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共婵娟 古今共婵娟 说什么美好与浪漫?

作者:容乃加
font print 人气: 1414
【字号】    
   标签: tags: , , ,

“千里共婵娟”出自苏东坡的中秋词《水调歌头》,话尽“婵娟”美好与深情浪漫!这宋代的水调歌从宋唱到今,一直传有盛名。东坡咏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了代代人团圆心愿的代言,不管人在东西南北的哪一方,但愿都能在美好的中秋月下团圆,长长久久,天涯共此时!

东坡寄予“婵娟”的深情,是否和古人一脉相通呢?婵娟成了月亮的化身,是始自东坡的中秋词吗?

“婵娟”自古是美的代称

古人形容女子曼妙优雅的姿态称“婵娟”,后来婵娟就成了美人的代名词。如南北朝萧统《长相思》中描述了貌似婵娟的伊人,愿能与婵娟比翼双飞,“相思无终极,长夜起叹息。徒见貌婵娟,宁知心有忆。寸心无以因,愿附归飞翼。”

“婵娟”也不仅是美人的代称,它也被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如唐代孟郊用“婵娟”来吟咏花、竹:“花婵娟,泛春泉;竹婵娟,笼晓烟。”花的曼妙,竹的清雅,款款动人。

唐人常以婵娟形容明月

在唐人的诗中用“婵娟”形容月色明媚,或代指明月,已经非常多见。婵娟和明月两者都有着“美好”的内涵,是否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联婚”了呢?例如:刘长卿的《湘妃》诗句,吟江月的曼妙浪漫,就说道“婵娟湘江月,千载空蛾眉。”

僧人栖白的《八月十五夜玩月》诗句,吟中秋月色最圆、最“婵娟”,“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

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堪称千古绝唱一名句。不过,将“千里”和“婵娟”的意象联合不是自东坡开始的,回顾唐诗,已经能窥见“千里”、“婵娟”联手的美学,例如:

诗僧皎然吟咏:“……的烁婵娟又争发。客归千里自兹始……”。在皎然的这诗中,我们已经看到“千里共婵娟”的影像了。

诗仙李白怀念老友的诗《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有这样的心声:“翠娥婵娟初月辉”、“寄君千里遥相忆”。婵娟寄予君,千里遥相忆!果然,诗仙李白的创想,让东坡无法专美于前。而东坡把千里、婵娟紧紧连结起来,创了这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换了距离的美感,让人们念念到如今。

@*#

-点阅【成语数来宝】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八月十五、中秋赏月玩月的名诗不少,历代中,诗才瑰伟的诗人们还创作了不少才思纵横、情怀洒落的回文诗,同时展现回转牵肠的情致!相思深浓处 ,秋月也将相思回向人间。
  • 中秋节,围绕着月亮,围绕着团圆,有多少习俗古今相传?你知道起源吗?连系着中秋节传说故事,有一些神奇事儿你可能还不知道!中华儿女共沐中秋月光,代代相系相属!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赏赐有礼—清代文献中的天子礼物”特展,展期至至6月8日。
  • 齐国有个姓国的人,因“盗”发家致富,宋国有个穷人向氏跟国氏请教秘诀,却因“盗”而遭殃入狱。他们两人的“盗”术为何有这般天壤之别呢?
  • 一个“志于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坏事。当然,他在修养仁德的过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过错误,做过错事,但他心里是明白的,是愿意改正的,最终会做一个好人的。宋儒说,“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 苏东坡(清玉 绘图/大纪元)
    从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为一谈,代代欢歌与悲语的记忆在此时空延展,生死交织的特殊时空在此时交叙。苏东坡(苏轼)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虚掷,四时之变,无如此节者”。东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节中的有哪些令他难忘的生命脚印呢?让我们从他的诗集中寻去。
  • 清明节和寒食节这两个节日在古代经常被放在一起讨论,也一起过,那它们的共通点和区别都有哪些呢?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个节日的起源是什么,除了扫墓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习俗,那今天咱们就把这些问题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高鼎《村居》)微风和纸鸢是春日里的绝配,它有唤起人们儿时记忆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吗,风筝其实已经有二千四百年的历史了,它一开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风筝的历史。
  • 年少时看过一副对联,一下就记住了。对联说:“不生事、不怕事,自然无事;能爱人,能恶人,方是正人。”而这下联就出自于《论语》本章。不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九个字,仔细琢磨,内涵极深,令人感慨。
  • 一只巨型鸽子雕塑去年10月起现身纽约曼哈顿的高线公园(High Line),约16英尺(4.9米)高。创作这件艺术品的艺术家Iván Argote认为鸽子是纽约的标志动物之一。另一角度看,鸽子其实是多年前从欧洲移居到美国的“移民”,也从另一角度讲述了纽约的移民历史。无处不在的鸽子,见证着这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