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传奇:包公的蝴蝶梦

文/杜若
包拯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被后世称誉为“包青天”。(孙明国/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816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在元朝杂剧中,有一出剧目《包待制三勘蝴蝶梦》,读来感慨良多。包公断案,理的是民心,顺的是天意,令人拍手称道。而且他的审案智慧,后世是难以匹及的!

在这出杂剧中,有一王老来到长街市上,为其三个孩儿买些纸笔。因为走累了,坐下来休息,无意中冲撞了有权有势的皇亲葛彪。葛彪欺人太甚,一怒之下,竟将王老活活打死了。

王老的三个儿子金和、铁和、石和闻讯后,悲恸大哭。谁能想到,父亲早上出门还好好的,如今再见时,却看到另一番光景。他们的父亲满身都是血污,天人二隔,怎不叫人伤痛。在古代,杀人者偿命,哪怕他是皇亲国戚、金枝玉叶、龙孙帝子呢!王家兄弟听说是葛彪打死了父亲,就想找到他,拉他到官府去偿命。

那日葛彪出去喝酒,醉醺醺的往家走。正巧被王家兄弟撞上了。王老的长子挥手将葛彪打倒在地,没成想,葛彪就这样一命呜呼了。王家三子素来清白无瑕疵,因父亲含冤而死,本想送凶手到官府治罪,不料闯下这般祸事来,惹上刑事,反被县令关进监狱。

包拯字希文,民间尊称他为包公,官拜龙图阁待制学士,授开封府尹一职。今日正好是他升堂问案,吩咐差吏张千取来签押的文书。摆在眼前的案子,有赵顽驴盗马案,包公依律将其下放到死囚之牢。奇怪的是,这桩案子刚一结束,包拯就困得不行,他只好暂时休息一下。

包拯的公正无私,在正史中留下千古清名,也在野史小说中化为传奇。图为清宫殿藏画本 包拯画像。(公有领域)

一眨眼,包拯就睡着了。在梦里,他自言自语道,平日老夫操心公事,哪里睡得着?于是转身来到后花园,正值春景融融,百花盛开。他信步来到花丛中的亭子里,看到亭子上有蜘蛛结下的罗网。但见一只蝴蝶飞来,正好撞到蛛网上。包拯看到这番景象暗暗伤怀:何止是人会有生死,就连草虫也有灾殃啊。

他正在感伤时,忽然飞来一只大蝴蝶,将网中的小蝴蝶救走了。不一会儿,又有一只小蝴蝶撞到网上,还是大蝴蝶将它救走了。等到第三只蝴蝶撞到蛛网时,包公心想:一定还是这只大蝴蝶来救它。可是,大蝴蝶只在花丛上翻飞,不去救那只小蝴蝶,最后还扬长飞走了。真是奇怪。

包拯在梦中看到一只大蝴蝶,将网中的小蝴蝶救走了。图为《花甲图‧蝴蝶(十四)》。(公有领域)

圣人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包拯说:“你不救,我救。”就在这时,他一下从梦中醒来,张千正好来报午时。包拯问他:“有什么应审的囚犯,要我来审吗?”张千将中牟县解押到的王家三子打死葛彪一案禀报包拯。于是包公传令,将王家三子及王母全都带到公堂上。包公审案非常公允,不像中牟县官那样糊涂草率。

一旦被官府判定杀人罪,就没有活命的机会了。但在公堂之上,这三个兄弟争着承认是自己打杀皇亲,心甘情愿争着去偿命,声称和其他兄弟无关。包公见他们抢着去偿命,顿时犯难。

经王母介绍,这三个孩子从小学习诗书,晓经典,习礼仪,虽然家庭贫寒,但也很懂孝养父母。若让长子金和偿命,王母不同意,说长子为人孝顺,他要是死了,谁来养活她。让次子铁和偿命,王母也不同意,说次子善于营运经营,家里靠他养活呢!让幼子去偿命,这回王母爽快地答应了。

包拯觉得奇怪,难道幼子是继子,不是她亲生养大的?所以让他偿命,想到这儿,觉得很痛心。这一问,王母道出实情,幼子是亲子,老大、老二才是她的养子。王母不想学妒嫉成性、狠心不贤的桑新妇(指恶毒不贤的妇人),她要学贤达的鲁义姑(指贤德妇女)。在公堂之上,舍亲子,苦苦为养子求情。

