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168开奖网 - 体育

余杰:“斯大林”与“莫扎特”

◎余杰
font print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11月14日讯】
雅科夫列夫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矛盾概括为两种人物的对立,这两类人物都以各自的方式创造着历史。一类是斯大林式的人物,另一类是莫扎特式的人物。

在这里,“斯大林”既是指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又是指一个庞大的、复杂的象征符号。“斯大林”代表着人类恶的、贪婪的、凶残的一面,他是最恶劣的“流氓无产者”中的“英雄”。这类人是真、善、美的敌人,他们中的某些人已经被永久地钉在耻辱柱上,而某些人依然还在享受着愚民的崇拜──雅科夫列夫呼吁,这样的状况再也不能持续下去了!在雅科夫列夫的笔下,善于伪装的斯大林露出了他狰狞的面目──这个面目是自赫鲁晓夫秘密报告以来逐渐清晰起来的:“斯大林是职业掘墓人。他个性暴戾,是最奸诈的恶棍。他是布尔什维主义制度最明显的代表人物,是耍诡计、搞恐怖活动的能手,是封建主义国家镇压制度的创始人。这种制度造成的神志不清如此深刻、如此损坏一切和吞食一切,以至直到今天还有不少人对这个杀害千百万人的凶手顶礼膜拜。他对国家实力和精神潜力的衰竭、对千百万人的死亡负有直接责任。”雅科夫列夫对俄罗斯当下斯大林主义的死灰复燃保持高度的警惕,他特意强调:“斯大林主义反人民罪行的规模大得无比。斯大林杀死的共产党人比世界上所有法西斯独裁者杀死的加起来还多,提醒这一点对当今斯大林分子布尔什维克是有益的。”

而屹立在另外一座山峰上的是“莫扎特”。这里所说的“莫扎特”,与其说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人类辉煌的文化遗产的创造者,还不如说是一种精神向度、一种道德操守,正如雅科夫列夫所说:“莫扎特精神──这是人身上最光彩夺目最珍贵的品质。世间万物──从野人亲手点燃的篝火到计算机,从车轮到宇宙站──都是莫扎特式的人、天才和知识分子创造的。”在俄罗斯的历史上,普希金以下,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柴可夫斯基、别尔嘉耶夫、曼德尔斯塔姆、肖斯塔科维奇、帕斯捷尔纳克、萨哈罗夫、索尔仁尼琴……他们都可以归入“莫扎特”的精神序列之中。他们是俄罗斯的骄傲,他们是俄罗斯的光明。

在过去的八十年里,“斯大林”们在俄罗斯取得了绝对的胜利,他们执掌了权柄,决定着他人(包括“莫扎特”们)的生死。斯大林主义吓破了许多人的胆,也迷糊了许多人的眼睛。雅科夫列夫指出:“对斯大林的评价是一个每一个人的良心问题,是一种衡量责任心和心理完整性的尺度。”答案不需要经过周密的演算才能够得出来:“斯大林不简单是历史上几百个暴君中的又一个暴君,他建立了暴政体制、全面镇压个人和社会的体制。但是斯大林主义不仅是靠流血、而且是靠神话来维持的。”

神话之一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历史教科书上说:正是在列宁和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人民才翻身做了主人,“从此站了起来”。在经济建设上,俄国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仅次于美国的工业国,斯大林死后卫星也上了天。这一切似乎头头是道。但是,雅科夫列夫追问道:这一切是靠什么手段获得的呢?“原来,靠的是几百万人因饥饿而死亡,靠的是消灭农民,靠的是奴隶集中营,靠的是河流、森林的毁灭。”

神话之二是“斯大林领导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对此,雅科夫列夫的质问同样是有力的:难道离开独裁者人民就不能取胜吗?为什么发动进攻的希特勒只损失了五百万人,而苏联人进行防御、战斗在自己的领土上却死亡了三千万人?正是因为斯大林发起的清洗运动杀害了军队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指挥官,才导致战争初期苏联军队的溃败。作为一名曾经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并终身残疾的士兵,雅科夫列夫的结论是确凿的:“全体人民高度紧张、英雄气概和忘我精神的结果实质上被人掠夺去了,被人利用来神话篡夺胜利的权力体制了。”

