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传奇

作者:梅溪子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3053
【字号】    
   标签: tags: , , , ,

2019年7月20日刚好是“阿波罗”老鹰号登月50周年纪念,虽然笔者1975年才进入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所属詹森太空中心(Johnson Space Center)工作,很多亲友好奇,不时地问:人类真的登陆过月球吗?

詹森太空中心作为控制太空人任务的中心,保存了当时“阿波罗”老鹰号的录影音像,从中可听到人类第一次在月球发回地球的第一句话就是“休士顿,老鹰号刚登陆了”。

总会有人对事实持不同意见。好多年前,网路上就有异议者质疑登月照片造假,尽管NASA美国宇航当局一再澄清说明,但似乎“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人类跟月球的关系,不仅仅是表面的接触而已。个人有从事高科技工作32年的经验及耳闻,网路上也有关于月亮的传奇,就容在下作为(詹森太空中心)后半局内人说个秘辛。

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位于德州休斯敦(休士顿)的宇航局詹森太空中心(NASA Johnson Space Center)。(Kitty Wang/新唐人电视台)

奇特的卫星月球

根据NASA官方档案,月球是个非常奇特的所谓“天体”:

(一)一般太阳系行星的卫星直径都不会超过母星的5%,但月球体积大得无法理解,它的直径是地球的27%。

(二)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月球到地球的395倍,很巧合的是太阳与月亮直径的比例也是395 。

(三)月球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因此它永远用同一面朝向地球。有如橄榄球一样的椭圆,一个球尖指向地球。

(四)月球内部是空心的,它包着金属壳,要在月亮地表钻孔很困难。

(五)月球上发现有人工修凿痕迹。

(六)带回第一块月球岩石年龄约36亿年前,而后有43亿岁、46亿岁及45亿岁的。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为37亿岁。

这么看来月球年龄比现在的地球还老,推测该是在我们这个地球形成之前就存在了。这些知识、资讯对现在的地球人来说,真是“不解之谜”。

月球岩石

詹森太空中心存放着被太空人(宇航员)带回来的月亮岩石,可以看得到、摸得到。那也是一个1969年美国太空人阿姆斯壮登陆上了月球的佐证。

讲到月球岩石,有件趣事:1996年法轮功李洪志大师到休士顿讲法,当年他也顺道访问了詹森太空中心。展览地区很大,那时陪着导览的学员,一时之间没弄清楚月岩放在哪个房间。据在场目击者转述,李大师笑笑地伸手指出正确的方向,同时透露说“月亮是人造的”。

这就奇妙了,科学上最合理的解释也导向“月球应该是人造卫星”的立论。开明的现代考古学家最新观点是:“人类不止一茬”。史前某时期的地球上可能真有科技高度发达的人,那么他们很可能就研发一颗能照亮夜晚的“人造卫星”放射上天。到目前、这就是最能圆满解答所有月球“不解之谜”的月球起源学说。

“前世造月”的史前故事

研发一颗能照亮夜晚的 “人造卫星”放到太空真可行吗?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吗?网路上流传着一位法轮大法修炼人写的“前世造月”的故事。

这位修炼人记得自己曾在一个史前年代转生过,距今大约上亿年。当时的文明远远超过现代文明的发达程度,许多现代人认为根本不可能的科技在当时都已经实现。由于那个时期的科学技术十分发达,人们开始构想要制造一颗天体送上太空,照亮地球漆黑的夜晚。

这位修炼人当时是一个工程师,参与月亮的建造工作。人们先造了月球的基础骨架,然后利用神奇的机械技术,让月球的骨架腾空飞起,由大量的巨型飞船拖曳前往太空中的轨道。在庞大的基础骨架进入轨道后,由工程人员进行后续的建造,在地球外的太空轨道上进行月球的组装工程。内部构造先由月球核心做起,核心内部放置了各种精密齿轮、机械、动力设备等装置。核心以外到月球外壳之间除了骨架以外,没有放置太多东西,大致是空心的。最外层是以厚金属板组合而成的一个保护壳,厚度达数公里。经过了几年日夜不停的工作,人类终于完成了建造月球的工程。

当时,月球正面设计为抛光面,反射太阳的光芒照亮地球的黑夜。为了保持照明的高效率,将正面控制为永远面向地球。参与造月的人,成为当时人类最尊崇的一群人,让人们称颂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造月的那一时期的人类文明没有逃过毁灭的命运。人类在变异中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地球也遭到严重破坏,最后再度回归原始时代重新开始。

