”、“槲林叹”、“秦王赏金歌”、“广陵散”、“行路难”、“上江虹”,“晋城仙”、“丝竹赏金歌”、“红璁影”、“思归乐”,都是二十八至四十几段的大曲;其调名有正商调、分丝调、小石调、双柱调等。“乐府杂录”说筝有宫、商、角、羽四调,临时移柱用于二十八调。唐筝可称传统筝乐的顶峰。随着频繁的文化交流,唐筝远传至边陲域外;其绪余下及宋代。影响所至,甚至北宋的琴瑟调品也在借用着筝的调弦方法而弹奏操弄的,这曾使得当时的雅乐家房庶为之感慨不已。明代筝被看作俗乐,乐人的地位低下,教坊乐户、歌伎伶人,每被官府传唤以筝歌侑觞, 士大夫既不屑为之,弹筝艺人仅靠口授心传﹐使前代不少筝乐传统,日渐消亡。传统筝曲据记载可查到汉代的“陌上桑”及民间流传的“天下大同”、“寒鸦戏水”、“高山流水”、“出水莲”、“锦上花”等。著名的筝词有如岳飞的“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 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 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 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 弦断有谁听
如今的筝又有许多改变﹐然而琴却还是缚着七弦。随着人们开始熟悉“渔舟唱晚”﹐古琴却还似“孔子读易”般﹐停留在少数雅士之中。筝的清伶﹐琴的深韵﹐皆似仙境妙音﹐曲曲书写着人的神话般历史。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