从斯大林到契尔年科,丑角们你方唱罢我登场。关于苏联政坛上最后一具僵尸契尔年科,雅科夫列夫写道:“契尔年科是我们这个制度即将覆灭及毫无生命力和完全不合格的最耀眼的信号。他在事业上毫无作为,他最喜爱的是读劳动群众的来信。我不敢说他是位‘眼睛里充满着布尔什维克热情’的有坚定信念的活动家。他多半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看作是保住权力的手段,当然这也是习惯促成的。”契尔年科之流的平庸人物之所以成为最高领袖,得益于苏联平庸的干喉拔制度。安插在上层的人相当一部分是目光短浅、见风使舵,然而“政治可靠”的人物。雅科夫列夫充满嘲讽地写道:“较有远见的党的活动家们懂得,新‘领袖’的荒唐可笑不是偶然的,而是社会制度全面结构性崩溃的反映。荒诞剧院继续上演自己的戏,但导演的无能越来越明显。”这一时刻,即便是普通民众也能够强烈地感受到:戏就要演完了。

然而,苏联的历史中不仅仅活跃着“斯大林”们。在那些最黑暗、最邪恶的时代里,俄罗斯的“莫扎特”们、俄罗斯的知识分子们,并没有完全停止他们的呐喊与呼号。雅科夫列夫充满崇敬之情地写到了索尔仁尼琴和萨哈罗夫以及他们的同伴们,“那是一些具有巨大能力、渊博知识以及高尚道德和公民积极性的人们,他们确实向同胞说出了真相,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遭到了迫害。”可以说,没有这群“莫扎特”,也就没有极权主义的垮台和民主的实现。他们顽强不屈的存在,成为老百姓拷问自身灵魂时的一个参照系。

雅科夫列夫高度评价了苏联所谓的“不同政见现象”,他认为这些知识分子“整体上是我们所需要的,确实是我们的财富,是一种看得见的精神源泉”。尽管这个词语遭到了诬蔑和扭曲,被党的宣传机器“妖魔化”了,但在雅科夫列夫看来,所谓“持不同政见者”其实就是“有不同思想的人”。那么,“有不同的思想”难道是什么天大的罪过吗?他反问道:“为什么思想不一样就等于犯法和反社会,至少是等于做了某种可耻的罪过?谁根据什么权力可以规定出一种规矩,即所有人必须而且只能同样地思考?”

然而,苏联领导人一贯的做法是以蛮横的方式消灭一切“有不同思想的人”,并把“统一思想”作为教育的重要任务。等待萨哈罗夫、索尔仁尼琴这样一批“莫扎特”式的人物的是悲剧性的命运:进行政治审判、利用精神病院、驱逐出境、剥夺工作、在大众媒体上(首先是通过《真理报》)进行暴风骤雨般的攻击和辱骂。对一个具体的知识分子的迫害,也就是对自由思考和主动精神的迫害,这种丑恶行径引发了另外一种十分可怕的现象:“冷漠无情、不问政治和消极情绪不断增长,双重道德标准开始泛滥,社会维系开始瓦解。而所有这一切又使道德、社会、工艺和经济方面的许多病变现象越来越深重。”这就是苏联瓦解的原因,所有的崩溃都是从内部的腐朽开始的。

雅科夫列夫把俄罗斯的希望寄托于“莫扎特”们身上。他认为,伟大的俄罗斯不是靠帝国的野心和军事实力,而是靠人民的美德和生活的质量。俄罗斯是只能在自由的条件下,在法律至上和人的权利高于国家利益时才能达到这种伟大。一切都是相对的,只有人、人的生活、死亡和不朽是绝对的。

