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感悟亲情

贝比来了

教养的解方就是“爱”。(fotolia)

想成为母亲的渴望,她选择用领养小孩的方式。因他和另一半,不想刻意隐瞒孩子身世,所以没有一定要领养3岁以下孩子的顾虑;相反地,他们反倒愿意给大一点的孩子机会

 

贝比来的那年,他八岁,我五十二岁。我们中间差距四十四岁,形成夫妻两儿深沉的隐忧。

这个小孩刚出生不久,就被母亲带走;之后,辗转去了两个寄养家庭,中间曾被带回原生家庭,后来才被安置在育幼院。

在原生家庭时,他与六、七个大人住在拥挤的房间,大部分人吸烟,浓浓的烟味令他想要逃跑。在他短短八年的生命当中,一直在飘泊,每一、二年,人生就得重来一次,以至于他误以为人生下来就是这样,居无定所、举目无亲。

我常趁他洗澡或陪他睡觉的时候跟他聊天,一点一滴打开他的心房。有一次我问:

“你当时被带去育幼院,还记得吗?”

他当时还小,记忆不够完整。只记得之前在家睡了一晚。

“第二天一大早,车子来了,就把我接走了。”

他轻描淡写,我的心就像被铁锤敲打,感觉很痛!

因为他的身世特殊,所以并没有完整的亲属概念。他在育幼院时期,有一次作业必须画四张图,不仅得画出与亲人之间的互动,还必须配上图说。

这道题对他来说,实在太难!他空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写。

“我不知道怎么写,我没有爸爸、妈妈……”

“没关系!你就把叔叔、阿姨和保母妈妈、小军都画上去。”

他靠着这些“借来的亲属”,很快完成作业,嘴角还挂着笑容。

来到我们家以后,别说爸爸、妈妈、奶奶、姑姑,他一下子多了好多家人,数都数不完。他最喜欢待在台中舅舅家,那里有很会照顾他的心愉和BOBO表姐,还有他喜欢得不得了的Henry表哥。我常趁假日的时候,把他丢给我大嫂带,之后,再到台中高铁站接他。

奶奶和姑姑也很疼他。我婆婆出身中坜客家庄,家族成员很多。贝比来了之后,第一次过年,参加家族聚会,每个到场的亲戚,都给他带了玩具、新衣服和红包,他尽忙着鞠躬、磕头、道恭喜,快乐得像只雀跃的小鸟。

他常跟我玩一道数学题:

“当我十岁的时候,你几岁?”

“我五十四岁!”

“那当我二十岁的时候,你几岁?”

“我六十四岁!我希望我能活到八十四岁,看着你长大!”

“那等我活到九十九岁的时候,你几岁?”

“喔!那我可能早就死了!”

“不、不、不!我是说,等我活到一兆岁、一京岁的时候,你几岁?”

他明知故问,把心中的隐忧,用游戏婉转表达。

他担心我们夫妻真有一天走了,他将又变得无依无靠。

我告诉他,若真有那么一天,你就去找心愉姐姐、BOBO姐姐和Henry哥哥,我早就交代他们,要好好照顾你。他还是不放心:

“妈妈!这世界上,是不是真有天堂?”

“有啊!”

“那你可不可以先把那边的地址给我?”

“好啊!等妈妈到那里以后,绝对在第一时间,就把地址告诉你!”

他还是无法完全放心,交代我:

“妈妈!你干脆先帮我留一间房间,等我去了,很快就可以跟你们住在一起。”

我答应了他!并且祝他夜夜好眠。妈妈有一天,会在天堂等你!◇

——节录自《贝比来了》/ 时报文化出版公司提供

《贝比来了》/ 时报文化出版公司提供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