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大吠 - 体育
命运天定.拨开迷雾

【定数篇】另外空间受赏金银 真实人生一一兑现

作者:泰源
font print 人气: 2455
【字号】    
   标签: tags: , , ,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居士,南宋大臣、词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进士,曾任建王(后来的宋孝宗)的东宫教师。宋孝宗即位,升任参知政事、右丞相。

史浩登进士时,他将近四十岁了,历任绍兴余姚县尉、温州教授,受到郡守器重。任满,除太学正,升国子博士。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曾经间接建议皇上(宋高宗)在(两位养子)普安郡王(赵昚)、恩平郡王(赵璩)二王中宜择一位以系天下之望,得到高宗赞赏:“浩有用才也”,于是兼任二王府的教授。

绍兴三十年,普安郡王被立为皇子,进封为建王。史浩权任建王府的直讲教授,皇太子对教授史浩很尊重,认真敬学。一日史浩在讲《周礼》的膳羞制度时,说到“世子(天子的嫡子)膳羞可以不会,世子饮酒不可以无节也。”建王谢他说:“我会谨记这教训。”三年后,建王即位,就是宋孝宗,非常重用史浩,几度钦点他担任丞相。

史浩奇梦

史浩在没及第之前,父亲英年早逝,家境极为清贫。有一年的除夕,家中一杯酒一片肉也没有,他尽力准备了一些食物祭拜祖先,祭罢后便入睡了。睡梦中他好像人在京城里,突然有两个皇宫中的贵人骑着马前来宣召他,催促他快快前往,史浩就跟着他们来到一个大殿下。

大殿的厅堂两旁各摆设一几案,上面摆满各种金银器皿,亮晶晶很耀眼。厅堂正中坐着帝王模样的人,左右两边站立着服饰华丽、仪容端庄的侍从,场面很盛大。两个贵人带着史浩上前叩见帝王,拜见的礼节,跟人间皇宫的朝拜仪式相似。

不一会儿,殿上的侍从传话,说奉圣旨赏赐给史浩金器多少,银器多少,共计是四百七十件。史浩慌乱而又惊异不敢接赏,此时有两个青衣人拽着史浩的胳膊让他下拜,史浩这才跪下拜谢。拜谢下了朝,两个贵人又带他往回走,途中有一条大河,史浩刚踏上河上桥走了几步,便失足掉落河中,这一下把他惊醒了。

第二天,正是新年元旦,史浩把梦境中的事讲给妻子听,妻子笑着说:“昨天晚上是大年夜,家家户户鱼肉瓜果祭拜、围炉,而我们家连一杯酒一片肉也没有,哪里会有那么多金银财富?不过是鬼魂恶作剧取笑你罢了!”史浩也因为做这个梦而发笑。

做了这个梦不久,史浩进士及第,又过了十五年,史浩担任秘书郎同时兼任皇太子建王的直讲教授。由于这个机缘,建王登皇位后,史浩受到重用。史浩在朝中首言赵鼎、李光无罪,申辩岳飞受冤太久了,宜恢复他的官爵,加录其子孙,都得到皇上采纳。

史浩宅心平恕,当了丞相后,热心推荐人才。他曾经打算推荐陈之茂,皇上知道陈之茂曾经非议史浩,问他:“卿是以德报怨吗?”史浩说:“臣不知有怨,若心抱着怨而以德报之,那是有心。”还有一次,他推荐莫济。莫济诋毁史浩的言词更是厉害,皇上说:“莫济不是非议你的人吗?”史浩答说:“臣不敢以私害公。”这就是史浩的宽厚胸怀,皇上从内心赞赏他,赏赐他许多财宝。

后来,算算他一生中先后得到的赏赐,恰好是梦中得到赏赐的数目——四百七十件,不多也不少。每次得到奖赏之厚,远远超过他人。有关史浩受赏赐的记载出自当朝洪迈的《夷坚志》。洪迈是和史浩同期的进士,也是宋代极享盛名的学者,博览群书,过目成诵,对史浩的事情知道得很清楚。(《夷坚志》和《容斋随笔》都是洪迈毕生精力完成的巨著。)

史浩显贵后,捐钱成立乡里义田、义学,帮助乡里中贤能人士的后代,那些得不到抚养无法自立的后人。(乾道四年 ,他任绍兴府知府,“捐己帑,置良田,岁取其赢,给助乡里贤士大夫之后,贫无以丧葬嫁遣者,附以学而以义名之”。)乡人把史浩和沈焕、汪大猷三人之像,画在庄所表示敬意和谢忱。史浩于89岁时去世,谥“文惠”,后追封为越王,改谥“忠定”。 史浩第三子史弥远,侄孙史嵩之均为南宋大臣,史浩家族“一门三丞相,四世二封王,五尚书,七十二进士”。