听了王母的话,包拯方才明白“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惹愚”(出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这句话。王母如此贤德,可与陶孟同列;三个孩子至诚至孝,与曾闵无二。(曾参与 闵子骞的并称。皆孔子弟子,以孝行着称。)

他想到刚才做的梦,蝴蝶坠入蛛网,大蝴蝶而救,等到第三个小蝴蝶坠入罗网,大蝴蝶扬长飞去。原来,上天预先示现征兆,使他明白此事,让他来救王母的第三子。

包拯将此事奏报朝廷,圣明的国君降下赦免文书,不仅免去王家三子误杀之罪,还加官赏赐。委任长子金和随朝任职;次子冠带荣身;幼子石和担任中牟县令,王母则被册封为贤德夫人。朝廷敬重义夫节妇,更珍爱那些孝子贤孙。王家一门受到皇恩荣宠。

元朝关汉卿创作这出杂剧,通过一场神奇的蝴蝶梦,使后人一览前朝风尚,在律法面前,理顺民心,顺从天意,何尝不是官员的职责所在呢?@*#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委内瑞拉罢工潮和政治上的动乱,连带影响到巴拿马个朗自由贸易区转口贸易,区内厂商无人愿意出货到委国。自贸区使用者协会主席朵娜多女士说,区内和委国有生意往来的厂商有七成频频抱怨说,委国厂商延迟付款。
  • 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上刻着一百八十三位开封知府的姓名。其中一个名字已不可辨识,据说这是因为历代来到碑前观瞻的人们都因为缅怀与敬仰,不禁会用手指摩挲指点其名,天长日久,碑字竟被磨去,且沉沉凹陷下去,这个名字就是包拯。
  • 图为明仇英画《二十四孝册.朱寿昌弃官寻母》,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庄公就把母亲和弟弟叔段密谋篡权之事,告诉了颍考叔。庄公还表示很后悔立下毒誓,尽管母亲还在世,却不能去见她。
  • 古典小说中,“梅香”常常作为婢女的名字。宋朝真宗时期,“梅香”可是当朝名臣梅询的雅号呢。
  • 武林奇才、修炼高手不断提升自身修为境界,下山历练除三害,一系列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的传奇故事。清 袁瑛《溪山放棹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 武林奇才、修炼高手不断提升自身修为境界,下山历练除三害,一系列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的传奇故事。清 袁瑛《溪山放棹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天山派弟子手中舞剑,漫天剑雨,上下翻飞,或鱼贯而入,或一剑擎天,或左右搏击,或幻影无形。
  • 武林奇才、修炼高手不断提升自身修为境界,下山历练除三害,一系列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的传奇故事。清 袁瑛《溪山放棹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只见远远地从天山上飞来数十把长剑,呈扇形剑阵,剑上全是清一色青衣道人。为首一人青衣道袍,头戴纶巾,面容清秀,腰佩古剑,衣袂飘飘,仙风道骨。
  • 武林奇才、修炼高手不断提升自身修为境界,下山历练除三害,一系列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的传奇故事。清 袁瑛《溪山放棹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关于太子的下落,一直是摄政王朱彪的心病。围猎当日,据参与伏击的头目回来诉说详情,太子身中剧毒,短时间内便可毒发身亡,可至今一直未见尸首,还是不能确定。而且,看如今朝堂的局势,自己篡位登基还不到时机。还有太子一日不除,自己就一直只是摄政王,而且难保有朝一日,摄政王地位不保。
  • 武林奇才、修炼高手不断提升自身修为境界,下山历练除三害,一系列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的传奇故事。清 袁瑛《溪山放棹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京城洛阳,金銮殿周围,月光照处黑压压全是盔甲鲜明的军兵,宗亲王朱彪联合御林军统领把整个皇宫包围。对外谎称京城异变,为防止有人图谋不轨,保护皇帝安全。
  • 武林奇才、修炼高手不断提升自身修为境界,下山历练除三害,一系列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的传奇故事。清 袁瑛《溪山放棹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随着哨箭的发出,各路人马是纵马驰骋、争先恐后,跃入春围狩猎的猎场。伴随着弓箭声此起彼伏和骏马的嘶鸣声,林中的一场王者争霸开始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