但愿他的希望变成现实。

(学而思)(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史威登堡是17世纪十分受人尊敬的科学家, 因为奇特梦境和异象,他成为第一位以科学家身份记录撰述所看见的神灵、天堂与地狱、预知的未来……
  • 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故事中,伊丽莎白的偏见产生于她的视角和观念。当她站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用自己仅知的生活经验和思考方式为标准去衡量达西时,达西怎么看都是傲慢的、不招人喜欢甚至是令人气愤的。
  • 老话讲“妖不胜德”,在《西游记》中,作者对一些小妖出场的描述也很真实生动且耐人思量。
  • 不一时,将出酒肴,无非鱼肉之类。二人对酌。朱恩问道:“大哥有几位令郎?”施复答道:“只有一个,刚才二岁,不知贤弟有几个?”朱恩道:“止有一个女儿,也才二岁。”便教浑家抱出来,与施复观看。朱恩又道:“大哥,我与你兄弟之间,再结个儿女亲家何如?”施复道:“如此最好,但恐家寒攀陪不起。”朱恩道:“大哥何出此言!”两下联了姻事,愈加亲热。杯来盏去,直饮至更余方止。
  • 这首诗引着两个古人阴骘的故事。第一句说:“还带曾消纵理纹。”乃唐朝晋公裴度之事。那裴度未遇时,一贫如洗,功名蹭蹬,就一风鉴,以决行藏。那相士说:“足下功名事,且不必问。更有句话,如不见怪,方敢直言。”裴度道:“小生因在迷途,故求指示,岂敢见怪!”相士道:“足下螣蛇纵理纹入口,数年之间,必致饿死沟渠。”连相钱俱不肯受。裴度是个知命君子,也不在其意。
  • 话休烦絮。一日张孝基有事来到陈留郡中,借个寓所住下。偶同家人到各处游玩。末后来至市上,只见个有病乞丐,坐在一人家檐下。那人家驱逐他起身。张孝基心中不忍,教家人朱信舍与他几个钱钞。那朱信原是过家老仆,极会鉴貌辨色,随机应变,是个伶俐人儿。当下取钱递与这乞丐,把眼观看,吃了一惊,急忙赶来,对张孝基说道:“官人向来寻访小官人下落。适来丐者,面貌好生厮像。”张孝基便定了脚,分付道:“你再去细看。若果是他,必然认得你。且莫说我是你家女婿,太公产业都归于我。只说家已破散,我乃是你新主人,看他如何对答,然后你便引他来相见,我自有处。”
  • 说这汉末时,许昌有一巨富之家,其人姓过名善,真个田连阡陌、牛马成群,庄房屋舍,几十余处,童仆厮养,不计其数。他虽然是个富翁,一生省俭做家,从没有穿一件新鲜衣服、吃一味可口东西;也不晓得花朝月夕,同个朋友到胜景处游玩一番;也不曾四时八节,备个筵席,会一会亲族,请一请乡党。终日缩在家中,皱着两个眉头,吃这碗枯茶淡饭。一把匙钥,紧紧挂在身边,丝毫东西,都要亲手出放。房中桌上,更无别物,单单一个算盘、几本账簿。身子恰像生铁铸就、熟铜打成,长生不死一般,日夜思算,得一望十,得十望百,堆积上去,分文不舍得妄费。正是:世无百岁人,枉作千年调。
  • 这八句诗,奉劝世人公道存心,天理用事,莫要贪图利己,谋害他人。常言道:“使心用心,反害其身。”你不存天理,皇天自然不佑。昔有一人,姓韦名德,乃福建泉州人氏,自幼随着大亲,在绍兴府开个倾银铺儿。那老儿做人公道,利心颇轻,为此主顾甚多,生意尽好。不几年,攒上好些家私。韦德年长,娶了邻近单裁缝的女儿为媳。那单氏到有八九分颜色,本地大户,情愿出百十贯钱讨他做偏房,单裁缝不肯,因见韦家父子本分,手头活动,况又邻居,一夫一妇,遂就了这头亲事。
  • 话说宋朝汴梁有个王从事,同了夫人到临安调官,赁一民房。居住数日,嫌他窄小不便。王公自到大街坊上寻得一所宅子,宽敞洁净,甚是像意。当把房钱赁下了。归来与夫人说:“房子甚是好住,我明日先搬了东西去,临完,我雇轿来接你。”
  • 话说浙江嘉兴府长水塘地方有一富翁,姓金,名钟,家财万贯,世代都称员外。性至悭吝,平生常有五恨,那五恨:一恨天,二恨地,三恨自家,四恨爹娘,五恨皇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