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9年04月08日讯】(大纪元记者钟元台北报导)台湾千元大钞背面的国鸟帝雉,在阿里山区海拔2,488公尺的小笠原山复育有成。长年在小笠原山观察帝雉的荒野保护协会嘉义分会解说员苏家弘,与记者分享他拍摄到罕见的帝雉树上振翅奇观。
帝雉又称为“黑长尾雉”,被列为世界濒危鸟类,是台湾体形最大特有种鸟类,也是雉科鸟类中,栖息于最高海拔者。林务局嘉义林管处在小笠原山,复育帝雉有成,族群数量增加。

帝雉个性谨慎隐密,从容镇定的仪态,为它赢得了“迷雾中王者”的美誉。苏家弘表示,前几天阿里山刚好雾气比较弥漫,非常适合“迷雾中王者”的帝雉出来觅食。

苏家弘说,2、3月是帝雉求偶季节,雄鸟会跳追求女伴的舞蹈,抬头挺胸蹦蹦跳跳,频频振翅,非常漂亮,吸引雌鸟的注意。帝雉个性娴静,但领域性强,除了在求偶时,不然很少有2只以上雄鸟同时出现。

他在小笠原山正巧看到2只雄鸟争求偶追逐雌鸟,“有拍到振翅画面,还有互相打斗的影片,尤其打输的雄鸟还飞到树上并振翅,应该是表示不服输认为自己还是很棒!”“一般雄鸟都是在地上振翅,要拍到在树上振翅的帝雉很难得。”

帝雉雄鸟全身呈宝蓝色光辉的蓝黑羽,尾巴为蓝黑色带有白色横纹。雌鸟为了孵育下一代,有明显保护色,大都呈现橄榄褐色,尾羽具黑色横斑。雄雌鸟眼周均裸出,眼睛周围为醒目的鲜红色,皮肤呈红色,喙角黑色,脚暗灰色以至绿褐色。


“我拍摄时都是拿着椅子坐着观察。”苏家弘表示,3-6月是帝雉繁殖期,民众观察时要自然拍摄,它们觅食时不要去喂食,也不要惊吓、追逐它,“要蹲着去观察帝雉,跟它们好好的相处。”

苏家弘说,阿里山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可以看到帝雉、黄喉貂、山羌、台湾弥猴,以及阿里山的山鸟,如冠羽画眉、青背山雀、煤山雀、松鸦(又名橿鸟)、星鸦等很多鸟类。


此外,阿里山现在是樱花季,他也和记者分享“樱花之美”。包括在阿里山生态教育馆旁的高砂樱,和在阿里山香林服务区的大岛樱,其中有宽青带凤蝶及熊蜂正在花间觅食的特写。


责任编辑: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