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时时彩论坛
千古佛音

能上天入地的目犍连 怎会被人用石头砸死

文/秦顺天
font print 人气: 21395
【字号】    
   标签: tags: , , , ,

目犍连大力神通第一,可以上天入地,却被人用石头砸死。

众比丘无法理解:一位轰轰烈烈弘扬佛法、有大神通的佛弟子,怎么会死得这么惨?为什么他不能得到释迦佛的护佑?

释迦佛陀最初讲经弘法时,随侍在左边的就是大弟子目犍连。

目犍连不仅天眼通、天耳通,还能知道他人心里所想,无论多远的路程,他瞬间即达,可上天入地,水淹不死,火烧不焚。目犍连的神通仅次于佛陀,号称神通第一。他曾一足踏地球,另一足踏上梵天,摇动须弥,震撼天地,众比丘无不叹服。

目犍连尽心帮助释迦佛宣扬佛法,其功甚伟,也因此遭嫉。一些外道认为,只要将目犍连除去,就可以毁坏释迦佛的名声。

一次,目犍连入罗阅城化缘,一直伺机想暗杀他的裸形外道们就拿起石头、木棒,围住他一阵乱打,石块像雨点一般的落下,他被打得血肉模糊,骨头都碎了,疼痛异常,最后被活活打死。

比丘们非常伤心,不能接受:世间太不公平,大力护持佛法的目犍连,怎么会死得这么惨?为什么得不到释迦佛的护佑?

而且目犍连具足神通法力,哪怕是三界所有众生群起而攻之,他都有能力逃脱,为什么他不用神通与外道对抗?为什么逃脱不了外道的暗算?

世间一切,释迦佛早有所知,他没有像诸比丘那么激动,很平静地开示众比丘:神通终究是抵不过业力,业报终要了结。这一世目犍连死于乱石之下的惨状,与他过去所造罪业并不违背。

《说法图》,敦煌249窟西魏石窟壁画。(公有领域)
《说法图》,敦煌249窟西魏石窟壁画。(公有领域)

过去世中,目犍连曾在海边捕捉鱼虾为生,所杀生命不计其数,这些债都要还清。

而且有一世中,目犍连的妻子跟双目失明的公公婆婆相处不好。一次,妻子跟目犍连告状,讲他父母的坏话。于是受蛊惑的目犍连心生恶念:“父母要是被打得像苇草一样,该多好啊!”他甚至被恶念控制,想假装强盗杀死父母。

他将父母带到森林里,然后自己假装强盗,一边喊:盗贼来了!盗贼来了!一边拿棍子打他父母。父母首先担心的是儿子的安全,看不到谁在打他们,他们高喊:儿子,快逃啊!快逃啊!被双亲感动的目犍连终于良心发现,他跪拜父母,痛悔不已,最终得到了父母的原谅。

这次造业,使目犍连堕入地狱无数年,业报都未了结。他被人投乱石无法抵挡,神通尽失,实际上源于未能偿清的业力。

一个修炼人,死无所惧,生亦不喜,生死都是可以放下的。况目犍连早已发愿,要把生命献给佛法,此世他兑现了自己的誓愿,成为佛教史上第一个流血殉教的觉者。

众生的一切因缘际遇,都是善恶业力的自作自受,神通再大,也不可能破坏因果的法则。

就是释迦佛自己,也因前世造业,敲过一条鱼王的头三下,虽未食它,成佛之后也遭受了三天头痛的果报。

现在有人不相信因果,认为好人怎么遭厄运,坏人怎么还是天天享乐?

因果通三世或者更久,现世享乐的恶人,也是因为他过去修善,现在的福报因过去的善因而续;现在他做恶,将来也必得苦果,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而已。

参考文献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本生经》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
《十大弟子传》
《巴利三藏》@*

点阅【千古佛音】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苏明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七月十五日中元盂兰盆会起源于目犍连救母。 释迦牟尼佛身边神通第一的弟子目犍连在修成神通之后,想要回报亲恩。生母已往生,他的天目神通在地狱饿鬼道找到了亡母,可是却救不了!他的神通敌不过他母亲的业力!后来他的母亲怎样得救?是什么力量作到的?…其中传达了善恶有报的因果报应,也揭开一种神奇的力量。
  • 世人往往会凭着一个人的名声,去判断这个人的能力大小。但很多时候名声会欺骗我们。习惯性地将名声和能力等同起来,认为一个人的名声越大能力就越大,很有可能会闹出笑话。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医生。有一次魏文侯问扁鹊:“我听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学医,那么谁的医术最高?”
  • 墨西哥一所小学精心设计了一门“和平教育”课程,一年来广受学生欢迎。课程以法轮大法修炼作为教学内容,让活泼好动的孩子们得以真切地理解道德内涵,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
  • 文殊山北凉石窟壁画中的飞天,位于千佛洞窟顶。(公有领域)
    对于想通过“虫洞”穿越时空的现代物理学家来说,这个穿越的故事,理论上是完全可信的。现代物理学的发展,有时不过就是给古老的佛法智慧做了注脚。
  • 西游记
    深度揭秘你看不见的玄机,《西游记》。
  •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处在春分之后,此时节万物清洁明净,所以得“清明”之名也。战国时代屈原《楚辞》说:“阳气发兮清明”。公元前的京房《京氏易传》云:“三月清明节在戌”。由此可见中国古人早在二千年以前对“清明”这个节气就有了深入的认识。那么清明节什么时候变成扫墓节呢?
  • 天象奇观常常引起观星族的兴趣,也引得关心天象与世运吉凶者的关注,“七星连珠”就是其中一种!你可知“七星连珠”、“五星连珠”从遥远的时代以来,就是极受古代中国重视的天文现象,古来有句成语叫“珠联璧合”,就是指这个天文现象。“七星连珠”是什么意思呢?中国史上第一次七星连珠发生于何时?“七星连珠”是吉兆还是恶兆呢?
  • 俗话以“呆若木鸡”来形容人愚笨或受惊吓发愣的样子。其实古代“呆若木鸡”意指人怎样的心理精神状态呢?在历史上,有精彩的故事,呆若木鸡战胜强敌,我们来看看。
  • 元宵节是个天上人间交会的美好日子。一说到元宵夜,谁能不想起赏花灯呢,宋朝诗人一翦梅卢炳说“灯火楼台万斛莲”,元宵花灯照亮天人之间,一夕如昼,更少不了“灯谜”共欢伴,还有那元宵“嘉夜煮浮圆”让元宵的记忆更深印人心!你可知道这些元宵节俗的来源吗?嘉节当前,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追一追元宵节俗的时空背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