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649中奖规则 - 体育
抚典识慧

被曲解的成语:识时务者为俊杰

文/孙书香
有原则操守的人,不被利益左右,方能超脱世俗、认清天意、明确使命。(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28243
【字号】    
   标签: tags: , ,

识时务者为俊杰,常被解释为:顺应形势、认清时代潮流的人,才是英雄豪杰。此语现在多用于规劝告诫,甚至被用来劝降,意思是人要现实一些,不要过于理想,时代已经这样了,不要一味坚持自己的想法,要顺应时代潮流。现代人也常常说,为了你的前途、事业、家庭、子女等等考虑,你就应该“识时务”。

“识时务为俊杰”语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三国志.步骘传残卷,东晋隶书抄本,高24.2厘米,宽42厘米,现存25行,440字,保存了传记的后半部和评语的前半部,藏经洞出土,敦煌研究院藏。(猫猫的日记本/Wikimedia Commons

时,甲骨文字型为上“止”下“日”(“止”为行进之意,“日”为太阳),表示太阳运行。本义指太阳运行的节奏、按时应做的事情;“务”,《说文解字》指为使命而奔忙;俊,人高出众人为俊;“识”有辨别之意。

溯本追源,识时务者为俊杰,本意更多指辨明形势,选择去做符合规律、应该做的事,并非为形势所迫而顺应潮流。

孟子说,如果君主考虑的是“怎样对我的国家有利”,士大夫考虑的是“怎样对我的家族属地有利”,普通百姓考虑的是“怎样使我自己有利”,从国家到个人,上下都以利益得失权衡一切,就会互相争利而不讲仁义,那么,国家、家庭及个人就陷于危险之中了。

有原则操守的人,不被利益左右,方能超脱世俗、认清天意、明确使命。人生不都是潮平两岸阔,当风浪来袭,真正的识时务者,目光是长远的,他不会被时局左右或同流合污,逆势而行、迎难而上,会成为他当仁不让的选择。

如果以一己之私为唯一驱动力,人面临选择时,首先考虑的是风险,而不是超越私利的责任与担当,那么,“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就成了世故、见风使舵者的托词。

可见,用实用主义去阐释古代成语,就完全破坏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参考资料:

《晏子春秋‧霸业因时而生》
《孟子梁惠王》

点阅【抚典识慧】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仇英《二十孝图册》中的《董永卖身葬父》
    仙女为什么会看上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下凡的仙女还能回到天上吗?……董永卖身葬父,孝而有德;仙女秉神旨下凡,助董永还债……留下人神共处的千古佳话。
  • 供养天女
    明代张谊的《宦游纪闻·抱佛免罪》里记载了一个“临时抱佛脚”故事,过去我也认为这都属无稽之谈,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怎么能管用?但现在看来,佛法的无边确实远超现代人的想像。
  • 五代周文矩《西子浣纱图》西施 伍子胥 千金小姐
    伍子胥千金报德史贞女,就是汉语中“千金小姐”一词的来历。现在把大户或官宦人家的未婚女子恭称“千金小姐”,意为出身名门、富贵显赫,大谬其意啊。
  • 庄子 庄周 梦蝶
    两条相濡以沫的鱼,沉浸在相互依附的满足中,黏腻得彷佛谁也离不开谁,这种相亲相爱固然感人,但鱼儿应该清醒:它们不过是泥泞境遇中的暂时聚凑。
  • 南宋 梁楷《布袋和尚图》,绢本,上海博物馆藏。(公有领域)
    《红楼梦》里的妙玉,自称“槛外人”,因她最喜范成大的一句“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而且,《红楼梦》里的“铁槛寺”、“馒头庵”,也都来源于此,那么“槛外人”是什么意思呢?
  • 现代人往往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说成“男人喜欢追求漂亮的女人”,身材苗条的女子被说成了“窈窕淑女”,这都与其真正涵义相差甚远。
  •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处在春分之后,此时节万物清洁明净,所以得“清明”之名也。战国时代屈原《楚辞》说:“阳气发兮清明”。公元前的京房《京氏易传》云:“三月清明节在戌”。由此可见中国古人早在二千年以前对“清明”这个节气就有了深入的认识。那么清明节什么时候变成扫墓节呢?
  • 天象奇观常常引起观星族的兴趣,也引得关心天象与世运吉凶者的关注,“七星连珠”就是其中一种!你可知“七星连珠”、“五星连珠”从遥远的时代以来,就是极受古代中国重视的天文现象,古来有句成语叫“珠联璧合”,就是指这个天文现象。“七星连珠”是什么意思呢?中国史上第一次七星连珠发生于何时?“七星连珠”是吉兆还是恶兆呢?
  • 俗话以“呆若木鸡”来形容人愚笨或受惊吓发愣的样子。其实古代“呆若木鸡”意指人怎样的心理精神状态呢?在历史上,有精彩的故事,呆若木鸡战胜强敌,我们来看看。
  • 元宵节是个天上人间交会的美好日子。一说到元宵夜,谁能不想起赏花灯呢,宋朝诗人一翦梅卢炳说“灯火楼台万斛莲”,元宵花灯照亮天人之间,一夕如昼,更少不了“灯谜”共欢伴,还有那元宵“嘉夜煮浮圆”让元宵的记忆更深印人心!你可知道这些元宵节俗的来源吗?嘉节当前,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追一追元宵节俗的时空背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