从上述记载中可看到,人一生的命运是定好的,史浩丞相在最困顿时,上天便托梦告之他日后的福禄富贵,他和妻子当时还不敢相信,以为鬼魂恶作剧拿他们开玩笑。谁知过了几十年后,点算自己一生享用过的福禄,与当年梦中所示的分毫不差也。

人一生该享的福禄多少也是注定的,过去有一种说法:“食禄尽则命尽”,如果一个人过早地享用完自己命中应有的福禄,随之而来便是夭亡。可见,钱财不是越多越好,要和自己的命相匹配,否则便会带来祸害或夭亡,试看今天中国的大陆,动辄贪腐上千亿元,简直比和珅还厉害,你可得要有个千亿元的命才能承受得了,否则,收监、祸害和夭亡是必然的,财多身弱皆是祸也!而且算计、陷害他人,得到不义之财的同时也造了大业,造了业就得还,这一世还不完,以后的生生世世都得继续还,何时才能还尽?

渭水亭亭柳,春柔可绾衣。(shutterstock)

附录史浩之诗一首

《柳带得归字》

渭水亭亭柳,春柔可绾衣。烟添染黛色,风束舞腰围。

对影同心在,攀条解赐归。行人系不住,结绶上王畿。

资料来源:《宋史》,《夷坚志》,《宣室志》,《嘉泰会稽志》(宋元方志丛刊本)卷一三、《宝庆四明志》卷一一。

@*#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俗话说人生际遇的福份:“一德、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若说好风水能荫命,那么改动风水的后果又如何呢?来看真实的故事。
  • 筝娘十七岁时,已为父亲挣得几万贯家财,可以与乡中的富户匹敌,婚嫁事亦提上了日程。老父考虑到那些大家子弟自家攀附不上,对乡村农家又不愿低就,于是就想出了一个特殊的方式来择婿。就这样,筝娘父亲意外地给她找到了一门“好人家”……。
  • 一个仕途不展的读书人,弃科考而从商,在发达之后又得到四品官的职衔,然而他衣锦荣归后,却不能和妻子团圆,到底是什么原因?
  • 明朝时期,有师徒地师俩人,踏着山脉去寻访吉地,一直从陕西追到四川。到了四川某县,他们果然找到了,可是找到的吉穴在无意间却又失于旅店主之手。后来,他们三家人竟然都能从这个吉穴分沾福气,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 罗浮山在广东惠州府,灵异的现象一向就很多,真正修道的人常常住在那里。有一增城人,又穷又病,常进罗浮山采药。有一天,他采药来到一座山,巧遇两个修道人现身,他无意中听到一席话。两个修道人观星的预言竟然应验了。真实情况是怎么回事?
  • 未来的事情难以预料,如果以眼前的处境来推断一个人的终生,那可能会失之千里。岳家嫌女婿变穷悔婚,而女儿守婚约,终得好结果。
  • 一帮马贼在大白天抢劫了朝廷的官银。名捕的妻子追上了马贼。妇人嗓音清亮,顺风向马贼呼喊道:“我是保定府某名捕的妻子,为了追回官银,特地找你们索要。你们赶快把官银放下,否则就要吃我的弹丸了!”后况如何呢?
  • 两个年轻人都意外地娶了个“老婆婆”,后来,一个失财逃家,一个迎来娇妻美眷又得财,结果大不同,其转机的关键为何?是机运或另有其他原因?
  • 清朝初期,江苏扬州地区的宝应县,有个捕快叫韩五,经常穷得揭不开锅,不能供养老母。他想,自己常常捕捉响马,何不试下自己当响马,也可能抢得几个钱?买些粮来供母亲食。结果差点丢了命,然而,结局又出人意表。
  • 清代秦晋配的传奇。蒋生的姐姐说:“现在正有一事为难。弟媳已经准备做阿婆了,但她还是垂着头发作女儿的打扮,让她改变装束,她不同意。现在我弟弟有幸归来,事情应该怎样办?”这一对夫妻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不寻常的故事……这一天花烛高烧,蒋生、秦娘拜堂在前,儿子、媳妇拜堂在后。观看的人都拍手叫好,认为这是一件从来没有过的盛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