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亚洲博彩app - App Store

古迹探微﹕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巡礼

廖士尧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iloveguava.com)
【大纪元10月13日讯】

驻足东海岸
蓝天、白云、大海
一片片陶片
一处处遗址
一段段的曾经
串联起远古的故事
蓝天白云大海依旧
未知编织起一切可能

我们所生存的岛屿如何诞生在地球上?史前时代的台湾是什么样貌?台湾南岛民族如何呈现多元的文化?走进史前馆,在史前的情境中,领略过去的社会与文化。

史前馆的规划筹建源于卑南遗址的抢救挖掘,卑南遗址出土一千五百多座葬墓与数万件陶器及石器,考量若在遗址之上兴建大型建筑物,将可能对地下文物资产造成无可弥补的伤害,因此于台东市康乐车站南侧觅地建设博物馆本馆,卑南遗址及其附近地区则规划为卑南文化公园。史前馆是以展示、教育为主的博物馆,本馆以考古学、人类学的研究典藏为基础,进入展示厅,首先介绍的是台湾的自然史。

台湾的自然史

自然史的展示可分为“诞生”、“变冷的世界”、及“新世代呈现”三部分,在“诞生”展现是以故事的方式呈现我们生活的这个岛屿出生的故事;“变冷的世界”是介绍冰河时期这个地质史上的重大环境变化,也说明冰河现象如何为台湾岛带来生物迁至的契机;“新世代”是从末次冰河时期结束至今这个与冰期迥然不同的经验,丰富的生物歧异和人为影响的逐渐加剧,相较于自然文化对早期人类生活的限制,现今人类的破坏使得自然环境严重地受到改变。

台湾的史前史

沿着回廊走入地下一楼,将时间回溯至数千年前,带领民众从已消失的部落社会中所遗留之生活用品及器物,听其娓娓道来源自古台湾部落社会的兴衰嬗递。史前部落如今虽然已经消失,然而其所遗留的器物,为适应当时环境所付出之心血结晶,睹物思其文化,推敲文化如何一路慢慢走来。

台湾南岛民族

台湾南岛民族单元以三个展示室来展示其内容。第一展示室中将有说明南岛民族的起源传说、传统仪式、生计方式、房屋建筑、亲族组织等项目,并展示南岛民族分布图及各族群的代表性物件的“导论”:第二展示室所展示的居住兰屿,运用海洋与森林资源,创造精致捕鱼技术与造船工艺的“雅美族”;男子成员十二岁到二十岁必须进入会所学习生活技能及知识的“卑南族”,运用丰富自然资源满足生计需求的“鲁凯族”其早其生活方式的展现等主题;第三展示室则是以展出“赛夏族”与“邹族”的祭仪及“布农族”的精灵观念及巫术。

卑南文化公园

在参观完充满现代感的博物馆本馆后,进入卑南文化公园,体验公园这块土地自然与文化绵延不绝的生命,由现代走回原始自然情境空间。卑南文化公园是一座具有自然风貌的考古遗址公园,结合史前聚落、墓葬遗址与游憩等功能,是台湾首座考古遗址公园,最大特色在于以现地保存、展示国家一级古迹卑南遗址。抵达“考古现场”,可以看到考古工作队现地挖掘、记录采集的实况,提供历史情境保存与再生的体验空间,打开一扇史前文化的窗口﹔沿着园区路线,登上视野辽阔的瞭望台,一览台东的山海胜景,并了解卑南遗址周遭的自然环境特色,瞭望台也复原现地出土的三座石板棺,这是卑南文化人留下的历史见证。

漫步在千年遗址上,思索人、自然与文化的互动,走一趟史前馆,探索历史、走向未来,体验大地留下来的感动与惊喜。

U◎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江东流映斜阳 滔滔奔腾向远方 淘尽古今多少事 青史悠悠戏梦长
  • 岁月如风,拂翠摇红。 鼓浪扬帆,穿越时空。 主佛创世,更新苍穹。 流云万顷,叠浪千重。
  • 一九九九“四.二五”,万人上访幸亲历。 店铺老板感善良,蔬果洗净笑相递。 平静祥和越今古,法轮旋转天绚丽。
  • 无明烦恼限迷思,六道输回业障随。 发广大心敦解脱,立坚固志力修持。
  • 山峦叠嶂的林荫深处 泉水宛如笙歌,催响鼓声 白发老农忘记年岁 仍日出而作 薄暮时分,缓步荷锄返家
  • 墙头之上梅花开, 阵阵香气扑面来; 双双燕子线上卧, 五线曲谱谱音阶;
  • 都说童年很珍贵 都说童年很短暂 也说童年不复返 独一无二的童年 那是一块小小净土 深深珍藏人们心底
  • 电影从妈妈秀雅留给儿子郑志浩的画册开始,用动画的形式引出云国及企鹅母子间温暖的亲情故事,让影片一开始就具备了一种梦幻般美好,也暗示了后续剧情发展脉络。
  • 清明,把死去的和活着的人连在一起,阴郁而沉重,它让人的感情变得脆弱。对故者的缅怀,对生命的思索,在生与死的对话中禅透生之意义。心灵由阴郁而透明,进而变得轻松、愉悦。
  • 大法救度众生醒,清明天地正法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