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

穿墙隐身神通 为何不灵了?

作者:仲翁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2023
【字号】    
   标签: tags: , ,

古代有人学会了穿墙术,还能够穿墙隐身看遍周遭一切,又能不让人发现,可是后来却不灵了,临场失灵,怎么会这样呢?

唐朝时庐山有个叫茅安道的道士,他的道术很厉害,驰名远近。他能画符驱鬼,又能化身成各种形态来,跟着他学道术的常有好几百人。

他曾经教了两个弟子隐形透视的法术。这两个学生学了一段时间之后,都说要回家照顾父母长辈,请求归乡。安道同意他们离开,离别前特地叮咛他俩说:“我教给你们的法术,是让你们学道之用,不是让你们去炫耀法术来博取声名的。如果你们违背我的教诲,我会让你们的法术临场失灵。”两人都说记得了,然后离去了。

当时,晋国公韩滉(公元785年受封“晋国公”)任润州(今江苏镇江)刺史。韩滉当官以廉洁公正著称,他对混耍道术之辈非常憎恨。

那两个茅安道的弟子离开师父之后并没有返乡,反倒是直接上润州,登门进见韩晋公。他们自负有隐身术可以来去无碍,心想如果晋公不礼遇他们,那就遁形离开。

韩晋公召进了两人,对他俩毫不看重。他俩形色傲慢放肆,目中无人一般,随随便便撩起衣裳下摆直上台阶,也不行礼。这让韩晋公大怒,立即命令吏卒把他俩抓起来,两人见状就要施行法术逃脱,结果法术竟都不灵验了,两人都就地被擒,被五花大绑捆了起来。

晋公要将他俩处死,两人便说:“我们本来不敢这样放肆,这都是我们的师父误了我们啊!”

晋公要把传授法术的根源一并杀绝,便对他俩说:“只要将你们师父的姓名和住处告诉我,我可能就免除你们的死刑。”两人才刚要说,茅安道已经现身门边。

吏卒向晋公传报茅安道来了!晋公大喜,心里想,现在他们一个都别想有活路。立即令人把安道召进来。只见安道白眉、美胡须,姿态神情高雅古朴。眼前的茅安道让晋公不由自主地离开座位,延请他入客席,正对着他坐下。

就听到安道开口说道:“听说我的两个弟子愚昧无知,冒犯了您。现在他俩的死活,就在弹指之间了。我想责问他们,让他俩愧对自己错误的行为,然后等您行刑。”

晋公便命令士兵持刀械、拿绳索严阵以待,然后下令将两人带到阶下。那两个人被召到阶下时,频频叩头哀求。

安道对晋公身边的人说:“请给我一杯水。”晋公戒备着他施展水遁法,坚持不给。安道看到晋公桌上砚台的余水,很高兴地急速喝了一口,然后喷向那两个弟子。两个弟子当时就化为两只黑老鼠,在庭前乱跑乱窜。

说时迟那时快,安道迅速振身而起,突然变成一只大鹰,一脚抓一只老鼠,冲天飞去。晋公大吃一惊,久久无法回过神来,最终还是无可奈何。

古人学道以修心为先,若是心术不正也不能得到功能的,即使是得到了功能,一旦作了坏事也会被收回去。功能不是让人用来在常人中求名、求利的技能,是让人修道提升生命层次,返本归真的。学道、得道的这些人在另外空间都有师父在管,就像故事中的茅安道那样管教他的弟子;弟子违背了师父的教诲,师父就让他们的法术失灵了。
@*#
资料来源:《集异记》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老道对他说:你气色不佳,应该赶快回家,而且要昼夜兼程才行。
  • (大纪元记者林淑芬综合报导)据明慧网近日报导,有一位年近六旬的王海涛(化名)医生 ,从小学医,精通奇门遁甲、武术等。后得淋巴癌,在医院无法治愈的情况下,他通过修炼法轮大法得已痊愈。以下是他的修炼故事。
  • 清朝初年,安徽天长的老书生刘公在他人生最困难的时候,遇到了一件奇事,他通过了考验,这让他的人生有了转机。古代的故事中,常常能看到神仙在凡间助人,可是他们都不会显现真容,才能考验人心的真貌。
  • 巧的是,公子摔下马时,正好碰上老和尚灵魂。这番灵肉合一后,世家公子便慢慢地苏醒过来。
  • 十年间不经科举,方观承从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纪元)
    在祖父、父亲被贬谪到黑龙江时,方观承还只是个少年,但他与兄长每年轮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亲,徒步往返万里。有一年,他辗转先去了浙江宁波,打算找一个富裕的亲戚借点钱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师父给的盘缠,准备离去时,道士提醒他说,“你回去以后,要好好的修身养性,否则这套本事就不灵了。”
  • 杨延昭传奇——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清玉/大纪元)
    在玉皇殿主阵失利后,王兰英、杨延昭及穆桂英率领将士一度攻下玉女、铜光等数十阵,并成功让黑水、西夏国军士倒戈投向宋营,然而此时辽国萧太后前来亲自坐镇,辽军士气大增,宋辽双方互有胜负,战况陷入胶着状态长达数月之久,宋军诸将士苦思对策,始终难有进展。
  • 等大伙儿进入内室,只见壁间挂了一幅赵子昂所绘之马,内有一匹,毛色与丢失的马儿非常相似,马尾巴处被香头的火炷所烧。此时崔生方始悟到,那马,原来是东邻家的画中之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觉呢。
  • 古籍曾记载一位高人。此人常常与虎为伴。我们常说伴君如伴虎,意思是说虎是危险的动物,这位古人为什么会与虎为伴呢?他又是如何驯服猛虎的呢?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一颗善心,在处理问题上动善念。
  •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
    他进了屋内,看见男婴,心里一惊,“这孩子好面善啊!”他又想了想,“不就是刚刚的梦中人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