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有洞天 胸中有乾坤

文/杜若
古印度时,释迦佛能从一粒沙砾中看到三千大千世界。(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1553
【字号】    
   标签: tags: , , , ,

人们常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如果人能拥有宏观的视觉,看一看微观世界,说不定那里也是一个无比广阔的世界。古印度时,释迦佛能从一粒沙砾中看到三千大千世界。道家认为,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在中国正史,民间传说中,有人能从方寸之间,进入一个广阔的天地。故事读来妙趣横生,匪夷所思。

壶中洞天

东汉时期,汝南有一人名叫费长房,曾经做过管理市集的小吏。市集中有位卖药的老翁,常将一只壶悬挂在店铺边。

每到市集结束后,老翁就跳到壶里面。这场面,市集上的商贩、城民都没人见过,惟独有一天费长房从楼上看到了。他感到很奇异,于是去拜见老翁,恭敬地献上美酒和肉脯。老翁知道费长房的来意,于是告诉他,明天可以再来。

第二天,费长房又去见老翁。老翁带着他一起跳入壶中。表面看壶口很小,但是跳进去之后,里面却也是一个广阔的世界。

壶中的世界很华丽,里面摆满了佳肴和美酒。二人一起喝完酒才出来。出来后,费长房便拜老翁为师,从此以后随他学道。

后来,根据这段典故,演绎出一句用语“壶中洞天”,用来比喻仙境,以“壶公”比喻非同寻常的人。

“壶中洞天”用来比喻仙境,以“壶公”比喻非同寻常的人。清 道光 花卉款梨形紫砂壶。(公有领域)

胸有乾坤

在中国古代,道家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如果以宇宙宏观的概念描述人体,那人体里面又是怎样的世界?在清朝人乐钧的记载中,有一则平阳生的故事。

关于平阳生,没有人知道他的来历。据说平阳生小时候,曾突然走失了,直到十五岁才回到家,但已成了哑巴。这时的平阳生举止落拓,既不梳头、不沐浴,也不戴冠帽、不穿鞋,总是穿着一件破烂的衣服。更奇特的是,他不吃饭,也不喝水,冬天不穿裘衣,夏天不穿葛衣。

有一个姓周的书生,看到平阳生异于常人,常常想方设法探寻他的秘密,但都没有结果。有一天,雨过天晴后,周生到田野散步,无意中发现平阳生走在泥淖中,但双脚没有陷入泥中,也没有被泥巴弄脏。周生偷偷地跟着他,进入一座古庙,隐身在庙门后,隔着一道缝窥视他。但见庙中的泥塑神像都起身迎接平阳生。平阳生向他们回礼,遂即坐在一处石阶上与他们谈话。周生这才知道他并不是哑巴。

次日晚上,周生对着平阳生行礼,希望能得到他的教导!平阳生笑着说自己不是神仙,都是幻术罢了。说罢,就坦露着胸膛,胸口上有一个一寸多长的方孔,就让周生进入看看。起初周生并不相信,但他还是抬起脚做了一个上台阶的动作,瞬间身体飘浮上升,从方孔中进入平阳生的胸膛中。

方孔中的世界,有农夫在田中耕种,挑夫挑担匆忙赶路,有举着仪仗呵斥开道之人,有追逐奔跑的孩童,有市集贸易,售卖各种各样的商品。凡是花草树林、山石飞鸟,家禽家畜等,方孔中的世界应有尽有。

方孔中的世界,有农夫在田中耕种,挑夫挑担匆忙赶路,有市集贸易,售卖各种各样的商品。图为清末北京民俗画家家周培春绘制《京城店铺幌子图》插图。(公有领域)

周生在方孔的世界中坐卧行走、吃喝住宿没有任何障碍,并且心境阔然舒适,神采焕发,几乎忘了他正在平阳生的胸膛之中。如此过了三日,周生还看到宛如珠贝散发着光芒的宫殿。城中的人都穿着锦绣衣裳,戴着镶嵌美玉的冠帽,吃着香气四溢的佳肴,喝着用雪水煎煮的清茶。孔雀、翠鸟、鸾与鹤等仙禽在门户间翩翩起舞。虽然无风,却能听到悦耳的天籁之音。

