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9年12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赖月贵台湾新竹报导)交通大学今(2)日举办NCTU-ICT期中成果展,开箱交大实验室,从无人机、机器人、3D列印到VR虚拟实境,展现学子实践“玩中学,学中玩”的跨域学习方式,再造人才新动能。即日起展出至12月6日,欢迎对跨域实作有兴趣者到交大实验室一探究竟。
NCTU-ICT工坊以Innovative(创新)、Creative (创作)、Technology (科技)为核心,强调创意、创新与创造学习能量,发展出具前瞻性与创新性的研发题材。工坊跨院集结不同领域的教师,发展九大新兴科技领域小组、五大工作坊,强调“用手作精神改变教育本质”,透过实作课程的设计,强化专业领域的学习深度,让学生具体实践研究理论。

交大副校长陈俊勋表示,高等教育深耕计划侧重教学、研发与接轨国际,ICT工坊是交大深耕计划的跨域教学发展重点,由陈信宏校长推动促成,期许未来有更具体的成果,让交大在大学教育更上一层楼,成为与研究紧密结合的大学。
交大国际长陈冠能指出,全世界各大学都在推广跨领域研究和实作,交大的ICT成果不只展现创新,也成为与全世界接轨的基石,促进更多国际交流。卢鸿兴教务长认为大学就是实验场域,师生一起激荡创意思维,能将学校变成理想中的实验室。

成果展由地下机器人搭载“I Love NCTU”的飞行船环绕全场开启开幕式,象征交大ICT在教学与科研创新中起飞。此研究由电机系王学诚助理教授带领团队,运用最新的机器人技术,进行地下环境的地图建构、自动巡航以及搜索变动,今年8月飞往美国匹兹堡,参加DARPA机器人挑战赛,为台湾首次进军全球科技工程类竞赛的最高殿堂,团队将于明年二月再度前往美国参加第二阶段竞赛。
在3D列印掀起产业制造革命时,交大规划一系列基础与进阶实作课程,以capstone lab统整课程深化学习成果,并设计具交大特色的“金属3D列印元件”课程。经由六周的训练,同学了解到3D物件几何运算的基本原理,也运用软体制作3D物件,应用于AR/VR或3D列印,从做中学享受动手做的乐趣,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植跨域整合创作的基因。
随着智慧机器成为台湾产业重点发展项目,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加。交大ICT机器人小组集结电机、资工、机械、光电及科法等科系师资,在既有的基础专业课程外,规划设计思考、感测器与嵌入式系统、智财权与科技法律,以及深度学习与实务等跨领域课程;实作课程则有自动驾驶和智慧机器人专题,在国内机器人厂商支援软硬体设备下,让同学熟悉专业知识,也具备实作能力。

NCTU-ICT工坊实验室体验与导览包括3D几何建模、蝙蝠监控系统、手机控制3D游戏、VR/AR游戏、地下无人探测车与长时搜索探测飞船、感官仿生人机互动、行动能源屋、乒乓机器人、机器人金属弯折割、表演与肢体工作坊、侦查与视觉化EP等。欢迎有兴趣的年轻学子报名参与体验,官网:https://reurl.cc/ZnMMRa,报名网址:https://reurl.cc/4g88kL。
责任编辑:筱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