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如何在网上买toto-竞彩足球比分预测-美国彩票种类
神传汉字看人生运道(十五)八字(忠字之十)

求忠臣 必于孝子之门

作者:陈彦玲

仓颉像。(素惠/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747
【字号】    
   标签: tags: , ,

笔者这几年,有不少的机会接触从中国到美加求学或移民或就业的家庭。其中有一个现象常让人怵目惊心,那些孩子们喊唤长辈如使佣人,而长辈们不但不以为误,甚至有不少皆是唯命是从的情况。这些孩子也很有很高的比例成为老师眼中不驯管教的学生,遇到缺乏理解与包容的老师,则往往造成更为紧张对立的情况,老师头疼、孩子抵抗,家长也难心安。

不管这些孩子的家境如何丰厚,他们总有一天得要面对职场,可有的孩子认为反正自家产业等着他接手,到时找个执行经理去管理,自己总能坐享其成。殊不知自古已有明言:“良禽择木而栖!”哪个有良知品德的执行人才愿意为着一个坐享其成的少主服务呢?这个现象让我想起了朋友告诉我的一个真实经历。这个朋友拥有成功的大事业,他曾回顾白手起家时的许多过往,其中一个故事很值得与读者分享。他在创业的早期,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所以没有丰厚的薪资给员工。有位十分优秀的员工向他提出辞职,因为这份薪水无法给年迈的父亲优渥的物质照顾,而同业则以更好的薪水向其招手。老板并未做任何挽留或道德劝说,他深感不安的到这位员工的家里去表达慰问之意,也向其老父致上歉意:“老伯,很抱歉,我的才德不足,没有办法给贵公子丰厚的薪水,苦了您了!”

老板万万没想到,隔日该名员工竟然不辞职了,老父感动于老板的人品,也了解孩子的孝心,他于愿足矣,并奉劝儿子留下来帮助这位真诚的老板。当然,公司的日渐蓬勃为彼此带来了精神与物质的丰富成果。这位员工的辞职与留下都是为了孝顺父亲,这让我想起了《忠经 保孝行章第十》:“夫惟孝者、必贵于忠。忠苟不行、所率犹非其道。是以忠不及之而失其守、匪惟危身辱、及其亲也。故君子行其孝、必先以忠。竭其忠、则福禄至矣。故得尽爱敬之心、以养其亲、施及于人。此之谓保孝行也。”《后汉书二 卷二十二》也记载了孔子说的:“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真乃至理名言。

我们来看看孝这个字的古字形;甲骨文是“ ”,金文写成“”、“”,其中将甲骨文中的“”写成更具体的“”或 “”,以头发长和型体弯曲来表示年老或长者。小篆的“”延续了金文的字形,到了隶书则写成了“”,其中以金文最能让人明白子嗣照顾老者的形象。

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著名的二十四孝的故事,或许有人认为那是现代人不可能做到的标准,也缺乏相对实践的环境。但是,笔者还是希望提醒家长们在孩子小的时候能让他们了解这些典范故事,在孩子的心中收藏着这些优良的文化资产。若是孩子已届青少年,那么多以身教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和乐,他们也就自然的理解跟随了。

近日造访了一位长年生活在美国的华裔,他的儿女成就颇高,却没有落入忙碌的商业活动而与家人分离,他们以家人相处为生活的重心,因为孩子们从小就跟着父母学习如何为爷爷奶奶打造一座四季可观的花园,这种为长辈深耕的过程孕育出下一代对土地与亲情有着稳定与微妙的关系,他们的孩子也用心用行动展开对现今许多道德败坏现象的呼吁,让许多大企业登门求才,这种从孝顺的家庭发展出来对人类道德关怀的忠,在现今社会实属难得。@

点阅【神传汉字看人生运道】连载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宋哲宗御书“忠清粹德”称勉的司马光,不仅为官清廉更以所着《资治通鉴》流芳千古。他认为:“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 我们可以看到直至清朝中华民族都还是信奉神明的引领,让人达到清和澹虚能与神灵交通,如此可以保证人的道德不下滑,稳固精神层次与物质生产的平衡状态,万民才有身心幸福的生活。因此,百姓的忠即体现在其诚恳的生产,踏实的扶持社会的运作,帮助君主完成天命,此谓百姓之忠。
  • 齐国有个姓国的人,因“盗”发家致富,宋国有个穷人向氏跟国氏请教秘诀,却因“盗”而遭殃入狱。他们两人的“盗”术为何有这般天壤之别呢?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赏赐有礼—清代文献中的天子礼物”特展,展期至至6月8日。
  • 一个“志于仁”的人,不可能有意去做坏事。当然,他在修养仁德的过程中,也可能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犯过错误,做过错事,但他心里是明白的,是愿意改正的,最终会做一个好人的。宋儒说,“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 苏东坡(清玉 绘图/大纪元)
    从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为一谈,代代欢歌与悲语的记忆在此时空延展,生死交织的特殊时空在此时交叙。苏东坡(苏轼)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虚掷,四时之变,无如此节者”。东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节中的有哪些令他难忘的生命脚印呢?让我们从他的诗集中寻去。
  • 清明节和寒食节这两个节日在古代经常被放在一起讨论,也一起过,那它们的共通点和区别都有哪些呢?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个节日的起源是什么,除了扫墓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习俗,那今天咱们就把这些问题一次都弄明白。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高鼎《村居》)微风和纸鸢是春日里的绝配,它有唤起人们儿时记忆的特殊能力。可您知道吗,风筝其实已经有二千四百年的历史了,它一开始可不是供人消遣的玩具。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风筝的历史。
  • 年少时看过一副对联,一下就记住了。对联说:“不生事、不怕事,自然无事;能爱人,能恶人,方是正人。”而这下联就出自于《论语》本章。不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九个字,仔细琢磨,内涵极深,令人感慨。
  • 一只巨型鸽子雕塑去年10月起现身纽约曼哈顿的高线公园(High Line),约16英尺(4.9米)高。创作这件艺术品的艺术家Iván Argote认为鸽子是纽约的标志动物之一。另一角度看,鸽子其实是多年前从欧洲移居到美国的“移民”,也从另一角度讲述了纽约的移民历史。无处不在的鸽子,见证着这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