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蕾破黄金分外香

作者:宋凛
font print 人气: 475
【字号】    
   标签: tags: ,

南方的冬天,霜降时,空气里充满了一种特别的草木气息。是寒霜落在树木、草叶上,氲湿了,又在朝阳照射、日头回暖里渐溶,霜气在冬日的天光里静静散发开来,轻柔、清冷,充满了深冬里的水寒气,还有熟透了、衰败了的草木气,田野里烧荒的烟气,遍布,无处不在。所谓“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便是这样一种亘古的况味。

此时,蜡梅逐渐绽开,小小的花蕾遍布枝头。经过几个寒凛凛的日子,蜡梅便开了。那一种鲜亮的、明净的、黄酽酽的香,香气凛凛,香里有极远极远的霜和雪,扑面而来,叫人一时间,懵在这香气里,只是痴了醉了。

诚然,植物的每一种香味都是独一的。桃花杏花梨花的香在浩荡春风里;蔷薇的香在5月的篱落院头;荷花的香在盛夏,要水风吹起;桂花的香呢,是凝固的,香起来的时候,无论是人家的院落,还是一座城池,只要是有桂花树的,莫不浸透在那甜馨的、烟火气的香味里。而唯有蜡梅,它的香是远的,那枝干是横在眼前的,花朵是蜡黄、庄重的一朵。然而,那心蕊里的香,自很远很远地散发来的。又净又酽的寒香,沁入肺腑,沁到你的魂魄里。香里头有风雪拂面的清寒冷冽,蜡梅的香是禅境、佛意、道心。是另一个遥远的宇宙,会叫人起世外之思的,在那香味里,你突然意识到,你是这个人世的过客,而那蜡梅的寒香,是你来的地方,捎来的花信,你读不懂,然而,那风雪扑面、悠远泠冽的香,会让你落泪。

从前的人,生于天地间,和山川、河流、花木都是亲的,还有好事者给花木编排各种座次。有花经说了,蜡梅乃是一品九命,而同季的水仙呢,论座次则是她的婢女。

据说,蜡梅的咏诵诗是宋朝才密集出现的,在之前是没有,在唐人的诗里,蜡梅和梅花是被视作同一家族的。而“蜡梅”一词,最早是出现在苏东坡的诗里。

宋代大文豪苏轼的 《蜡梅一首赠赵景贶》: 天工点酥作梅花,此有蜡梅禅老家,蜜蜂采花作黄蜡,取蜡为花亦其物。天工变化谁得知,我亦儿嬉作小诗,君不见万松岭上黄千叶,玉蕊檀心两奇绝,醉中不觉度千山,夜闻梅香失醉眠。归来却梦寻花去,梦里花仙觅奇句,此间风物属诗人,我老不饮当付君,君行适吴我适越,笑指西湖作衣钵。

好的诗人所怀有的那一种天赋,是要替造化开口的,道人所不能,为人间事物命名。

醉中不觉度千山——是了,那便是迢递百代之后的我,所感受到的蜡梅的香自远来, 在那香气里,已非此身,度了千山之远。 从花蕊、枝头散发开来,在你身边悄悄然、浓郁地弥漫开来,它托着你在人世间受尽了苦的心,悠悠地,去往一个很远很远、很远很远的地方……

南宋名臣范成大,天性贞静,素喜草木,他著有一本《梅谱》,里头特地注明了,蜡梅,本非梅类,以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酷似蜜蜡,故名蜡梅。凡三种:以子种出,不经接,花小香淡,其品最下,俗谓之“狗蝇梅”;经接,花疏,虽盛开,花常半含,名“磬口梅”,言似僧磬之口也;最先开,色深,黄如紫檀,花密香秾,名“檀香梅”,此品最佳。蜡梅,香极淸芳,殆过梅香,初不以形状贵也。故难题咏。

在这里他也特地注明了——蜡梅最可贵的,是格调清贵,香极清澈芬芳,远胜过梅花的那一种香。可见从古至今,人们对于蜡梅的那一种世外之香,感受是相同的。我每每读到这样的句子,就想跳起来,急于表白——是的是的,我也是这样觉得的。然而,人家不是早一千年就说出来了吗?我们后世者,多少知觉,都只是拾人牙慧罢,后知后觉罢了。

范成大写了很多园林草木泉石之诗,有一首次韵咏蜡梅的和诗,勾尽蜡梅的姿容风色。“垂垂瘦萼泫微霜,剪剪纤英锁暗香。金雀钗头金蛱蝶,春风傅得旧宫妆。”

到了元代, 金人耶律楚材也写了一首蜡梅诗,“越岭仙姿迥异常,洞庭春染六铢裳,枝横碧玉天然瘦,蕾破黄金分外香,反笑素英浑淡抹,却嫌红艳太浓妆,临风浥此蔷薇露,醉墨淋漓寄渺茫。”

“蕾破黄金分外香”大抵是自“金雀钗头金蛱蝶”得来的灵感吧,愈加凝炼,更为升华,且形外有香。蕾破黄金分外香,此句被无数后来人拿来描绘蜡梅。你不得不惊叹,一个金人能写出这么好的汉诗,而汉文化,融化了金戈铁马,全化作满腹锦绣诗书,何其博大的圆融。

总之呢,最好的诗、最美的花、最好的日子,都被前朝前代的人经历过了,在诗文里写尽了。今岁蜡梅时节,除了拾前人牙慧,我还能说点什么呢?@*#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二十四节气和花信风 中国人观察天地感应了阴阳节气的变化,立下了二十四节气,以序时应事;花草感应天地阴阳节气的变化,生了花信风--各自应气候着花期、展花颜,花信风吹捎来花开讯息给人间添风情。小寒花信风梅花先到,腊梅花开喜年来。鄢陵蜡梅冠天下, 楚梅天下第一梅…
  • 阡陌春雨初歇 碎玉银屏素绢 半幅含香蜡梅 白妆缤纷畅园 天上人间
  • 风常有信花常盼,日渐清明廿四番。 踏雪寻梅行远径,金钟何处奏春天。
  • 三九四九天最寒,灿灿腊梅绽笑颜。任尔风狂大雪舞,绾香送福满人间。
  • 清明,把死去的和活着的人连在一起,阴郁而沉重,它让人的感情变得脆弱。对故者的缅怀,对生命的思索,在生与死的对话中禅透生之意义。心灵由阴郁而透明,进而变得轻松、愉悦。
  • 东方文化陀山鹦鹉的名言,应沿袭原话为好:尝侨居是山,不忍见耳!鹦鹉的境界亦于此,陀山曾经拥有,今生弥足珍惜!故乡常州为笔者曾居地,我将其揣入怀中,时时因故人的遭遇和幸福唏嘘雀跃。
  • 时下正当春天,虽然我生活的这片土地上花儿尚未绽放,树木也是萌芽状态,但鸟儿婉转的鸣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悦。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风景。
  • 余先生的一句话让笔者心有震悸,事关余先生老家安徽曾派一代表团赴普林斯顿,想说服先生回国看看,因他公开表示八九事件不平反就不回国。故乡来人劝道,回一趟便能解除乡愁。先生急了,怼出一句——我没有乡愁!
  • 漫步林间小道,穿过亭廊幽径,听着叮咚的山泉水,迎向轻柔抚面的风儿;但见鸟鸣山翠,花木蓬勃,白云绕山岗,飞絮舞流韵。
  • 是不是每一个生命,对春天都有一个约定?就像花和草,都在静静地等待。等待中,蓄积着力量,等待中,膨胀着希望,强大着信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