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闲话文史

蓝田日暖玉生烟

玉手镯。(fotolia)

五代十国时期,平居晦远行到了于阗,记录了神话一般的于阗产玉的情景。

那时的于阗盛产玉,多到什么程度呢?人家叫捞玉,直接去河里捞就行了,那里的河就叫玉河。中原捞鱼,于阗捞玉,听起来像个童话,可这是真实的历史。

翡翠(硬玉的一种)。(Rich Jade富御提供)

于阗的玉出自玉河,即产玉的河。

玉河在于阗城外,源自昆山,西流一千三百里至于阗界牛头山分为三条河,一条白玉河在城东三十里;一条绿玉河在城西二十里;一条乌玉河在绿玉河西七里。三条玉河每条又分为五条,这些河流虽起源自同一条河,但是河里的玉随地而变,所以颜色不同。每年黄历五、六月河水暴涨,玉就随着水流下来了,水量大玉就多,水量小玉就少。秋季七、八月水势退了就可以捞玉了。于阗的法度是国家先采,百姓后采。所以于阗的器用服饰往往用玉。当时中国的玉,多来自这里。

韩国江原道玉山家贩卖部的白玉饰品。(孙明国/大纪元)

如果从高处俯瞰,十五条玉河,源出一处,五种白色,五种碧色,五种黛色,宝玉的莹润映着水波在阳光照耀下,暧暧依依,其壮观、圣洁、高贵的天然意态不是文字丹青可以描绘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读诗许多年,今日方得解。

玉是佛教七宝之一,于阗又是佛教传入中国的首站,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联系,妙不可言。

──据五代 平居诲《于阗国行程记》 @*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