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醒梦—聆听神韵交响乐《唐玄宗游月宫》的感悟

文/王金丁
font print 人气: 2014
【字号】    
   标签: tags:

神韵交响乐团演奏的《唐玄宗游月宫》,音乐优美、意境高远,让我有一种从没有的奇妙感动,思索着这感动时,脑海却又被唐玄宗与仙女在月宫里,翩翩起舞的景象吸引了过去。

唐宫里,在琵琶、笛子、二胡轻柔优雅的旋律中,我随着唐玄宗飞上了月宫。月宫,是个殊胜神圣的地方,唐玄宗与身穿霓裳羽衣的仙娥回旋飞舞,让我沐浴在圣洁的神光中,沉醉美好愉悦氛围里。回神瞬间,心里赞叹着,中国古老乐器竟有如此深刻的感染力。

深沉的单簧管,把唐宫的夜吹得更深了。宫廷辉煌华丽,唐玄宗却漫步独舞,深谙音律的皇帝,苦思着如何谱曲,想着想着就进入了梦乡,把音乐留给了台下的观众。

舞台上传来钢片琴的旋律时,飘渺音乐中,袖袍长衣的仙女从月宫缓缓飘下,音乐里,我似乎看到了唐玄宗与仙女翩翩起舞。

琵琶闪耀乐音的带领下,引来了二胡、木管、笛声等相继加入,柔美的旋律飘出了欢愉浪漫的气氛。渐渐地,音乐越来越强,那一刻,仙女们领着唐玄宗飞向了月宫。

音乐只是片刻,在我的脑海里,却留下了永远的古老的传说。

此刻,单簧管的中音里,弦乐的拨弦声柔和地响起。唐玄宗梦醒了,他的广袖又飞舞了起来,他回味着脑海中,天上带下来的音符。

瞬间,二胡温润声里,清扬的乐音直入我的脑门,通透全身,这次,让我真正领略了中国古老乐器深入人心的力量。神奇的是,二胡那一丝细细的弦音,让我了悟了唐玄宗,天上人间、升天落地的深层涵义。

而更重要的是,皇帝老爷睡醒了吗?

唐玄宗游历了一趟月宫,在翩跹的霓裳羽衣里与仙女共舞,回到唐宫,将天上的音乐谱成《霓裳羽衣曲》,成就了人神共舞的浪漫佳话。

除了是坐拥盛世繁华的人间帝王,陶醉宫廷锦绣的风流君主。唐玄宗还把月宫美妙仙曲带回人间,传递了亘古以来人们出尘超俗之想望。

我从音乐里醒了过来,领悟了这个曲子深层的涵义,人们通过修炼,能够提高生命境界,走出一条返本归真的正道。这是个人感悟神韵音乐最美的地方。

走出剧院时,抬头仰望夜空,《唐玄宗游月宫》的音乐仍然盘旋脑际,遥远苍穹里,仍挂着金黄的月亮,或许那是唐朝的月亮。@*#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今年清明节,我们无法回去扫墓,但我忽然明白,清明的意义从来不只是一束花、一炷香。真正的祭奠,不只是铭记逝去的亲人,而是在心中点燃一盏不灭的灯;是不让那些遭迫害的生命被遗忘,让他们的信仰得以延续;是让活着的人依然怀揣希望,更是坚守他们未能走完的路,让正义与真相薪火相传。
  • 清明,把死去的和活着的人连在一起,阴郁而沉重,它让人的感情变得脆弱。对故者的缅怀,对生命的思索,在生与死的对话中禅透生之意义。心灵由阴郁而透明,进而变得轻松、愉悦。
  • 东方文化陀山鹦鹉的名言,应沿袭原话为好:尝侨居是山,不忍见耳!鹦鹉的境界亦于此,陀山曾经拥有,今生弥足珍惜!故乡常州为笔者曾居地,我将其揣入怀中,时时因故人的遭遇和幸福唏嘘雀跃。
  • 时下正当春天,虽然我生活的这片土地上花儿尚未绽放,树木也是萌芽状态,但鸟儿婉转的鸣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悦。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风景。
  • 余先生的一句话让笔者心有震悸,事关余先生老家安徽曾派一代表团赴普林斯顿,想说服先生回国看看,因他公开表示八九事件不平反就不回国。故乡来人劝道,回一趟便能解除乡愁。先生急了,怼出一句——我没有乡愁!
  • 漫步林间小道,穿过亭廊幽径,听着叮咚的山泉水,迎向轻柔抚面的风儿;但见鸟鸣山翠,花木蓬勃,白云绕山岗,飞絮舞流韵。
  • 是不是每一个生命,对春天都有一个约定?就像花和草,都在静静地等待。等待中,蓄积着力量,等待中,膨胀着希望,强大着信心?
  • 春风吹拂,大地正变得酥软,路边的柳树,也笼着莹莹的鹅黄。河冰化开一道一道冰痕,憋闷一冬天的河水,又欢唱起来了。我知道,人们的觉醒,同样会给人类的文明,带来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造物主以他神奇之手,正在绘出一个崭新的天地。
  • 置身其中,我欢心,流泪,在爱与光明中,在苦难与挣扎中,我们创造着繁荣和文明。在深沉与庄严的歌声中,我们明白了辗转轮回来到世间的意义。
  • 一个一个房间打扫,墙壁,天棚,各种物件儿,犄角旮旯也不落下,务必做到干净、整洁。儿子很是仔细,就连灯泡都拧下来,一个一个擦拭如新。包裹商品带回的邪党报纸,该烧的烧,该丢垃圾点的丢垃圾点,不能让它散发毒气。扫灰,也叫“除尘”,或“出陈”,走出旧的藩篱,除陈迎新,多好的寓意。
评论