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3月27日讯】幼儿园的小朋友接到这样的题目,都会毫不犹豫地在后面填上个“2”,之后阿姨会说:正确──得分。但对于许多大人来说,问题就远远不止这么简单。
半个多世纪以前,英国著名数学家罗素就曾经给他的学生出过这道题。题目写在黑板上,他的高材生们面面相觑,却没有一人作答。
他们不敢作答是有道理的。据说,有一个银行招聘会计员,出的就是这道题,结果所有写出正确答案的应聘者均不被录用;只有一个人被录用了。原来,他在众人散去之后,悄悄附在银行总裁的耳朵边问:“您看应该是多少?”
一个小单位里原来只有一个领导,后来上级给他配备了副职,这个领导大权独揽惯了,对此很不满意,问他的下属:“一加一等于几?”下属心领神会,答曰:“等于零。”领导大喜,后来便重用这个下属,将新来的副职挤走了。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加一该等于几呢?
由此看来,如此简单的问题竟然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答案的。
但罗素却跟许多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在等号后面义无反顾地写上了“2”。他说:“一加一等于二,这是真理,而对真理,我们有什么犹豫和顾忌的呢?”
罗素这话说得太好了!本来是不应该有什么犹豫和顾忌的;如果会计员不犹豫顾忌,他的账面数字就会准确可靠得多,那种随长官意志任意“掺水”或“缩水”的东西,就会绝迹;如果那个领导和新来的副职互相配合同心协力干工作,那里的领导力量就会大大加强;如果新来的和尚和老和尚一同挑水,解决吃水的问题就会变得轻而易举。
“1+1=2”是一个简单的真理,它绝对不应该等于别的什么,人们也不应该面对这样简单的问题无所适从。当真理在生活中仍然还是真理的时候,许多复杂的事情就会简单得多、有效得多。何苦把它弄得那么复杂、那么沉重呢?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