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闹市 以菊为伴的花隐道人

文/宋宝蓝
高公旦经常挽留渔父、牧童跟他一起喝酒闲聊。每次喝醉了,就在湖边放声高歌。图为清 戴琇《春溪扁舟》。(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967
【字号】    
   标签: tags: , , , ,

这边门庭喧嚣,那边丛花似锦,一动一静,相得益彰。人们流连在花丛中,尽情地欣赏着烂漫的花朵,徜徉于“花隐”之园,似乎早已忘了菊园之主的真名。

明末清初有一个高姓道人,名巉,字公旦。他的先祖是山西人,因长年在扬州经商,就在当地成家立业。到高公旦时家道中落,高公旦因而弃商,转为专心读书。

高公旦所读之书颇为奇特,他不喜欢阅读诗文,却能凭着自己的理解推断古今之事。他看见世人只知勤恳读书以求得功名,对世上其它事情却显得愚昧而无知,于是放弃儒学,羞于和儒生为伍。

高公旦注重自身修为,仰慕秦汉时期的二位游侠──朱家、郭解,此二人崇尚侠义,不看重钱财,常及时出手救济他人。乡里有些少年喜欢逞能卖弄,到处捣乱,一开始很怕高公旦知道,等到事态发展到严重地步,难以收拾时,才转而向他求救。高公旦希望他们能洗心革面,常给他们自新的机会,也会不时地伸出援手,为他们解围。当时扬州人很敬重高公旦,凡是来到扬州的天下豪杰与贤士听说他的声望后,也多喜欢与他结交。

崇祯十七年(1644年),高公旦知道战乱将要发生,于是带着家人迁移到南徐,以避兵乱。当时,长江上聚集了各地的兵将统帅,争相邀请公旦到自己麾下。兵征之时,诸军征伐,残害黎庶,高公旦不想到军中做事,不想做那些害生之事,于是屈身退隐,并有意自污声名,这样才得以保全。

顺治二年(1645年),扬州城中发生惨烈兵祸,恐慌的百姓像鸟兽一样四处逃散。兵祸过后,高公旦率先独自进城,探访亲友故交,祭奠死者,救助伤民,默默地做了很多善事。

朝代更迭,风云变幻,看着人事代谢,世事无常,高公旦深自感念感叹。为避兵祸,他经受了一番颠沛流离、困顿挫折,磨难将人心中的执念,逐渐地消磨,心境渐渐趋于平淡。后来,高公旦在黄子湖(今江苏邗江县西北)中建造房屋,每日与湖光山色为伴。心灵淡泊了,连口味也变清淡了,昔日对鲜肥鱼肉的喜爱,他也渐渐舍弃了。

高公旦与湖光山水为伴,心灵淡泊了,连口味也变清淡了。图为明 顾凝远《山水》。(公有领域)

平日里,他穿着宽布大衣,戴着竹皮凉帽,脚踏草鞋曳杖而行,穿梭在篱笆之间。没有了分别之心,心境也恬淡了。他经常挽留渔父、牧童跟他一起喝酒闲聊。每次喝醉了,就在湖边放声高歌。

但是,没过多久,黄子湖一带发生水灾,高家的房屋全都被大水淹没了。高公旦觉得,要想隐居,不一定非要买下整座山才能隐居。古时大隐之人,有些就隐居在街头闹市,他想:我为什么不这样呢?

于是,他来到扬州城东南角,选地建宅,亲自修建了几间房屋。房间的陈设极为简朴,摆放一张桌几,一张床榻,一张古琴,排放着古书古画。他和妻子以及二个儿子悠闲地居住在这里,生活恬淡惬意。

他在住宅旁又筑起围墙,种上五百株菊花。有一位仆人擅长园艺,高公旦带着他在菊园里种植灌溉。主仆二人齐心合力,呵护着菊园。等到秋天来临,菊花从蓓蕾到烂漫,时而像屏风,时而像满天星斗。远远望去,层层叠叠盛开的菊花,像是用鲜花作成的锦绣。

菊花从蓓蕾到烂漫,整齐排列像屏风,散开又像满天星斗。图为明 陆治《种菊图》局部。(公有领域)

菊花颜色像玉,像金,像红霞,像白雪,斑斓多彩。它们的味道犹如刚开封的美酒,其芳香犹如栀子花。高公旦大开院门,任由城民入院赏花。每天观花者络绎不绝,门庭若市,厅堂热闹得犹如闹市。人们看不到菊园的主人,只看见宅院匾额上题写着二字“花隐”,所以众人都称呼园主为“花隐道人”,忘了他以前叫高公旦。

清朝官员张潮评价花隐道人:自古以来,隐于花间的人大多是高人韵士,而菊花尤其与隐者相得益彰。高公旦的“花隐”,妙在完全没有重蹈陶渊明之履,隐于闹市,更胜一筹。@*#

清朝官员张潮评价花隐道人,自古以来,隐于花间的人大多是高人韵士,而菊花尤其与隐者相得益彰。图为清 恽寿平《菊花》。(公有领域)

事据《虞初新志》卷5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薇,一种天然生长的野菜,就是俗称的野豌豆,是清贫人家日常生活粮食的补充,也是每餐必备的青菜。采薇,又作采薇,即采撷野豌豆。
  • 元之因喝酒过度醉死,三天后竟活过来了,告诉人们他去了和神国!
  • (shown)吕洞宾拔剑挥舞,大喝一声,望水中一掷,一会儿淮水都染红了......
  • 像所有的农夫一样,承受着汗滴禾黍的付出,忍住食不裹腹的辛苦;唯一的报酬是闲暇时可以读读自己喜欢的书,说真话,做真事,无需造作,只要弹琴赋诗。一晃眼十多年过去了,陶渊明并不后悔。
  • 十年间不经科举,方观承从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纪元)
    在祖父、父亲被贬谪到黑龙江时,方观承还只是个少年,但他与兄长每年轮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亲,徒步往返万里。有一年,他辗转先去了浙江宁波,打算找一个富裕的亲戚借点钱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师父给的盘缠,准备离去时,道士提醒他说,“你回去以后,要好好的修身养性,否则这套本事就不灵了。”
  • 杨延昭传奇——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清玉/大纪元)
    在玉皇殿主阵失利后,王兰英、杨延昭及穆桂英率领将士一度攻下玉女、铜光等数十阵,并成功让黑水、西夏国军士倒戈投向宋营,然而此时辽国萧太后前来亲自坐镇,辽军士气大增,宋辽双方互有胜负,战况陷入胶着状态长达数月之久,宋军诸将士苦思对策,始终难有进展。
  • 等大伙儿进入内室,只见壁间挂了一幅赵子昂所绘之马,内有一匹,毛色与丢失的马儿非常相似,马尾巴处被香头的火炷所烧。此时崔生方始悟到,那马,原来是东邻家的画中之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觉呢。
  • 古籍曾记载一位高人。此人常常与虎为伴。我们常说伴君如伴虎,意思是说虎是危险的动物,这位古人为什么会与虎为伴呢?他又是如何驯服猛虎的呢?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一颗善心,在处理问题上动善念。
  •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
    他进了屋内,看见男婴,心里一惊,“这孩子好面善啊!”他又想了想,“不就是刚刚的梦中人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