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9年12月13日讯】柏成设计改造的台铁观光列车今天亮相,外观改以尊荣感十足的黑、橘色,内装采用减法设计,去掉多余的指标,灯光使用温和的色温,让旅客有如进到饭店的舒适氛围。
据中央社报导,台铁局今年耗资新台币7900万元,打造29辆环岛之星观光列车,曝光后设计却遭批评。台铁局长张政源在今年4月宣布,成立台铁美学设计咨询审议小组,“把台铁骂得最凶的统统找来”。由设计师吴汉中为代表,齐聚各界专家,把29辆当中尚未施作完工的13辆列车,邀请在国内外得过许多设计大奖的台湾设计团队“柏成设计”,导入美学概念重新改造。
加入设计元素的观光列车今天正式亮相,从车身外观到内装都有不少亮点,柏成设计合伙创办人王菱檥说,“这是非常辛苦的过程,火车并不是外界看到的这么简单”,团队在参与案子后才知道,“有这么多钱是花在看不到的地方”。
王菱檥表示,台湾四面环海,有山有海,一年四季在全台东南西北,任一乡镇都有不同景色,而在台湾的风景照当中,火车也可以成为美景的一环,团队以“当旅客踏上观光列车时,代表旅程已经开始”为设计理念,并将列车设计为自然景观中的一部分,设计定调为“秋天的风”,回归朴质感。
其中窗帘参考原住民工艺家尤玛.达陆的作品,以几何图形堆叠出山脉造型;座椅颜色为蓝、灰色,象征台湾的海洋、石头与山,让火车不再只是生硬的交通工具,同时也富有情感。


中央社记者抢先搭到首航班次,为读者整理出改造后的观光列车6大亮点:
一、尊荣感的黑橘外观
列车外观使用黑、橘2色,王菱檥表示,黑色具有神秘的尊荣感,尤其观察过往台铁车体照片时,发现有一段时期大量采用黑色设计,因此激荡出新的想法。经典橘色则是延续莒光号原有的橘,保有车辆的历史,将旧元素重新组合,迸出新的设计火花。
二、座椅蓝、灰色象征海与石
座椅跳脱过去清一色的台铁蓝色座椅,设计蓝灰相间的座椅,象征着大自然中的海与石。王菱檥透露,团队提出要做出灰色且蕴藏着岩石纹路的座椅布料,厂商直呼,“没做过这样的东西”,觉得这样的设计绝对做不出来,果真第一次做出来很像发霉的布,经过好几次的调整测试,才做出现在的成品。

三、头巾绣有台铁Logo
过去为了方便清理,采用不织布头垫布,但缺少美感,改良后的头巾以深蓝为底色,再电绣台铁Logo,简单的设计却带有质感,未来台铁恐怕要担心头巾会被偷走,或许做成纪念品,还能增加不少收益。
四、改用温和色系灯光
一般车厢内习惯使用6000K的白光,把环境照得太死白,柏成设计改用一般商场使用的3000K灯管,营造出温暖且舒服的氛围。不过单是换灯管,团队就花不少力气,由于列车是直流电,有许多管线上的限制,必须一一克服,而这也是王菱檥说的,外界看不到的部分。
五、吧台区有如饭店接待大厅
吧台区是王菱檥最喜爱的设计,原先希望在餐桌台上放一颗厚重的石头,但考量到火车行进间会晃动而作罢,取而代之放了一盏小灯,意味着当旅客踏上这辆观光列车,像是踏进饭店一样。跟亲朋好友坐在客厅车,悠闲喝着咖啡,从观景窗往外望,东边有海岸线壮阔海景,西边则有稻穗、山脉,带给大家有如旅馆式的服务体验。

六、指标统一
台铁有个特殊景象,无论是在火车站或是列车上,总有许多压克力指标,明明一眼就看出是门的开关或马桶的冲水钮,在按钮的旁边却又多了好几个告诉民众,“这是按钮”的标示。改造后的观光列车,指标改用防水贴纸,以黑、白2色呈现图像及文字,简洁又明了。
经过这次观光列车的美学改造,王菱檥说:“台铁不只是交通工具,而是旅游的起始点。”她希望未来可带动民众搭乘火车在岛内旅游的风气,放眼各国的观光列车如日本、意大利等,每年吸引全球民众到访,“相信台湾有这方面的潜力,台湾景观太美了,有些景色只有坐火车才看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