“人类不止一茬”,我们地球上就有许许多多的这一茬人类文明之前留下的伟大遗迹。当然了,如果上述的史前造月此种神奇的叙述您一下子很难接受,那就不妨将之当成“科学幻想小说”看待,慢慢再去理解人类历史上修炼文化的超凡之处。

提到神与神迹,“无神论”证实不了神不存在,反倒是美国好多位上太空漫游过的宇航员都说在太空上更感受到神的存在,有不少奇遇[1],他们作证科技与宗教信仰可以并存。有不少登上过太空的、登月的宇航员在返回地面后,也都走上了信神的道路。

看看从太空望远镜中拍摄到的各种各样难以想像的宇宙神奇景象,人类的智慧无人能解其中的奥秘,更是佐证造物主无比伟大的杰作。

哈柏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棒漩星系NGC 1512的核心区全彩影像。光环的直径宽达 2,400光年。 (影像提供 : NASA, ESA, Dan Maoz)

注:相关文章点入阅读:
[1] 许茹:杨利伟太空奇遇 美众多宇航员信神  #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们对月球的神秘感似乎从未降低过,日本今日发射了首枚月球卫星,用于执行调查月球的情况。日本宇航研究机构称,这颗“辉夜姬”卫星的发射是自美国“阿波罗”计划之后,四十年来最大的月球太空任务。目前人们对于月亮的了解已超越当年未登陆月球前的想像,一些新发现的证据使科学家们大胆推测,月亮是一颗人造卫星。
  • 月球的天文参数证明月球不是自然天体。月球的直径为地球直径的27%,而其它行星的天然卫星,直径一般都不会超过母星的5%。如火星直径6,787公里,有二个卫星,大的直径有23公里,是火星的0.34%。木星直径142,800公里,有13个卫星,最大的一个直径5,000公里,是木星的3.5%。土星直径120,000公里,有23个卫星,最大的一个直径4,500公里,是土星的3.75%。月球反常轴向自旋速度非常之快,远远快于大小、距离与其类似的行星的卫星所应有的速度。一般天然卫星的轨道都是椭圆的,而月球轨道却是圆形的,和人造地球卫星的圆轨道类似。
  • 月球是从地球上唯一能直接用肉眼观察其地表形貌的星球,也是目前太空人唯一登陆过的星球。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除了地球本身以外,人类目前最熟悉的莫过于这个高悬天际的巨型球体。然而这个熟悉而古老的月球,经过研究者仔细的解析,发现人类目前的知识仍然极为有限,月球仍然充满了许多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谜团。
  • 近日,大陆媒体报导了中国首位太空人杨利伟在2003年第一次进入太空时的经历:突然间,响起了“敲门声”。
  • 苏东坡(清玉 绘图/大纪元)
    从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为一谈,代代欢歌与悲语的记忆在此时空延展,生死交织的特殊时空在此时交叙。苏东坡(苏轼)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虚掷,四时之变,无如此节者”。东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节中的有哪些令他难忘的生命脚印呢?让我们从他的诗集中寻去。
  • 清明节和寒食节这两个节日在古代经常被放在一起讨论,也一起过,那它们的共通点和区别都有哪些呢?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个节日的起源是什么,除了扫墓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习俗,那今天咱们就把这些问题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高鼎《村居》)微风和纸鸢是春日里的绝配,它有唤起人们儿时记忆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吗,风筝其实已经有二千四百年的历史了,它一开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风筝的历史。
  • 年少时看过一副对联,一下就记住了。对联说:“不生事、不怕事,自然无事;能爱人,能恶人,方是正人。”而这下联就出自于《论语》本章。不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九个字,仔细琢磨,内涵极深,令人感慨。
  • 一只巨型鸽子雕塑去年10月起现身纽约曼哈顿的高线公园(High Line),约16英尺(4.9米)高。创作这件艺术品的艺术家Iván Argote认为鸽子是纽约的标志动物之一。另一角度看,鸽子其实是多年前从欧洲移居到美国的“移民”,也从另一角度讲述了纽约的移民历史。无处不在的鸽子,见证着这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
  • 事实上,孔子往往是仁知兼言。仁者有知,而知者亦向仁。孔门教人“三达德”,要“智、仁、勇”并修。故而,此处应将仁知贯穿、融合理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