周生在方孔的世界中,走了非常遥远的路,记不清投宿了多少地方。但见月圆又月缺,冬去又春来,时间往复循环,没有终了。周生感到前途渺茫,似乎永远也走不到头。孤独的他因伤感而痛哭流涕。周生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却又不是梦,以为自己已经死了却又没死。经受着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周生受不了了,于是大喊平阳生的名字。

忽然,周生发现自己从平阳生的左耳中掉了出来,回到了现实世界。只见桌子上的灯还亮着,守更人报时刚敲了四下梆子,原来四更天了(凌晨一点左右)。短暂的时间中,周生历尽了漫长的岁月。@*#

周生在方孔的世界中还看到宛如珠贝散发着光芒的宫殿。明 仇英《连昌宫词》。(公有领域)

事据《后汉书》卷八十二下、《耳食录二编》卷三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太和绝顶化城似,玉虚仿佛秦阿房。南岩雄奇紫霄丽,甘泉九成差可当。”这是建成后的云中宫殿——武当山宫观给后人带来的视觉冲击,而这宏伟的工程能够落成要归功于明成祖朱棣。
  • 古往今来,吟诵明月的诗句、篇章数不胜数。有意思的是,一些诗词中还提到“修月”。如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云:“从来修月手,合在广寒宫。”金元之际的文学家元好问曾写道:“下界新增养蟾户,玉斧谁怜修月苦。”明代唐伯虎《观鳌山》之二中亦有“金吾不禁夜三更,宝斧修成月倍明”等等。
  • 在唐代的科举考试中,报考人数最多的是明经科与进士科。明经科主要考察学生对于“经”,也就是《礼记》、《左传》、《毛诗》、《周礼》、《仪礼》、《周易》、《尚书》、《公羊传》、《穀梁传》的掌握,难度低于进士科。也正因为如此,明经出身为官者,地位往往不及进士出身的,官场上常常失意。
  • 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的中华大地,自古就流传着许许多多的神言、神迹,尤其在人迹罕至的山岳中,更是隐匿着不少修炼了几百年、上千年的修行人,偶尔亦有神迹显露给有缘之人。唐代古书《酉阳杂俎》就记录了一些神山中的神迹。
  • 十年间不经科举,方观承从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纪元)
    在祖父、父亲被贬谪到黑龙江时,方观承还只是个少年,但他与兄长每年轮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亲,徒步往返万里。有一年,他辗转先去了浙江宁波,打算找一个富裕的亲戚借点钱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师父给的盘缠,准备离去时,道士提醒他说,“你回去以后,要好好的修身养性,否则这套本事就不灵了。”
  • 杨延昭传奇——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清玉/大纪元)
    在玉皇殿主阵失利后,王兰英、杨延昭及穆桂英率领将士一度攻下玉女、铜光等数十阵,并成功让黑水、西夏国军士倒戈投向宋营,然而此时辽国萧太后前来亲自坐镇,辽军士气大增,宋辽双方互有胜负,战况陷入胶着状态长达数月之久,宋军诸将士苦思对策,始终难有进展。
  • 等大伙儿进入内室,只见壁间挂了一幅赵子昂所绘之马,内有一匹,毛色与丢失的马儿非常相似,马尾巴处被香头的火炷所烧。此时崔生方始悟到,那马,原来是东邻家的画中之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觉呢。
  • 古籍曾记载一位高人。此人常常与虎为伴。我们常说伴君如伴虎,意思是说虎是危险的动物,这位古人为什么会与虎为伴呢?他又是如何驯服猛虎的呢?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一颗善心,在处理问题上动善念。
  •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
    他进了屋内,看见男婴,心里一惊,“这孩子好面善啊!”他又想了想,“不就是刚刚的梦中人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