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

救了龙的性命得稀世珍宝

作者﹕殷鑫

图为南宋 陈容《九龙图卷》(局部)。(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2498
【字号】    
   标签: tags: ,

西元八世纪末,唐德宗建中(唐德宗780年至783年的年号 )年初,乐安有一个叫任顼的读书人,他性情清高不喜尘寰俗事,独自居住在深山,读书作学问,乐此不疲。

不速之客

有个大白天,他一人坐在家中,门上传来罕有的叩门声。一个穿着黄衣、相貌清奇、拄着拐杖的老人来找他。

任顼把他迎进门来,请他坐下来聊一聊。来人脸色非常沮丧,看样子心中有事。任顼于是问他:“看您脸色沮丧,莫非有愁事吗?不然,是你的家里有病人,让你惦记得太厉害了?”

老人说:“是呀!我一肚子忧愁,就等着你问我呢。从这里往西一里,有一个大水池,我住在那里住了几百年了,我是池中的黄龙。可是现在祸事却要降临我身上。除了你,谁也不能救我,因此,我才来求你。”

任顼说:“我是尘俗中人,只知道有诗书礼乐,其它术业我就不懂了。怎能使你解除灾祸呢?”

老人说:“只劳你说几十个字,不用借助其它道术,就能解救我。”

任顼说:“那就请你教我吧。”

老人说:“两天后的早晨,请你为我到大水池边来一趟。那天正午,会有一个道士自西而来,他就是将加害我的人。那道士会弄干池中水来杀我。当你看到池水干了,你就尖声喊‘上天有命令,杀黄龙者死!’说完了,水池应当又满起来。道士一定会继续施法术,你就再喊,如此这般喊三次,我就能保全性命了。我一定重重地报答你,希望你不要有其它顾虑。”

任顼答应了老人,老人恳切致谢,老半天才离去。

大水池边的营救

两天后,任顼就往西边走,走了大约一里地,果然有一个大水池。此时,日未到天中,他就坐在水池旁边等着。到了正午,忽然看到一片云,从西慢慢地飘来,缓缓降到水池边,有个道士从云中走了出来。

那道士身材颀长。他站在池边,从袖子里取出几张符扔到池中,立刻,池水全部干涸。但见一条黄龙紧贴着池底、匍匐在泥沙里。此时,任顼立即大声喊道:“上天有命令,杀黄龙者死!”喊完,但见池水马上涨满。

道士生气了,就从袖中又取出几张红字符投到池中,池水果然又干了。任顼又尖声大喊一遍,池水就又满起来。

道士气坏了,不到一顿饭的工夫,一共取出十多张红色符条向空中抛去,红符全都化成红云,红云落到池中,池水就再一次枯竭。任顼依样再高喊一次,池水就再一次溢满。

道士对着任顼说:“我花费了十年的功夫才弄到这条龙吃,你一个读书人,为什么要救它这个异类呢?”他愤怒地责备了几句,然后走了。

任顼也回到自己家里。这天晚上,任顼梦到前几天那个黄衣老人对他说:“全仗您救了我,不然的话我已经死在道士手上了。我心里实在是对您感恩戴德,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的心情,现在奉献您一颗珍珠,用来表示我感恩之心。您可以在池边找到它。”

任顼到池边一找,果然在池边草丛中找到一颗直径一寸的大珍珠,光亮耀眼,清澈润洁,没人知道它的价值。

任顼特意把它拿到广陵市上去卖,有一个胡人看到了说道:“这是真正的骊龙之宝,世人没有能得到的。”那胡人以数千万的价钱把珍珠买了去。@*#

资料来源:《宣室志》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龙袍是古代帝王专属的服饰,绣在龙袍上的图纹及其位置都有规定,甚至有的图纹或颜色只有帝王的服饰才可以使用,因为这是至高无上的皇权象征。
  • (shown)孔子曾拜老子为师,又潜心研究《易经》。
  • 自弟弟飞升后,钟离简每日静心探求秘诀之道,更加勤谨地修炼,他心神清澈,日益清净无为,渐渐地也可通玄入妙,还能洞悉古今之事。待钟离简修道有成,尘缘已满后,钟离权迎接他一起白日飞升。钟离兄弟二人在仙传一页,留下隽永的闻世传奇。
  • 宋之问是唐代诗人,他与另一诗人沈佺期齐名,时称“沈宋”,是唐朝近体律诗的代表人物。
  • 巧的是,公子摔下马时,正好碰上老和尚灵魂。这番灵肉合一后,世家公子便慢慢地苏醒过来。
  • 十年间不经科举,方观承从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纪元)
    在祖父、父亲被贬谪到黑龙江时,方观承还只是个少年,但他与兄长每年轮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亲,徒步往返万里。有一年,他辗转先去了浙江宁波,打算找一个富裕的亲戚借点钱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师父给的盘缠,准备离去时,道士提醒他说,“你回去以后,要好好的修身养性,否则这套本事就不灵了。”
  • 杨延昭传奇——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清玉/大纪元)
    在玉皇殿主阵失利后,王兰英、杨延昭及穆桂英率领将士一度攻下玉女、铜光等数十阵,并成功让黑水、西夏国军士倒戈投向宋营,然而此时辽国萧太后前来亲自坐镇,辽军士气大增,宋辽双方互有胜负,战况陷入胶着状态长达数月之久,宋军诸将士苦思对策,始终难有进展。
  • 等大伙儿进入内室,只见壁间挂了一幅赵子昂所绘之马,内有一匹,毛色与丢失的马儿非常相似,马尾巴处被香头的火炷所烧。此时崔生方始悟到,那马,原来是东邻家的画中之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觉呢。
  • 古籍曾记载一位高人。此人常常与虎为伴。我们常说伴君如伴虎,意思是说虎是危险的动物,这位古人为什么会与虎为伴呢?他又是如何驯服猛虎的呢?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一颗善心,在处理问题上动善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